感恩并敬业的员工,才是企业最需要的

感恩并敬业的员工,才是企业最需要的

感恩、敬业的员工不会计较付出,对于他们而言,付出并不代表着失去,反而还会收获更多。实际上,他们并不在意得失,只是将感恩与敬业看做是一种必备素质。

懂得感恩、爱岗敬业的人,无疑是职场上最受欢迎的人,这样的人无论在哪个单位都是“香饽饽”,而缺乏感恩之心、不具备敬业精神的人,则很难会有什么好前景。

有位企业老板曾经说过:“我们公司有8个销售人员,其中两名优秀员工创造的销售增长额高达总数的50%。这两个人我是不会舍弃的。”老板不会舍弃的这两个员工,就是具备“可雇用性”的员工。

那些具备“可雇用性”的员工在老板心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职场的残酷性,使得老板为了自身利益,不得不有选择性地留下那些最优秀的员工。作为员工,只要他具有“可雇用性”,即便失业了,也只是暂时的事。那么,什么是“可雇用性”呢?可雇用性指的是员工具备老板所欣赏和需要的感恩和敬业的工作态度,不管他从事的是什么职业,所处的是什么职位。

《致加西亚的信》中有一段很著名的话:“任何一家商店和工厂都将维持很长一段时间的整顿工作,雇主会不定期地送走那些对企业来说毫无价值的员工,同时也招聘新的员工进来。不管工作多么繁忙,这项整顿都会持续进行。在经济不景气、就业岗位减少的情况下,那些不懂得感恩、不具备敬业精神的人,将面临极其糟糕的境遇,将被企业毫不留情地扫地出门;相反,那些懂得感恩、非常敬业的人,则会被留下来并委以重任。”

由此不难看出,感恩与敬业精神在职场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杰克·韦尔奇按照自己的理论,将员工划分为A、B、C三类。

A类员工是指那些感恩敬业、充满激情、喜欢挑战的员工。他们不仅自己充满激情,也用自己的激情感染了周围的人。他们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还可以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向着更加良性的方向发展。

B类员工是公司的主体,也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公司投入大量的精力用来提高B类员工的水平,希望他们能早日成为A类。

C类员工是指那些无法胜任自己本职工作的人。他们常常挖空心思琢磨怎么算计别人,而不是如何与人合作;他们不是想着怎么使目标尽快实现,而是想方设法让计划落空。

显然,A类员工在企业中最受欢迎。A类员工又被称为“24小时员工”,当然,这不是说他们一天24小时都在工作,或是执行纪律的典范,而是说他们的心态——他们将自己的喜忧荣辱紧紧和企业的祸福兴衰结合在一起,每时每刻都在关心企业的发展。办公楼里一盏盏深夜亮着的灯光,映照着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

那么,韦尔奇又是如何对待A、B、C三类员工的呢?

在韦尔奇执掌下的GE,A类员工得到的奖励通常是B类的2~3倍。当然,为了提高积极性,B类员工,每年也会得到相应的奖励。至于C类,则什么奖励都没有。每进行一次评比,企业都会给予A类员工大量的股票期权。

韦尔奇认为,让A类员工流失是企业的最大失误。所以,企业的管理者一定要用心去关爱A类员工,绝不能让他们离开!每失去一位A类员工,管理者都要及时进行反思,反省自己在管理上犯了什么错误。

在一部分人看来,把员工扫地出门是颇为残酷的事情,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解雇C类员工换个角度看还是好事。韦尔奇的观点是:让一个人永远待在一个无法取得进步的地方,才是最残忍的事情。

A类员工无论走到哪儿,都是企业追捧的对象,而对待C类员工,韦尔奇的态度很坚决——绝不手软,坚决拒绝。

A类员工由于懂得感恩、爱岗敬业,使得他们能自觉地把每件事都做到最好。他们为自己的工作而自豪,所做的事情远远超出了自己的工作范畴。当然,他们这么做并不是为了获得什么回报,尽管他们很清楚自己今后必定会获得回报。

曾经有过一段时期,电脑程序代码只能用数字或者二进制码来编写,使程序员的工作极为枯燥并且容易出错。美国大通计算机公司的程序员格蕾丝·莫里·赫伯对这种编写方式提出了质疑,并提出一种全新的方案。尽管周围的人都觉得她脑子出了问题,并断定她最后必然会失败,但她还是坚持这样做。最终,她开发出计算机编程语言COBOL,把无数行的数字变成了英文单词。这是编程领域中的重大改革。

赫伯所做的一切并不是谁的命令,也不属于她的工作范畴,但她却去做了,并且做得很好。她认为,是工作提供给自己施展才能的舞台,只有全力以赴做好每一件事,才能对得起公司——无论这项工作是分内的还是分外的。

感恩、敬业的员工不会计较付出,对于他们而言,付出并不代表着失去,反而还会收获更多。实际上,他们并不在意得失,只是将感恩与敬业看做是一种必备素质。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是企业领导人心中的无价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