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严格,工作不能“差不多”
1924年6月,著名学者胡适先生在《申报·平民周刊》上发表了一篇针砭社会陋习的讽刺小品《差不多先生传》。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提起此人可谓无人不知,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也一定听别人谈起过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上。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得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得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仔细呢?”他小的时候,妈妈叫他去买红糖,他却买了白糖回来,妈妈骂他,他摇摇头道:“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个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说:“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结果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在两分钟前开走了。他白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也太认真了,8点30分开同8点32分开,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不很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
有一天,他忽然得一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大夫。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汪大夫,却把西街的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道:“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吧。”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
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是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这句格言,方才绝气。
在各种不值一提的原因中死去是“差不多先生”们必然的命运。一个不认真对待事情的人,只会将事情弄得越来越糟糕。一个工作“差不多”的员工,极有可能为公司带来致命的损失。对照一下当今社会人们的心态,这种大而化之、马马虎虎的“差不多”心态更加普遍存在于今天的职场中。企业中“差不多先生”比比皆是,殊不知正是因为“差不多”,许多企业被拒之门外,产品总是被打上二等货色的标签,与一等品差一点,其实是差很多。因为“差不多”心态,工作漏洞百出,产品缺乏竞争力。
“差不多”有时会差很远,无论是相差0.1毫米还是0.1秒,竞技场上,冠军与亚军的区别,有时小到肉眼无法判断。比如短跑,第一名与第二名有时可能相差0.01秒;又比如赛马,第一匹马与第二匹马相差仅半个马鼻子,差几厘米而已。但是,冠军与亚军所获得的荣誉与财富却相差悬殊,全世界人的目光只会聚集在第一名身上。
小张、小王、小赵在同一家广告公司做文案策划。
一天,三人都接到了为房地产公司新开楼盘策划广告文案的任务,接到任务后他们马上开始搜集信息、寻找灵感,以求得到最好的创意。
小张在搜集信息时就不耐烦了,“这个楼盘的相关信息既烦琐又细碎,我估计仅搜集信息就要花费大量时间,与其把时间都花在搜集和整理信息上,还不如先休息几天,凭借我的聪明才智没准一不小心就能找到灵感。于是,他好好地休息了几天之后,就草草地策划了一份楼盘广告文案准备应付了事。他策划的这份文案读起来令人感到索然无味,完全是在堆砌辞藻,至于文案的创新性和审美性就根本不用提了。这样的文章显然没有利用价值,更不要奢望被房地产公司选中了,广告公司老板看完之后,随手扔到废纸篓中。”
小王搜集了几天信息之后也感到无聊了,他觉得自己的工作实在是太枯燥了,几乎所有的灵感都在搜集信息中跑得无影无踪,尽管最后他挖空心思也没能思考出一个好创意,不过他还是想:“我既然拿了老板的工资,就得把这个文章弄出来,只要差不多就行。于是,他强迫自己搜集和整理一些重要的信息。在他的努力下,文案终于策划好了,这个文案很真实地反映出了那个楼盘的重要特征,但是看起来总让人觉得缺少一点什么。”
而小赵从接受任务那天起就开始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楼盘的信息,而且他还从图书馆借了几本最新的有关房地产广告文案的书学习,然后又向同事、朋友学习以后,凭借自己丰厚的知识累积,很快就找到了策划这一文章的灵感。有了灵感的他马上把灵感用文字捕捉住,又抓紧时间对文案进行润色和加工,最后,他终于在老板规定的期限内完成了这个优秀的创意。他交到老板手上的是一份颇具创意和吸引力并且不失格调的策划方案,老板看完之后马上把这份文案传真到了那家房地产公司,房地产公司对这份文案感到相当满意,当即决定采用。
到了年底,广告公司开除了小张,留下了小王和小赵,不过小王的工资和各种福利待遇都和小赵有着明显的差距。
职场上,我们常听到的一个词语就是“差不多”:做市场调研不细致,“没关系,差不多就行了”。做总结报告不明确,“就这样吧,差不多OK”。执行过程不到位,“差不多就行了”……正是我们有着难以割舍的“差不多”情结,才使得工作结果中充斥着数不清的“不合格”。
员工在工作中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能做到最好,就不能只做到次好。能完成100%,就不能只完成99%。不管你能力如何,都要有做到100%合格的认真意识,坚决摈弃“差不多”思想,和“差不多”划清界限。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差“不多”结果差“千里”,都是毫厘之差,却有天壤之别!在职场上,必须杜绝“差不多”的心态,每个员工都是团队的一分子,如果每个人都“差不多”,累计起来,就会差很多了,不仅会导致组织难以获得利润,甚至还会因不慎造成重大事故。
谨慎细心,完美来源于细节。
人生由细节构成,事业由细节构筑,细节中往往包含着决定成败的因子。一个人如果能养成处处认真、谨慎细心的工作习惯,那他也就握住了成功的脉搏。
A小姐和B小姐都是某知名企业的公关员,因为最近老总有计划要裁员,A小姐和B小姐都在工作上较起了劲。一段时间后,公司决定为一个即将启动的项目举办个剪彩仪式,一切工作就都交给A小姐和B小姐负责,这也是对她们俩的一次变相的考验。剪彩仪式上,两人的表现都很精彩,不过最后老总还是在一个小细节上判定了两人的胜负。那天的仪式,原定由五位市里的领导剪彩。当五位领导被请上台后,老总发现台下还有一位相当级别的领导也来了,于是又把这位领导也请上台一同剪彩。A小姐急得眼泪差点掉下来:这可要出洋相了!关键时刻,B小姐却从手袋里又拿出一把剪刀递上去。六位领导喜气洋洋地剪完了彩,皆大欢喜。三天后,人事部下了一个通知:A小姐走人,B小姐升任公关经理。
A小姐和B小姐的成败,就系在了一个小小的细节上。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细节,你把它处理好了,可能就会得到一份意外的惊喜。所以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培养细心谨慎的习惯,为未来的事业打基础。
米开朗基罗是人类史上最杰出的艺术大师之一。但无论是雕刻还是绘画,他的速度都不是很快,因为他注重细节,对任何一处细小的线条、色调,他都要花费许多时间仔细琢磨、推敲、揣测,力求达到最好的效果。
一天,友人拜访米开朗基罗,看见他正对着一个雕像发呆,似乎他自己也成了一座雕像。
“你的作品还没有完成吗?”朋友忍不住对米开朗基罗说。
“没有,还剩下最后的修饰!”
过了一段日子,友人再度拜访,看见他仍在修饰那尊雕像。
友人似乎有点不耐烦了,他说:“这么长时间了,看你的工作似乎没有什么进展,你每天都干什么了?”
米开朗基罗回答:“我一直在整修雕像,你不觉得它的眼睛更有神、肤色更亮丽、肌肉更有力了吗?”
友人说:“这些都只是一些小细节啊!”
米开朗基罗说:“不错!但是这些细节处理得不妥当,雕像就难以达到完美。”
看上去微不足道的细节往往会影响一件事情的大局。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拒绝关注细节,就如同一个女子不能容许脸上沾染一点墨迹一样。
很多人对细节视若无睹,并堂而皇之地美其名曰“不拘小节”;还有人把随便散漫偷偷改为“随和浪漫”。他们不注重自己的个人形象,衣服脏兮兮、头发油腻腻;他们不关心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文件和资料,更不会想到报告中的标点符号是不是用对了……“这些都是小问题,没有什么大不了!”对细节无所谓的人总是这样想、这样做。
那些优秀的、成就非凡的人,总是于细微之处用心,在细微之处着力。因为正是有这些毫不起眼的细节的完美,才保证了以后大事的成功。
一位在工作中十分注重细节的工程师的座右铭是:即使一个细节没有做好,也不算完成任务。
有一次,这位工程师被派往一个与公司有合作关系的企业考察一个项目。为了能够将项目的全景拍下来,他不惜徒步走了两公里山路,爬到一座山的山顶上拍摄,连项目周围的风景都拍得很清楚。其实,他站在公司会议室的楼上完全可以拍到项目的情况。那家合作公司的领导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他说,回去后要向董事会汇报整个项目的详细情况,周围的风景也是项目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所以要带回去给高层领导和设计师看。
这样一个尽心尽力、注重细节,把工作做到完美的员工一定是一个认真负责的员工,得到提升自然是指日可待的。
在日常工作中,人们总是习惯注意关注那些大的事情、大的问题,而经常忽略那些细小的问题。原因是认为它们太“小”,完全没有必要在这上面耗费太多的精力和时间。殊不知小问题容易出现大纰漏,疏忽一个不起眼的小细节极有可能会葬送一个大项目。因此,对小细节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巴西海顺远洋运输公司曾经有一艘先进的海轮,名叫“环大西洋”号,后因一次海难事故而永远沉没于大海。
当巴西海顺远洋运输公司的救援船到达出事地点时,21名船员连同“环大西洋”号全部消失了。海面上风平浪静,只有救生电台继续拍发着求救电波。救援人员无法想象这片海况极好的海域究竟发生了什么,造成这条最先进的海轮沉没。
这时,有人发现电台下绑着一个密封的瓶子。瓶子里面有一张纸条,纸条上的文字由全船21名船员的不同笔迹写成:
一水理查德:“3月21日,我在奥克兰港私自买了一个台灯,想给妻子写信时照明用。”
二副瑟曼:“我看见理查德拿着台灯回船,说了句这个台灯底座轻,船晃时别让它倒下来,但没有干涉。”
三副帕蒂:“3月21日下午船离港,我发现救生筏施放器有问题,就将救生筏绑在了架子上。”
二水戴维斯:“离港检查时,发现水手区的闭门器损坏,我便用铁丝将门绑牢。”
二管轮安特耳:“我检查消防设施时,发现水手区的防栓锈蚀,心想还有几天就到码头了,到时候再换吧。”
船长麦凯姆:“起航时,工作繁忙,没有看甲板部和轮机部的安全检查报告。”
机匠丹尼尔:“3月23日上午,理查德的房间消防探头连续报警。我和瓦尔特进去后,未发现火苗,判定探头误报警,拆掉交给惠特曼,要求换新的。”
大管轮惠特曼:“我说正忙着,等一会儿拿给你们。”
服务生斯科尼:“3月23日13点到理查德房间找他,他不在,坐了一会儿,随手开了他的台灯。”
机电长科恩:“3月23日14点我发现跳闸了,因为这是以前也出现过的现象,没多想,就将阀合上,没有查明原因。”
三管轮马辛:“感到空气不好,先打电话到厨房,证明没有问题后,又让机舱打开通风阀。”
管事戴思蒙:“14点半,我召集所有不在岗位的人到厨房帮忙做饭,晚上会餐。”
医生莫里斯:“我没有巡诊。”
电工荷尔因:“晚上我值班时跑进了餐厅。”
最后是船长麦凯姆总结的话:“19点半发现火灾时,理查德和苏勒房间已经烧穿,一切糟糕透了,我们没有办法控制火情,而且火越来越大,直到整条船上都是火。我们每个人都犯了一点点错误,但酿成了船毁人亡的大错。”
看完这张绝笔纸条,救援人员谁也没说话,海面上死一样寂静,大家仿佛清晰地看到了整个事故的过程。
我们可以推断这个灾难的形成过程:
理查德私买台灯回船后,没有任何人制止,同事找他时又把台灯随手打开。负责安全巡回检查的人又忽视了理查德的房间。事实上,台灯底座太轻,亮着的台灯在颠簸中落地,引起电火花,在地毯上产生了火苗。火苗沿着桌腿、桌布、床单蔓延,最后导致电路跳闸,电工却对这个重大的危险信号习以为常,随手把闸合上。因为房间里的消防探头被拆掉了,新的尚未安装,所以无法报警,火苗静悄悄地肆虐着。焦煳的气味传了出来,三管轮闻到了,就直接打电话给厨房,厨房觉得没问题,也没有一个人追究焦煳气味从何而来。下午几乎所有人员都离开了岗位,去了厨房;晚上,医生放弃了日常的巡检,就放弃了发现问题的一个机会,就连值班的电工也私自离岗!最后,当大火被发现,着火的房间已经被烧穿,水手区的门被绑死了,怎么也进不去,消火栓锈蚀打不开,无法灭火,闭门器和救生筏被牢牢绑住,无法逃生。而这些问题船长在此前根本没有发现,因为他没有看甲板部和轮机部的安全检查报告。
这是一起由多个微小失误叠加而成的责任事故。为了使公司员工永远记住那段伤心的往事,避免同类事故再次发生,该公司门前至今仍树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那段令人悲痛而又发人深省的事故。
每个“小错误”看起来似乎很轻微,但叠加在一起就成了一场无法规避的灾难,正如船长麦凯姆总结的那样:“我们每个人都犯了一点点错误,却酿成了船毁人亡的大错。”仔细检讨我们的工作,低标准、老毛病、坏习惯之类的“小错误”可以说比比皆是,如果总是视而不见、习以为常,那么“大事故”的发生也将在所难免。
工作中的细节看上去毫不引人注意,却恰恰是一个人认真与否的最好证明。那些百分之百关注工作的员工,总是能够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将工作做到尽善尽美。也正是这份对工作的认真,才使他们获得了成长和发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