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体察孩子的心灵——陈景润对孩子的教育观
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有一个儿子,名叫陈由伟。当初给儿子取名为“伟”,就是希望孩子以后对人类能有伟大的贡献,可见陈景润对儿子寄予了厚望。
陈景润认为,孩子有个性,才能成为天才,那些文学家、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都是靠着个性的发展才最终取得成功的。因此,陈景润在教育孩子时,非常注重民主和自由,希望孩子能够在一种自由自在的环境下成长,使孩子的思维方法更具个性。
陈由伟很喜欢搞各种研究,每次拿到新玩具时,都会好奇地把玩具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地拆卸开,坐在一旁捣鼓。母亲见儿子把玩具都拆得七零八落的,很是心疼,就责怪孩子“搞破坏”。但陈景润却不这么认为,他说:“孩子拆玩具说明他有好奇心,这是好事!做父母的应该支持他才对。”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陈由伟从小便很有主见。上小学后,只要一放学回来,陈由伟就兴致勃勃地跟父亲谈论一些学校和学习上的事,还经常就一些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每次陈景润都认真地听着,有时还给孩子当当参谋。当然,碰到陈由伟不对的地方,他也会耐心地批评、指正。
父子二人一直就像一对“忘年好友”一样,彼此信任、彼此尊重。
陈景润认为,教育孩子要因人而异,要能够走进孩子的心里,了解孩子性格和喜怒哀乐,这样才有利于对孩子进行恰当的教育,更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家教家风感悟
美国教育专家塞勒·赛维诺曾说过:“每个人观察、认识问题,都会有自己的视角和立足点。身份、地位不同,所得出的结论就不同。父母与子女间的年龄悬殊、身份各异是影响相互沟通的重要原因。若父母能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一切将迎刃而解。”
这段话其实也在提醒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如果父母也能换位思考,不要总用自己的威严压制、苛求孩子,不妨多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学着去体察孩子的心灵,了解孩子真正的心理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孩子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与孩子形成融洽的亲子关系。
那么,父母在平时教育孩子时,该怎样体察孩子的心灵呢?
1.遇到问题不要武断地下结论
有些父母会问:“怎样才能减少与孩子之间的冲突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在遇到问题时,我们不依靠成人的经验武断地下结论,而是给孩子机会去尝试和表达。要知道,在成长过程中,孩子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感到新鲜和好奇,因此,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意味着他在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孩子的言行也都表达着他的意愿和想法。也正是在这种不断的探索当中,孩子才会不断成长。
所以,即使孩子没有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做事,父母也不要武断地认为孩子的行为就是错误的,甚至为此批评、指责孩子。而应该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当你做到这一点时,你所采取的教育方式才可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多用鼓励和积极性的语言
有些父母在跟孩子说话时,动不动就摆出家族的架子,“不准”“不行”“不许”等命令和权威性的语言挂在嘴边,殊不知,这只会引起孩子的反感,让孩子越来越不愿意与你交流。
不妨回顾一下我们自己的童年,问问自己:如果我小时候遇到类似的困惑、苦恼,我会希望自己的父母怎样对待我?就是说,把当下孩子遇到的问题放回到自己的童年,我们会希望自己的父母如何与我们交流?按照这种思路去思考问题,我们与孩子的沟通可能就会容易多了。我们一定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好好与我们说话,多说一些鼓励和积极性的语言,不总是命令我们,更不要动不动就用一些禁止性、讥讽性的语言来跟我们交流。
如今我们做了父母,也应该学着去体会孩子的心理,用一些孩子容易接受的正向语言来教导孩子,并时刻注意孩子的反应和态度,调动孩子表达的欲望,这样才容易与孩子形成良好的沟通。
3.给孩子解释和辩驳的机会
英国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曾说过:“给孩子诉说的机会,认真倾听孩子的话语。这样,父母才能更多地了解孩子,并对孩子不正确的思想与做法及时进行纠正与引导,使孩子一直走在健康快乐的身心成长之路上。”所以,不管孩子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是对是错,我们都不要急着否定或责备批评孩子,而是先给孩子机会,让孩子为自己解释一下。当孩子说完他的理由后,你认为是正确的,不仅不能批评孩子,还要及时认同和赞赏他。即使孩子的做法是错的,你也要让孩子把话说完,以深入了解孩子的想法,然后再认真、耐心地给孩子做出全面、系统的评价与教导。
有些父母可能会说:“让孩子为自己辩解,那不就是给孩子狡辩的机会了吗?”
并非如此。辩驳不是狡辩,也不是强词夺理,凭空捏造,而是要孩子说明事情真实的一面,这是每个人都拥有的权利,孩子也有。所以,我们不但要给孩子解释和辩驳的机会,还要让孩子明白:为自己辩驳是自己的一项权利,孩子应该学会行使和维护这项权利。只有当孩子对自己的权利有了正确而深入的认识后,他才会勇敢而坦率地使用自己的权利,未来才能更勇敢地面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