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邻善处“恶”邻善处

“恶”邻善处

有道是“千金买田,万金买邻”。古代孟母之所以三迁其所,主要是为了选一个好邻居。有一个好邻居无疑是许多人所向往的“软环境”。然而,由于人口增长造成住房紧张,人们往往难以做到先选好邻居再选屋,能够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住所就不错了。因此,碰上好邻固然幸运,但若遇到一个人见人嫌的“恶”邻呢?有人针锋相对,寸步不让;有人不屑一顾,自我封闭,“老死不相往来”;也有人畏畏缩缩,听之任之,“惹不起躲得起”。三种结果,都是不妙的。依我的经验,“恶”邻善处,才是上策。

在我搬进这座房子之前,早就听到这个邻居的种种传闻了。什么锱铢必较呀,目中无人啦,手脚不干净……等等,反正没有一句好话。而这些传闻的发出者都是这个邻居的邻居们,可见其处境是多么的孤立。就连我那个搬出去另住好几年的房东也好心告诫我:对这样的人,你可得多长一个心眼。虽然说者有心,听者无意,但是就在我把一些简单的家具搬进去后,迎面就吃了这位“恶”邻的一记“闷棍”。原来房东当年搬出去时并不准备把房子租给别人,就连同电线也扯掉了。我不知道他们的过隙,就买了包好烟满脸赔笑地请求邻居让我装个电表过个线,不料他以损坏墙壁为由毫不客气地拒绝了我。当天晚上,我们只好点着蜡烛做顿油盐不均的饭菜。妻子气呼呼地说:我说了不要搬过来住,你就不信这个邪。我笑道:咱打着手电看电视,也算是尝了一回鲜。只要我们始终心怀善意,我就不信接不上他心头的那根线。

说来话长,我的这位邻居是个60多岁的退休工人,性格极为古怪,他平时独来独往,不苟言笑,不说则已,开口吓死人。而他老伴偏偏是个典型的“清道夫”,什么事都喜欢插嘴,婆婆妈妈的骂人话尽招人嫌。两人真是水火不相容,都这么大年纪了,不仅分居,还分食。他们的儿女都在外地工作。一年难得回来一次。因此他们一个厨房两口锅,各放各的米,再加上我们一个小家庭,三炉生烟,倒也静中取闹。也许是我们夫妻俩在家的时间较少,也许是我和他一样喜欢安静,相处了一段时间,倒也相安无事。我在城郊工作,双休日回到家,喜欢捧本书在墙根下看。这位“恶”邻也有个习惯,喜欢耳贴着袖珍收音机细细地听。每每屋里剩下我们一老一少两个男主人的时候,我总要择时给他敬上一根香烟。碰上他一个人气喘吁吁地搬运物件时,我总是主动上前帮他一把。这样就有了简短的对话。我问他今天会不会下雨,他便向我分析近期的天气状况;我同他抱怨物价的上涨,他会说起过去的衣食住行……在接触中,我觉得这位邻居的本性并不像别人描绘的那样“恶”,只不过是他为人处世时过于偏激的言行让人受不了罢了。比如有邻居小孩偷吃了他晒在外面的花生,他会大声警告要放鼠药毒死他;又比如某邻居有个初一、十五点香作揖的习惯,他会取笑人家如此迂腐也想成仙云云。我喜欢食辣,有好几次在过道的厨房里炒辣椒吃,那辛辣的气味自然是难以抵挡的。在房间里闭目养神的“恶”邻闻气而出,大声抱怨空气污染,对这位房东极尽挖苦、辱骂之能事,我知道这是指桑骂槐,妻子也几次想发作,都被我用眼色顶了回去。我给他敬了烟,好言安慰道:“咱江西人没个辣椒还真吃不下饭,真是对不住,您老先到外边去透个风,我三五分钟就好了,要不我把灶子搬到屋外去炒菜……”“恶”邻居见我说得诚恳,欣然而出,开始抱怨起这辣子的辣味来……

“恶”邻不恶,这只是我个人的以为,至少他那多嘴的老伴就常在我面前数落他的不足。看到我居然能和这个“老顽固”套上近平,其他邻居都有些惊讶。其实我还是相信那句话:人性本善。我这位邻居是个饱经风霜的老者,善心对待这样的邻居,不仅在思想上要“和为贵”、“忍为上”,更主要的是要从语言上、行动上化解相互之间的人为隔阂,多方了解,主动交往,在接触过程中,以善为本,以诚动人,适时适地地“投其所好”。我知道,任何一位老者,只要不是痴呆,都可能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著作。我从这位邻居的生活习惯中知道他喜欢关心时事和天气预报,就有机会听他谈毛泽东邓小平甚至50年代本城的一次大洪水;从我不经意的历史疑问中得到了他三言两语的答案,所以就有机会同他谈过去的恩宠荣辱和本地的风情掌故。老人是健忘的,但老人又喜欢谈论往事;他理论不多,但感性知识不少,这正好弥补了我读书写作方面的缺憾。人心都是肉长的,遇上这样一位性格上、生活上的“恶”邻,由于我一贯坚持的善良、诚实的处世待人原则,他终于知道我这个邻居是个值得信赖的好人。说实话我并没有刻意去感化或者改变他,他能够和我一家人和睦相处,也许是应了那句“善有善报”的好话罢!

如今,我早已从他家里接上了那根电线。更值得珍惜的是,我还从他那尘封已久的心里接上了一根邻里和睦的感情线。他变得比较热情,见了我话也多了起来。随着他性格的相对开放,他和老伴的关系也有所改观。最近,他们终于坐到一个饭桌前了。那一次,从不邀请别人也从不接受别人邀请的他破天荒地叫我这个小字辈去喝两杯。我欣然入座,举杯共饮间,各自掏出了心窝窝里的话。

生活是一条漂泊的船。不管时代的风浪把我们吹到何处,我们都应从善如流,好邻珍惜,“恶”邻善处。

(詹平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