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谈改革:简化易使国学走入“歧途”

季羡林:谈改革:简化易使国学走入“歧途”

简化易使国学走入“歧途”

现下中国,简化字、古文今译非常普遍。简化字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普及文化,并将汉字发扬光大,然而,这样的举措却使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感到了深深的担忧。季羡林先生认为,简化字不足以表达文字所包含的中国文化的信息,古文今译更是“毁灭中华文化的方式”。如今,简化字和古文今译成为国人学习国学的主要桥梁,这种现象使他看到国学发展将走向偏颇,深深的担忧也由之而生。

保国学之本

季羡林先生认为,国学就是中国的学问,传统文化就是国学。研究国学必将之研究透彻,研究细致。繁体字中的一笔一画都是传统文化,都代表了一种文化思想与精神。而简化字将其中的许多笔画省略,其字已失去本来的面目。字已改,其中包含的传统文化也随之被人忘记。如此一来,简化字必将把国学发展带入“歧途”。

季羡林先生对古文今译也不赞同,认为国人在学古文时,只需读原文,加注释即可。用这种方式来学习古文,既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又能直接接触古人之文,体会也将更加深刻,对于弘扬国学是百利而无一害。他还特别指出,向成人传播的国学与给孩子们讲授的国学应该不同,对于国学的学习,不同的人应该有不同的教授方法,得为孩子们用心编写教材。有人提出:“繁体字退出应用是传统中国逐渐消失的标志。以后回头看,我们会找不着北的。”

繁体字是蕴含着先人很多智慧的文化结晶,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无一不美。了解繁体字之后,只要从字形上便能看出字的意思,一个字就如同一个故事,内容丰富,情节精彩。简化字取而代之以后,我们便无从追溯其造字之法,因此简化字代替繁体字并不是学习国学的正统之法。季羡林先生对于国学的感情是极深的,他一生都在为文化献身,对于国学的奉献更是其中之首。简化字代替繁体字后,人们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很难再接触到繁体字,更不会用古文去写文章。除了在学校里可能接触到一些,真正能够接触古文字的也就剩下一些专门研究这些的学者了。

国学,误入“歧途”

作为一位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担忧是有原因的,但反对简化字的观点一经提出,便有人开始与他进行辩驳。有年轻人说他“食古不化”,认为简化字更便于在快节奏的社会使用。更有人感叹他杞人忧天,认为国学的发展更新是普遍必然的。他们全然未觉季羡林先生担心的并不是国学不会发展,而是怕国学发展误入“歧途”。时代在发展,国学也会跟着发展,而发展不是将国学改得面目全非、改得无人问津。

季羡林先生在谈及国学普及时认为,读古文必须读繁体字,因为中国文化的信息都在那里面,汉字简化及拼音化是歧途,祖先用了几千年都没感到不方便,为何到我们手里就抛弃了?追求效率不能成为简化字的理由。

“季老这话我坚决支持。”文字研究资深学者王永治说,中国的每一个繁体字,都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不仅容易教,也容易学。虽然简化字表面看起来是简单了,但其实却割断了历史,破坏了几千年成熟汉字的韵律和规则,更忽略了汉字中蕴含的丰富内涵。

比如“进步”的“进”字,繁体是“進”,而这个“隹”就是鸟,小鸟蹦蹦跳跳,只朝前不后退,就是“进”。这样的意思,简化字根本无法体现。还有“皇后”和“前后”的两个“后”字,如今已经简化成一个字,是很没道理的。因为“前后”的“后”,繁体字写成“後”,是一个象形字,从甲骨文看,是脚上被一根绳索牵绊,不能前进。而“皇后”的“后”字,指“皇天后土”,是大地主宰、母仪天下的意思。简化字使传统文化无法进行系统表现,会使汉字原始的意义发生改变,甚至消失殆尽,这样扭曲传统文化,不正是将国学发展引入“歧途”吗?

简化字与古文今译均是深入学习国学的阻碍,季羡林先生一生钻研国学,对于国学的学习自有他的一番经验与感触。他提出的对简化字与古文今译的质疑是毋庸置疑的,人们对于国学的态度,可以体现在对简化字利弊的反思上。经过深思熟虑的考量之后,自然就会得出简化字不能替代繁体字的结论,我们不能将国学发展引入“歧途”,更不能因此而毁灭中华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