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对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评价。
一个学生对某个老师,从心里或崇拜,或钦佩,或讨厌,或蔑视,或抵制,或对抗,或暗恋,真是什么样印象的都有。
其实,处于孩提时期的学生,还不能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价老师,往往带有孩子的偏激和好恶,在他们眼中,一个老师好,就好得了不得,一个老师“坏”,就“坏”得不得了,有着很强的个人感情色彩。
比如一个老师批评他一次,可能态度生硬一些,或者批评与事实有所偏差,他就会认为这个老师很坏。比如一个老师跟家长“告了状”,就对这个老师“恨之入骨”。比如碰见某个老师在跟恋人逛街,就对这老师表示不齿。如此等等,都让人哭笑不得。
作为孩子们,正是处于刚刚开始学习认识周围事物的时候,有这样的偏颇、成见,表现出幼稚、单纯,也是可以理解的。
问题是,在校学习期间,处理不好师生关系,会有很大害处,甚至会影响到该学生一生的发展。
由于师生关系不好,或由于对某科老师印象不好,很容易影响自己的学习热情,甚至会赌气“不给老师学”,这自然会影响学习成绩。因为学习成绩下降,又受到老师的批评,这种对立情绪又会增加,就更学不好。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可能就使一个原本很优秀的学生走了下坡路。
与老师关系不好,也不会受到老师的喜欢。老师也是人,也会有自己的情绪、偏爱,对好学生自然会多亲近、多提问、多指导,主动多传一些“真经”,而对那些不爱学习、顶撞老师、看不上自己的学生,自然会有所疏远,有敷衍了事的时候。而越是这样,师生关系越冷淡、越紧张,会严重挫伤师生合作的积极性,因而使双方的教学质量、学习质量大打折扣。
师生关系不好,在学生心里也时时是块心病,是笼罩在心头的一个阴影,学生会苦恼、焦躁,甚至玩世不恭,放弃学业。长时间内得不到调整,会在学生心中形成无形的压力,甚至导致学生性格的偏执、自闭、抑郁或厌世,对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
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关爱的时候。
因此,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孩提时期学生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爷爷写这个题目,就是希望孙孙在学生时代,能处理好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取决于能正确地看待老师。
老师也是平常人,也是血肉之躯,也都有各自的脾气、个性,老师的品质、修养、见识、教学能力、胸怀、气质,相互会有很大差异,确实存在着优和劣,甚至不乏不称职的老师。所以不能把老师神化,不能把老师太理想化,要求老师过于完美,往往会产生更大的失望和反差。
爷爷曾当过八年中学老师,深切感受到由于老师的格调不同,对学生的影响也不一样。爷爷当老师时,常常想自己当学生时的感受,所以,非常理解学生的心理,有许多与别的老师不同的做法。
首先,爷爷绝不在学生面前“装大”,没有那种老师就高高在上的优越感,而是满腔和气。我跟学生说:“我只不过是比你们先学了几年,你们到我这个年龄会比老师更优秀。”这是句大实话,然而却一下子与学生拉近了距离,他们也有了信心。比如爷爷尊重每个学生的自尊心,批评时总会给学生留面子,点到为止,让他自己心里产生自励的风暴,学生会说“不好好学习,都对不起老师”。
其次,“高师无教”(指教育者不刻意要求学生如何如何,而是“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以自身的表率行为影响学生),爷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带头去做。给学生布置作文,爷爷自己也写一篇,与学生们共同讲评。带学生去劳动,跟学生一样分任务。有一次带学生去挖一条两米多深、六米宽的水渠,爷爷跟学生一样分段干。当时爷爷小臂处还有一个小火疖子,结果抻着了,整个胳膊肿得很厉害,差点没酿成大疾。自己带头干,不用去号召,我们班的任务会比别的班完成得又快又好。这就是榜样的力量,这就是为人师表的魅力。
可是,有的老师不这样,在求教的学生面前趾高气扬,批评学生时连怨带损,劳动时只顾跟别的老师在旁边闲聊,像个工头一样在那大呼小叫地监工。于是,有一些学生私下里跟我说:“我若能调到你们班多好啊!”
爷爷得到学生的喜爱和尊崇,感到很幸福。
学生在校期间首要的任务是学习做人,如果不能在学校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健全的人格,有了知识将来也很难融入社会(目前我们的教育过度重视“分数”而忽略品格修炼,很令人担忧)。所以,一个真正好的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内在的进取动力,教学生如何做人,让学生掌握生存能力,教授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从而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发现真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是这个道理。只传授知识,常常培养出来的都是书呆子;而传授学习方法和善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常常培养出来的都是开拓型社会精英。
学生对于老师的好和不好(假如看法基本正确),是无力改变的,甚至是一种无奈。就像一个婴儿来到人世,睁开眼睛一看,是生在一个普通贫困家庭还是生在高官家里,是无法选择的。老师的不断提高、老师的自我完善,是校长操心的事,也允许老师有个提高的过程。关键是,面对这样一种实际,对于“这一班”的学生,如何能使师生的教与学产生良性互动,获取最大的学业收益。
对此,爷爷的建议是:
第一,要正确理解老师,善待老师,看到老师的主要方面是好的,理解老师有缺点也是正常的。不要要求老师太理想、太完美,相信老师也时时处在不断地提高之中。要理解、原谅老师偶尔的失误,并在这个基础上尊重老师。
“道在者尊”。尊重老师,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过去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学生见到老师要让路,要施礼,连家长都要对老师表示尊敬。孔子这样的大师,还要躬身施礼,向十三岁的孩子讨教;毛泽东作为新中国开国领袖,还要对老师徐特立毕恭毕敬。何况我们呢?
爷爷不敢想象,现在有的家长破马张飞地拉着学生到学校找老师吵闹,会给自己儿女怎样的影响。不懂得尊重老师,是一个民族的悲哀呀!爷爷一想起“十年动乱”时期,就心痛不已。那时候,老师成了“臭老九”,鼓励学生造反,批斗老师(当年在我念高中的学校,造反派贴出第一张批判老师的大字报时,让我参与签名,被我拒绝,因此得罪了造反派,后来还开了我的批斗会),这是需要我们几代人不断进行反思的历史。清朝王晫在《今世说》中讲:“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遗憾的是,我们今天有多少为父母的人还不懂这个道理呢?
老师辛辛苦苦、尽心尽力地教导你,无论如何不该对老师不满,而是应该怀着一颗感恩之心、谦卑之心,善待老师。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师生的感情不融洽,彼此缺乏信任,老师即使讲得对,他也听不进去,而学生的心不在焉,又使老师的热情不高。如此恶性循环,最终是误人子弟。要学习古人谦恭拜师的心态。假如张良面对在桥上三番两次往桥下扔鞋子让他捡的老者,表现出不恭不敬、不耐烦,老者怎么会赠书给张良呢?或许就没有了后来张良辅佐刘邦做皇帝的故事。假如刘备不是三顾茅庐,而是两顾,或表示不尊敬(孔明先生午睡,刘备立在廊下恭候先生半日,的确有诚意),说不定三国历史会是另一个样子。
所以,记住学生的大方向是尽一切可能学习知识,不要计较老师的对与错,不要太挑剔,哪怕他教你学会一个“一”,那也是老师,应当尊敬他,感谢他。多看老师长处,学习老师的长处,用心做好功课,这才是学生应有的态度。
第二,关键是自己要做个好学生。没有哪个老师是愿意与学生搞僵的,没有哪个老师是不喜欢好学生的。作为学生,应当主动与老师沟通,多亲近老师,多主动向老师请教学问。一个老师回答得不理想,可多向几位老师请教,一次没听明白,可以多请教几次。主动向老师提出疑问,跟老师展开讨论,学习得才扎实、透彻;而作为老师,除非他是疯子,否则不会不喜欢这样的学生。
师生关系好坏,学习成绩好坏,首先要从学生自身检讨,找原因,而不要一味地只埋怨老师,埋怨学校,甚至埋怨家长没给找个好学校、好班级。
有一个企业界流传的故事,可以借鉴一下。有一个人跟朋友抱怨,说老板不喜欢、不重用他,也不给涨工资,工作没劲头,想离开这家公司,另谋一个单位。朋友对他说:“你可以离开,但离开之前,为什么不把老板管理企业的经验、营销策略学到手再走呢?这是一个知名的大企业,一定有管理上的成功之道,‘偷’到自己手里再走,岂不更划算?”于是,这个人开始暗下决心,要把这个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学到手。他开始每天早来晚走,埋头钻研,十分勤奋。半年后,他又跟那个朋友在一起小聚,那个朋友问他:“学得差不多了吧?要不要我给你介绍一个新的企业去就职?”这个人不好意思地笑了,说:“我不想跳槽了,我家老板现在十分重视我,又提我当副总,又加薪,我为什么还要走呢?”
你看,是这个老板改变了吗?不是,是这个先生先改变了自己的态度,变得勤奋起来,自然获得了老板的青睐。
学生也一样,师生关系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本身是不是勤奋,是不是懂事。自己先做个好学生,没有哪个老师会不喜欢你,还是多反省自己为好。
第三,要主动地帮助老师调解好与同学的关系。一个充满爱心的教师,会把爱洒向每一个需要关怀的心田,能在课内课外和学生和谐沟通,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有时师生关系紧张,老师心里也不畅快,也很想改善,但由于关系不睦,很难坦诚沟通。这时,同学的规劝,往往能让与老师有矛盾、隔阂的同学更容易接受。
同学之间,没有不议论老师的,这种时候,应在同学间多替老师做些解释工作,促进师生之间的团结,尽可能为班级营造和谐上进的氛围。这样,不但老师、同学会喜欢你,更会锻炼自己的人际协调能力,甚至可以培养自己的“领袖”素质。而在这个调解中,自己的思想、学识、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也会得到锻炼。这也是善待老师的一个“偏得”。
当然,学生时期,若遇到一个好的、真正懂得教育、有责任心的老师,那是学生一生的一大幸运;遇到一个不懂教育、缺乏责任心的老师,可能一个人才就被耽误了。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善待老师,就是要寻求好的成长氛围。父母有必要为孩子选择一个好的学校、好的老师,但有时这又不是家长可以做主的。好在人生会换许多老师,还是有弥补机会的。
其实,老师、学校的好坏,毕竟是外因条件,关键还是自己要努力。一个孩子将来怎样,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主观上的努力尤其重要。在秦皇岛第七中学的院里有这样的标语:“不比阔气比志气,不比聪明比勤奋,不比基础比进步”,就说得非常好。孙孙自己若能坚守住无论怎样都不懈怠、不消沉、不放弃努力的底线,那就在哪里都可以成才。你看,有许多重点学校的学生,不是也没考上大学吗?而有的很一般的学校,也培养出了高才生。关键还是主观的努力起决定作用。
善待老师,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毕竟有利于学习。
善待老师,才会有一个快乐、幸福、成功的学生时代。
善待老师,实质上就是善待自己。
当然,善待老师,不仅仅是指在学校学习阶段,而应是一个人终生的品质。爷爷几十年,对曾经给我重要影响的老师,都一直念念不忘,退休后,还经常去看望他们。阔阔长大后,一定会比爷爷做得更好。
爷爷希望阔阔在学生时代能处理好师生关系,为你一生的发展实现一个良好的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