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淡如水”是朋友之间关系的最高境界。这是一种源自于互相宽怀的理解,互相不苛求,不强迫。并非要朝夕相处,如胶似漆才是朋友,那种“甘若醴”成天混在一起的交情有时恰恰又是最为脆弱的。纯粹的友情是自由的,它可以是今天萍水相逢,彼此尊重的欢聚,明天就平淡的分手,一个电话、一句问候,不会因为相隔千里而使感情淡漠,只会让交往随着时间愈久感情愈深。

许多人以为,朋友就是要亲密无间,称兄道弟,甚至要成为“死党”。其实,我们身边多数的朋友只是普通朋友,真正可称为“死党”的朋友并不多。

我们一辈子都不断在结交新的朋友,但新的朋友未必比老的朋友好,如果因为自己处理不当而失去友情,则是人生的一种损失,有句话说得好: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因此好朋友还是要“保持距离”。

这话听起来是有些矛盾,好朋友才应该常聚首,保持距离不就疏远了吗?

问题就出在“常聚首”上,人之所以会有“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的感觉,之所以会有“死党”的产生,是因为彼此的气质互相吸引,所以能越过鸿沟而成为好朋友。但再怎么相互吸引,双方还是存在差异的,因为彼此来自不同的环境,受不同的教育,因此人生观、价值观再怎么接近,也不可能完全相同。于是两人的相交很容易从尊重对方开始,变成容忍对方,到最后成为要求对方。当要求不能如愿,便开始背后的挑剔、批评,然后结束友谊。

而真正的朋友,相互尊重,却不相互吹捧;往来频繁,但不过分亲昵;往来不多,也心心相印。也就是说:交友应注重真挚的感情,心灵的默契和呼应,而不是表面上的亲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君子之交淡如水”。

那些没有真感情,不讲道义的假朋友,表面上亲亲热热,勾肩搭背,但是只要一旦贫贱、富贵发生变化,或相互之间有了利害冲突,就立刻翻脸不认人,甚至在朋友有难时不仅不拉上一把,反而落井下石。

近代知名学者王国维博闻强记、智力过人,在甲骨文研究上卓有成绩,与罗振玉结为知交,后来又成了儿女亲家。当时,王家较穷,所以罗经常在经济上接济王,但目的却是利用王国维来赚取更多的金钱。罗利用他家境富裕的优势大量收进甲骨,由王来考释,但发表文章的署名都是用罗的名字。最后,由于经济上有勒逼,使王国维这样不可多得的才子在壮年便投湖自尽。

而同一时期的另一著名人物鲁迅虽然和王国维都是弃医从文,有差不多的经历,但由于他交友的审慎,结果却完全不同。

鲁迅早年师从于资产阶级革命家、著名学者章太炎,后来与教育学家蔡元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一些学者、作家如许寿堂等都与鲁迅是至交好友。此外,鲁迅以师长、也以朋友身份结交了许多左联革命青年,特别是共产党人朋友如瞿秋白、冯雪峰等,对鲁迅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瞿秋白是鲁迅众多的好友之一,他们在文化战线上经常合作,还一起翻译介绍了马列主义文艺理论和前苏联文学作品。瞿秋白编了《鲁迅杂感选集》,在序言中给鲁迅以很高的评价。在最危险的关头,鲁迅让瞿秋白避在自己家中。瞿秋白牺牲后,鲁迅怀着悲痛的心情,在病中把朋友的遗言编成《海上述林》出版。鲁迅在前言引用的对联中所说的“知己”,即指包括瞿秋白在内的共产党人,他以有这样的“知己”为人生最大的满足。

著名学者郭沫若曾指出:“王国维之所以戛然止步,甚至遭到牺牲,主要的也就是朋友害了他。而鲁迅之所以始终前进,一直在时代的前头,却是得到了朋友的帮助。”可以说,鲁迅的一生,在他身边,既有严谨的学者,也有资产阶级革命家;既有文学青年,也有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土。鲁迅的成长,除了主观上的原因,也得益于他的这些良师益友。的确,建立在志同道合基础上的友谊是经得起任何考验的。与品质高洁的人交朋友,结下的真挚友谊也是事业的推进剂。

所以说,好朋友的界定并非是看是否走得很近,很多时候,离你最近的人未必是你的朋友,较你很远的人也不一定就与你关系疏远,朋友相交还是重在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