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根

C 文化是根。

文化是一个国家最大的无形资产。我们都知道,美国的经济很繁荣。但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是靠输血而来的。它由农业赚钱、工业省钱、金融圈钱、国债借钱、文化吸钱这5根脐带输血。这当中,文化吸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根。

什么叫文化吸钱?就是前4根脐带输血的过程太麻烦了,美国通过精神认同,找到了第5根脐带这个更加便捷的方法。那就是:如果你对一个国家或者一个人产生高度的文化认同,你就会把自己的财富心甘情愿地主动送到它的门上。

文化有这么厉害吗?确实。美国通过前4根脐带创造了耀眼的经济辉煌,让全世界有钱的和没钱的人都迷上了它。然后再通过精彩的美国大片,把自己的文化传播和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无数人对美国和美国人的生活艳羡不已。这一艳羡不要紧,就使全世界的人们莫名其妙地把数不尽的财富心甘情愿送到美国。因为大家都认为:把钱放在美国最赚钱、最放心、最安全,那里有世人向往的生活。这就是文化的厉害之处。

因为文化的厉害,又使它成为金融危机的祸根。为什么这样说?有位学者打的比方是:美国的消费文化就是一个电热水器现象。具体说,美国人的欲望就像用热水器洗澡,一个人洗完后,下一个人想洗就要等一会儿,因为水温不够了。可美国人不这样想,他想的是:我不管后面的人怎样等待,反正我得先洗,而且还得洗得痛快。可热量不够了怎么办?他们就在自家热水器上接上5根脐带,同世界各国接上管子,把热量吸到美国来。直到有一天,人们发现美国的经济出问题了,大家都警惕了,都在采取措施关小或关掉输往美国热量的闸门。这样一来,美国人的洗澡就成问题了。

问题出来了,美国人还是抱着自己的文化不放,因为他们已经适应了过着全世界最富裕、最舒适的幸福生活。这种欲望压不下更灭不了,怎么办?不惜借钱,不惜欺诈,甚至不惜发动战争,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但这些行为不能长久,所营造的大厦很快就会轰塌;一旦轰塌,全世界与美国有经济关联的企业都要受到影响,有些是灭顶之灾的影响。于是金融危机来了,不仅席卷美国,还严重影响其他国家,成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这就是文化侵略埋下的祸根。

所以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不是经济的而是文化的。世界上很多事情看似是经济的,其实本质都是文化的。比方说,中国当前买小汽车的人有一部分不是因工作生活所需,而是因为邻居或同事有汽车,自家没有就觉得没面子。实际上开车对环境的污染远远大于随地吐痰,可是,你对随地吐痰的人鄙视,对开汽车的人却仰视。从另外一个意义上说,金融危机说不上是一场劫难,但如果世界经济发达到每个人都拥有一辆汽车,那才是一场毁灭性的大劫难。由此说来,这类问题从经济上看不一定完全透明,还需要从文化上去剖析。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金融危机同时也是文化危机。如果把金融比做一棵大树,那么,业务是叶,管理是枝,体制是干,文化是根,经济社会环境是它的土壤。如果说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的血肉,文化则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事情是靠人做的,人是靠文化去影响的。发达经济体的金融业之所以发达,肯定有其在走向发达过程中所形成的强大文化支撑。

有报道说,美国国务卿赖斯几年前就希望离任后重新回到斯坦福大学任职。因为她以前曾担任过该校的教务长,资历是不成问题的。然而,该校的师生都不欢迎她。

一位教授明确表示:赖斯为之服务的政府破坏了正义、科学、正直等最基本的学术价值观,斯坦福不应该让她再回来。

许多校友发的帖子更加尖锐:赖斯,请你离开!我们不想让一个造成民族大屠杀的人在我们学校任教。

斯坦福大学校长也表示:很明显,有人对她在担任国务卿期间的所作所为感到不满,他们认为,学校不应该允许她回来。

面对这样一个现实,有人曾联想,假如赖斯要到中国大学任职的话,肯定受欢迎。为什么?因为她是名人,而名人可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肯定会有大学抢着要她。

这个现象说明什么?是一种对文化渗透力的理解,彰显的是文化的作用,是中美文化价值观所起的作用。

当今社会发展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丰富了,越来越多的人把服装当做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有些人会花上万元买一个品牌包,有些人会花几千元去买一条丝巾,甚至定做一件美丽的睡衣。这时候,服装变成了一种语言,更为重要的意义是传达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这就是服装文化。

往深一点说,文化是流淌在每个人血液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甚至说,文化是一种坚守。比如说,“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就是文化。文化是提炼的。再比如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也是文化,让人仰视。在社会生活中,当很多人在为某些世俗的利益奋不顾身时,总有一些人为了自己心中的梦想和目标孜孜不倦、我行我素;当大多数人都心情浮躁、这山望着那山高时,也总有一些人为了追求自己心灵的自由,不受外界的干扰,不为世风所动,默默地坚守自己那块与众不同的领地,这也是文化,是有着充分理论根据的与众不同。

作家梁晓声曾经这样透视当代文化生态,他打了一个比方:

媒体是社会的B超,可及时诊断问题;政府的举措是手术刀,是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理;文化则是民间行之有效的术后保健。这三个方面应该是各司其职。

就文化的保健作用来说,应该是很重要。但从文化的功能来看,也缺少了一些东西,比如缺少品质,缺少温暖,缺少力量。文化要成为力量,首先是要化到本国人的心里去。文化除了要抚慰和温暖公民的心灵,还应担负起培养公民理性的重担。既应看到社会的光明面,也要看到社会的阴暗面。我们歌颂温暖,也要批判冷漠,而不是一味地以文化方式粉饰太平。对于我们的现状来说,尽管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我们更多的还只是娱乐,这就限制了文化作用的发挥。

对一座城市来说,它是有味的。这种味,既是一种气味,又是一种韵味。气味与自然有关,韵味与城市的文化有关。

我们常说城市都有自己的魂。城市之魂,即城市所具有的文化传承、文化积淀和文化品味,也是一个城市所追求的精神和理念。城市如果没有内在的文化底蕴和自己的理念,就没有个性,没有风格,没有特色。简言之,就没有了自己的灵魂。任何漂亮的建筑,只有富有文化的内涵时,才成其为建筑艺术,并不在于它是最高的、最大的或最新的,而恰在于它能够体现一个城市的精神,展示一个城市的风格,表达一个城市的追求。

丘吉尔说过这样的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这句话的分量可能很多人理解不了。可事实就是如此。在英国成为大国的过程中,莎士比亚的戏剧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牛顿的力学定律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英国提供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这哪是指一个人呢?分明是指一种思想、一种精神,说到底是指一种文化在推动着民族的进步。

在法国也是如此。在法兰西思想与精神的圣地先贤祠,正门上铭刻着这样一句话:“献给伟人,祖国感谢他们。”这里安葬了72位法国历史人物,有85%是思想家、作家、艺术家和科学家。多少年来,法兰西共和国一直以其卓尔不群的文化影响力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如此说来,谁可以小看文化呢?

我们亲身感受了2008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感受了其中的文化彰显。正如一家国外知名媒体所评述的:北京奥运会对提升中国软实力的意义不容置疑。世界给中国16天,中国给世界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文化,成为北京奥运开幕式上的重头戏,不仅是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一次伟大握手,更是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一次雄伟交汇。

一位坐着轮椅参加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美国老太太发了这样一个感慨:就是再活100年,也看不到这样精美绝伦的演出。而且她是含着热泪说出这番话的。奥运会不是运动会,仅留下几块奖牌。它是一种新的文化融合,而且这种文化不是一些抽象的东西,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文化,值得我们去仰视。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文化不发达,犹如一个没有灵魂的人,就像一个没有血脉传承的民族,缺乏生生不息的根。

一个城市拥有的文化资源不一定代表该城市的文化生产力和文化竞争力。文化,需要经营。就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而言,如果文化缺乏经济条件,就易衰竭,难以繁荣;经济缺乏文化内容,则成为无源之水。

有关资料表明,在全球知名的跨国公司中,89%的辞职人员说,他们不是因为报酬太低而提交辞呈的,而是因公司缺乏灵活的文化环境,不能满足员工职业生涯设计的需要。由此,要想留住优秀人才,就要让人才有一种归属感,企业就要具备足够的亲和力和一个良好的工作软环境,即良好的企业文化。它是员工受益面最广、受益时间最持久的福利。

一位来自加拿大的外籍教师在中国某个城市的某个学校教英语。有一天在课堂上,她给孩子们提了一个问题:“你们最爱谁?”孩子们的答案几乎一样:我爱爸爸妈妈,我爱祖国。老师有些不解,于是就进行诱导:“你们还爱谁?”“还有老师,还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老师说:“孩子们,你们要爱的不只是这些。你们首先爱的应是你们自己。唯有爱自己,才能爱父母、爱祖国、爱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你们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其他。你们必须有这样的意识。”

孩子们的眼睛瞪大了,不理解老师为什么会这么说。这件事在学校里也掀起了风波。校长找到这位老师,希望她不要强迫孩子接受她的观点。这位老师茫然了。她递交了辞呈,理由是“我热爱这里的一切,但是,我不能勉强自己。我首先得爱自己。我觉得自己的教育理念在这里无法施行,我不可能委屈自己,浪费自己的时间”。

这件事的背后说明了什么?是文化在起着作用,是文化的局限性导致了这样的结果。确切地说,是我们的文化有局限性,“先人后己”的说教过于茫然,过于自禁。简单的道理是什么?没有自己,哪有其他?文化不能过于色彩化,水火不相容,水油也不相容。不相容的文化能有什么作用?文化不是高调,更不是口号,文化是激励团队的,它需要融入团队中。

许多人对印度这个国家的有些“谜”不解,尤其是他们的贫富之谜,非常有特点。比如说:穷人是谜。印度贫富之悬殊可以说是世界之最,孟买的1400万人口,竟有770万人住在贫民窟里,比例高达55%。但印度社会治安状况不错,犯罪率并不高。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一贫如洗,却很少有人铤而走险、谋财害命?

几千年来,印度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推翻封建王朝的农民起义,或者说,没有哪一个王朝是被农民起义推翻的。印度人逆来顺受,这又是一个谜。

印度穷人尽管很多,却基本上没有拐卖妇女和儿童的现象。印度数亿人口没有脱贫,许多人露宿街头,以乞讨为生,但非法出境的案例却不多。印度医院用血靠捐献,医院不买血,穷人也不卖血。

还有更多的谜,那就是社会矛盾孕育了一些怪现象:

第一个现象是,印度人物质生活总的来说很贫穷,但精神生活却很富有。对许多印度人来说,精神享受、优哉游哉是第一位的。印度假日多,信仰一种宗教的教徒过节,其他教派的教徒同样放假。10亿印度人,几乎人人信教。

第二个现象是,印度人不着急,喜欢慢慢来。但这并不意味着印度人效率低。在印度,公务员和纳税人的比例是1:92。印度某些部门公务员人数少、任务重,但成效大。如今,班加罗尔已成为印度名副其实的软件王国,主管这项工作的政府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科学技术部(相当于中国省政府的信息产业厅和科技厅),全部工作人员只有7人。

第三个现象是,许多人接受的是西方教育,价值观、行为方式却是传统的、东方的。例如,印度有许多IT精英,他们引领着印度新经济,生活方式却经常体现出矛盾——开着轿车、住着别墅,但婚姻还是父母包办,更要顾及种姓。

第四个现象是,印度整体上虽然穷,却关注弱势群体利益。除了电影、马戏,印度的其他演出对观众都免费。孟买十多个剧场常年免费演出。此外,公立医院对所有人都是免费的。印度生活用水、办公用水不装水表,也不收水费。

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国度里,社会是如此的和谐,要归功于文化的作用。在印度非常盛行的“苦感文化”,是上述怪现象之谜的答案。印度的文化主体是宗教文化,认为人人都是神灵的子孙,都是平等的;印度文化中传统的哲学思想浓厚,这一思想主张万物有灵,万物平等,万物轮回,你富你穷都是暂时的,都是可以转变的,所以,你富了别得意,你穷了别失意;苦感文化教给印度人:人越受苦,精神越升华,离神灵就越近,来世也就越幸福。我们不是说印度的文化多么先进,我们只是要问,一个幸福快乐指数较高的国家,靠的是什么?

我们可以联想到一个词,它叫“文明”。文明就是文化酿造的。在我们的文化里,陌生人几乎是毫不相干的,也是不可以信赖的。理由很简单:我不了解你,不知道你的底细,万一你是坏人伪装成好人怎么办?但是,去过澳洲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那里素不相识的人,不论男女,陌路相逢,四目相对,脸上立刻像花朵一样绽开笑容,眼睛里放射出喜悦的光,像是老朋友见面一样。从那些眼神里,可以知道他们的心不设防,具有亲和力。在那个国度,你丝毫看不出他们有炫耀自己的门第、财富和地位的企图。如果你发现自己挡了路,给对方让出来,对方定会道谢,而且眼神里会传达出喜悦和感激。这种神情,如果你仔细地品味一下,会觉得只有在一个平等意识占据了统治地位的社会中才会有。社会让人取消傲视他人的心理,更确切地一点说,是文化造就了这样一个社会。

有一个文化人,在自己门上写了这样一副对联:

上联:柴米油盐酱醋茶,不可不要

下联:琴棋书画诗酒花,非要不可

横批:活得像人

可见,要有一个有滋有味的生活,要有一个充实的人生,文化的提升作用不可小看。

正如一个故事所说,一个美国人与英国人聊天,美国人拿密西西比河与泰晤士河相比,对泰晤士河表示出轻蔑。英国人回答:“哦,先生,你错了。泰晤士河并不只是一条河,它还是一部流动的历史。”英国人通过文化,提升了泰晤士河的品位。

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唐宋以后主要有儒家、佛学、道家这三大派。对它们各自的作用,南怀瑾先生作过精辟的比喻:

佛学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以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以,不买东西只是看看也可以,根本不想去逛也没人说你不对。但是,社会需要它。

道家则像药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则非去不可。生命就好比变乱时期,要想拨乱反正,就非研究道家不可。中国文化在政治上历代引用的是道家思想。

儒家的孔孟思想则是粮食店,是天天要吃的。尤其是天下太平了,则要用孔孟的儒家思想去治理。但奇怪的是,历史上的五四运动,百货店不打,药店不打,偏要把粮食店打倒。打倒了粮食店,让国人去吃“洋面包”,大家就不习惯,因为胃不适应就出毛病。

文化的作用与文化的适应有密切关联,一旦水土不服,还能起什么作用?

作家张爱玲曾作过这样一个比喻:

永远的三角在英国,妻子和情人拥抱着,丈夫回来撞见了,非常窘地找了个借口,拿了他的雨伞,重新出门了。

永远的三角在俄国,妻子和情人拥抱,丈夫回来看见了,大怒,从身边拔出三把手枪来,每人一把。

永远的三角在中国,会是什么样呢?

看来,说文化决定行为也已是不争的事实。

从大的方面说,一个民族的灭亡,首先是文化的灭亡;一个民族的兴旺,首先是文化的兴旺。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定义为娱乐,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如果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的灭亡也在劫难逃。这看上去与执政策略有关,实质是文化的根在起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