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换一种方式离成功更近。
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就业就是一种成功。就业的门暂时看上去有些窄,但就业的路还是很宽的。成功表现在这个问题上,就是不走独木桥,不盲目跟风,不赶热门的时髦。换一种方式离成功更近。
有这样一则关于两个石匠、两个果农、两个工人的故事:
两个年轻的石匠都选择了开山采石的经营项目。其中一个人把大石头加工成小石头,再由小石头加工成石子,卖给那些造房子和铺路的人;另一个人专采奇形怪状的石头,卖给城里的花鸟商人。三年后,卖怪石的石匠成为村里第一个盖新房的人。
两个果农都种植了一片梨树。秋天,满树的鸭梨招来了八方客商,他们纷纷采购鸭梨并装筐运往大城市。其他果农见状都争相在果园种起梨树。两个果农中的一人看到装梨运梨的火暴场面,立即卖掉了自己的梨树,改种柳树。因为他发现,那么多的梨没有那么多的筐子来装,商人们只好改用编织袋,结果不透气,梨很容易烂,还容易被压碎。不出两年,卖柳条筐比卖鸭梨的利润高出好几倍,他成了村里第一个买上运输汽车的人,专门收购鸭梨运往城里批发。
两个乡镇工人看到农民们种的蔬菜卖不掉,其中一个投资大量资金办起了蔬菜加工厂,将收来的蔬菜加工成精细蔬菜,成本很高,利润很低。另一个则在铁路旁的空旷处,用砖头砌了一道几百米的白墙,做了一个大广告牌。乘火车来这里买新鲜蔬菜和观赏花果的人,一眼就能看到这巨幅广告广告牌。每年的租金达五万元。
有位女大学生讲了父亲告诉她的“捷径”:
“那是我上初中的时候,星期天父亲带我到城里的大商场去买东西。公共汽车上人很多,起初我和父亲站在一起,后来我俩被挤散了。
“到了一站车停下,我从车窗中看到父亲下车了。我着急地大声喊父亲:‘还有一站呢,你怎么就下车了?’父亲向我摆摆手,告诉我下一站下车后,在车站等他。
“这时候,我的心有些乱,担心自己和父亲走散了。车到了下一站,我挤下了车。我的视线一直盯着来的路,可是,下一趟车连个影子也没有。正在着急,听见父亲喊我,并说:‘我早就到了。’我惊讶:‘你怎么这么快就到了?’‘我是快步走过来的。因为就一站路,我走得又快,而你在车上,等到人都挤上车才开车,耽误了一段时间,中间又有两个红灯,又耽误了一段时间。另外,我还走了个捷径。所以,你坐车还没有我走得快。’
“父亲一脸严肃地说:‘孩子,通过这件事,你能悟出个什么道理来呢?’我正在思考,父亲继续说:‘到达目的地的途径和方式不只一种,有时候,换一种方式离目的地更近。’我恍然大悟,原来父亲是有意识地提前下车,他是要证明一个道理给我看。”
另一位学生的体会也说明了同样的道理:
“上小学的时候,我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习惯,就是放学后晚上不写作业,改为第二天早晨写。一开始,我晚上写作业,但效果极差。一方面是上了一天课特别累,作业量又大,而且家离学校的路途远,放学回家后天就黑了,吃过晚饭坐下写作业,不一会儿就困了,趴在桌上就睡,父母看到后,赶快把我叫醒,没写几个字,又睡了。没办法,只好先睡觉,第二天早晨起来再写。结果筋疲力尽,白天上课没精神,形成了恶性循环。
“后来,我与父亲商量,晚上不写作业。放学后吃过晚饭,稍微看一会儿电视,比如说我感兴趣的《动物世界》,然后晚上八点钟就睡了。早上5点钟起床,快则一个小时,慢则一个半小时,很从容地把作业写完,然后吃饭,背起书包去上学。这样电视也能看,睡眠时间在9个小时左右,什么也没耽误。我的这个经验,妈妈还在学校的家长座谈会上专门介绍过呢。现在看来,有时换一种方式效果更好。”
57岁的比尔·盖茨为什么要捐出高达480亿美元的个人财产后并退休呢?按照有些人的观点,他完全可以多享受几年,再风光几年。他的这个举动,需要用成功学的原理才可以解释清楚。当一个人在某一领域达到一定的高度之后,就很难再取得更大的成就。就盖茨而言,在互联网和赚钱这个领域,他已经做得很好,甚至做得最好,做到了极致,几乎没有了开拓和上升的空间,也就无法再给他带来成功的感觉和进步的喜悦。所以他就退休做慈善事业了。其实,这就是换个方式,离新的成功更近。只要不断寻找新起点,重新再来,人才能维持创造激情,人生才能有新的追求和境界。
几乎可以说,世界上的事情做起来都有多个方式。这其中肯定会有更为科学的方式。就像与其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挖许多口浅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挖一口深井。为了成功,我们的终极任务就是要用另一种思路,去找出更加科学的、更加适合自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