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断出击,别将机遇放走
人们常说,深思熟虑者方成大器,思虑周全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但深思熟虑和优柔寡断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考虑过多就是左右迟疑、优柔寡断,要知道,在当今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社会,机遇稍纵即逝,不及时抓住,就会造成遗憾。所以,对于初入社会的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来说,思维一定要果断,不可拖泥带水,否则,等你考虑清楚了,机遇已经从你身边悄悄地溜走了。
生活之中,年轻人会受周围人和事的影响,对于自己认为对的事,不敢擅自做决定,于是左顾右盼,一会儿听这个人的建议,一会儿又去请教那个人,当他最终下定决心该怎么做的时候,一切都晚了。就如同散了场的电影,即使再精彩,也只是满足了别人。
从前,有头小毛驴,因为勤勤恳恳地干活,主人很喜欢它,总是给它充足的草料,可是它却总是为到底吃哪堆草料而犯愁。
一天,当它为主人运输了大量的田间作物以后,它感到自己饿了。主人也似乎察觉到了它的疲乏,于是把它牵回家,并抱来了两大堆草料。它虽然饿了,可是站在两堆草料中间犹豫不决。猪对它说,吃左边的吧,草料新鲜;马说,吃右边的吧,吃起来方便,是去左边还是去右边呢?往左边走走……嗯,还是去吃右边的比较好;往右边走了几步……算了,还是去左边那堆好了。走走又回头,回头又走走。于是,这头幸运的、富有的毛驴,就这样在两堆草料间活活地饿死了。
这个故事当然有点夸张,但生活中,这样的人也是有的。当机遇光顾他时,他却左顾右盼、迟疑不定,结果机遇与他擦肩而过。
所以,聪明的年轻人应该做个有主见、善决断的人,只要自己认为对的事情,绝不可优柔寡断,必须马上付诸行动。不能做决定的年轻人,固然没有做错事的机会,但也失去了成功的机遇。有些年轻人犹豫不决,是因为想得太多。行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不是坏事,人有发达的大脑,本来就是用来思考的,但是过多的事前考虑——这样做也有不妥,那样做也有困难,无休止地纠缠于该与不该之中,就会让人在多个方案中徘徊犹豫,陷入束手无策和茫然不知所措的境地。更有甚者,因为过多地思虑而失去了行动的勇气,结果错失良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这就是机遇,机遇之机,必须把握,才能有成功的可能,一个人连行动的勇气都没有,怎会有做大事的睿智呢?
老王和老张是同一家公司的老员工,在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以后,都该光荣离职了,可就是因为他们年轻时决策速度的不同,在离职待遇上有很大的不同。
后来,公司准备为离退休职工加工资。可前提是,必须对每个人的资料进行严格的检查。在核对入职时间上,资料员认真地做了核对,他们参加工作的时间分别是1949年9月30日和1949年10月2日,相差仅两天。可是,老张是“离休”,老王却是“退休”。“离休”的每月接近4000元,“退休”的却不到2000元。从“祖籍”一栏看,两位老人都来自市郊的同一个村庄。前几年,两位老人还经常回来参加公司组织的文艺活动。
原来,当年两位老人是一同被厂里招为工人的,说好月底到厂报道。那年9月29日夜里,当地下了一场很大的秋雨,山路泥泞,出行困难,第二天,其中一人踩着泥泞的山路准时到厂报到;另一人却在两天后,雨过天晴了才到厂报到。
岁月不饶人,两人都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工厂,直到退休时,他们才吃惊地发现“身份”的巨大差异。一个是“退休”,另一个是“离休”,这也表明两人将面临巨大的待遇差别。
“退休”的老王曾几次找上级单位,申请“宽容两天”,但是,1949年10月1日已经深深地给他打上了烙印,没有办法,他满腹牢骚地向公司领导提起那件事情,说自己吃了大亏,领导听了,反而对他说:“人家比你多踩了两脚泥啊。”他听后无语。
从老王和老张的事情中年轻人应该看到,机遇永远是不等人的,能抢占先机的人,就能在社会大潮中,挖到属于自己的金子。年轻人一旦认定了目标,就要毫不动摇地走下去,任何迟疑和退缩,都会让机会稍纵即逝。像老王一样不能当机立断的人,固然没有做错事的机会,但也失去了成功。
年轻人果断的前提是,必须克服胆怯和怯懦。有的年轻人之所以犹豫,是害怕风险、害怕做错事、害怕有可能承担的责任。这样的心态怎么能成功呢?年轻人要长期地进行自我心理暗示和努力,培养出果断的性格。否则,就会因为惧怕失败的风险而不去行动,必然的结局就是被淘汰。
让年轻人迟疑、不敢做决定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不是来自外界环境,而是来自内心。只有建立起自信心,勇于超越自我,才能进一步去尝试成功。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完善自己,在于不断尝试,在于不断发现自己的价值,重新认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