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爱我家》到《爱情公寓》:从众心理

从《我爱我家》到《爱情公寓》:

从众心理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总是表现得人云亦云、随大流、没有主见,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去处理问题。

一名叫惠玲的下岗女工,已经失业很多年了,她总是脸色憔悴,显得身体也特别虚弱。她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薪酬很高的公司,由于能力突出,本来可以很快升职,但一阵出国热让她随着当时的潮流出国留学去了。等到回国热潮的时候,她又回国发展。她开过公司,炒过股票,做过房地产,凡是热门的事情,她一样也没落下。

但折腾了十几年她却一事无成。最后还是找亲戚、托关系,才进入一家事业单位。没想到才过几个月,下岗大军里就出现了她的名字。

好朋友常去开导她,有一次朋友给她带了一张情景喜剧的影碟,说是让她看着玩儿,内容挺好笑的。百无聊赖之中,她就开了影碟机去看。

其实,情景剧的内容并没有多有趣,但她有时就是忍不住地笑了出来,连她自己都感到奇怪:“好像也没什么意思,只不过每次听到录像里爆发出观众的笑声,我就忍不住也想笑。”

从早年的《我爱我家》到现在的《爱情公寓》,情景喜剧不胜枚举。我们总是觉得这样的影视作品很可乐,但是,在大笑之余,我们是否注意到了一个细节——笑声。

当然,这个笑声不是我们自己的,却又和我们的笑意分不开。那就是在剧情中一旦出现一个笑点或者吐槽时,就会出现一阵旁白式的笑声,它的潜台词好像是“这个地方该笑了”。或许有的时候,这个情节真的很有趣,这样我们笑就是顺理成章的了。但是,当我们面对一些无聊到发闷的桥段,也会不自觉笑出来,这就让人百思不解了。

而无论是惠玲的人生历程还是情景喜剧中引发笑声的配笑,其实原理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从众心理。看到别人做什么,我们也去做什么,这是趋利避害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是否有人发现,配笑不是一个人的笑声,而是一群人的笑声。情景喜剧中的“笑”,其实颇有一种强制意义的暗示效果,它告诉我们,这个地方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情节,现在我们可以发笑了,并且,这是“大众”认为很可笑的地方,如果我们不笑似乎有一些“出格”。于是,潜意识下我们为了迎合这种趣味,哪怕是十分无趣的桥段,我们也会笑出声来。

有从众心理的人是由于自己承担的来自群体的压力很大,当绝大多数人都做出同样的反应时,个人就有强烈的动机去赞同群体其他成员的意见,因此这位女士拒绝了自己的感官做出的选择,而做出了同大多数人一样的选择。这种心理造成的盲从行为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当个人的感觉与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不一致时,个体为了使自己不被人认为“标新立异”,常常会放弃自己的看法而接受大多数人的判断。其实这是不对的,从众心理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就像情景喜剧里的笑声一样,起到的只是引导作用,真正做出决定的还是自己。有些人懂得分辨自己人生的方向,即便是情景喜剧里的笑声再频繁,他也知道应该换频道,但有人只会随着笑声而笑,无法分辨这是否发自内心。

在我们的生活中,从众心理会让一些意志薄弱者随波逐流,虚荣心理可以说正是从众行为的消极作用所带来的恶化和扩展。例如,社会上流行吃喝讲排场,住房讲宽敞,玩乐讲高档,在生活方式上落伍的人难免遭他人讥讽,有些人便不顾自己的客观实际,打肿脸充胖子,弄得负债累累,这完全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所以,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面对现实,实事求是,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去处理问题,摆脱从众心理的负面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