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
志,战国文字。形声。从心之声。志者,心之所之也。意为心愿所往。本义为志气、意愿: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宏大的打算。
中国古代早期的思想家就非常重视『志』的因素,如孔子就说过:『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他还经常与自己的学生讨论『志』的问题,《论语·公冶长》记载:『颜渊、季路待。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里说的『志』,相当于现代的志向或志趣,亦可作理想、抱负。
85
【解读】
古圣先贤所讲的宇宙人生大道理,需要认真深入思索才能慢慢领会。要深入思索,就必须心平气静,然后领悟出一些道理来。所以,心不清则无以见道,这个“清”就是“心沉气静,了无杂念”的意思。一个满脑子杂念丛生,每日为私欲缠绕的人,想的尽是身边琐事,与人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打的是个人小算盘,为一点蝇头小利而争执不休,这种人哪里会想国家大事,想宇宙人生呢?这种人必定目光短浅,胸无大志,不明事理。先贤们之所以卓有见地,著书立说,因为他们胸襟广阔,识见高远,凡事用心思考,解悟了宇宙和人生事理。
人生讲“三立”:立功、立德、立言,立功占了第一位。人人都希望自己能为国家民族立下大功业,但立功必先立志,志不立何言立功?因为没有立志就没有目标,目标模糊,则心不专一,欲望多端,杂念纷陈。今日干这事,明日则又见异思迁,心思不定,干什么都是半途而废。生活中常见一些人,一生中转换了许多行业,每个行业,长则一年半载,短则三月五月,甚至有刚刚接手一星期又放弃的,没有一件事是他如意称心的。岁月无情,流光如水,年老以后,体力衰了,手脚笨了,专业一无所长,回首业绩,没什么可称道的。两手空空,老大无成,业未立,家未兴,白发生鬓,日暮途穷,只剩下后悔的眼泪。
【原文】
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①。
——出自北宋·林逋《省心录》
【注释】
①立功:建功立业。
【译文】
心里不清静就没法明白事理,志向不明确就没法建功立业。
86
【解读】
这是《滕王阁序》中最富思想意义的警语。古往今来有多少有志之士,面对一切艰难险阻,总能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东汉马援云:“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勃在此化用,警示那些“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而王勃此时正怀才不遇,但仍有这般情怀,确实难能可贵。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坚强,永远不放弃心中的理想。
【原文】
老当益壮,宁①移②白首之心?穷③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出自唐·王勃《滕王阁序》
【注释】
①宁:表反问语气,意思是:岂能、哪里、怎么等。
②移:改变。
③穷:处境艰难。
【译文】
年纪老迈而情怀更加豪壮,岂能因白发而改变人的心愿?境遇艰难而意志越发坚定,绝不会坠掉直上青云的志向。
87
【解读】
“理想”这个词,在孔子时代称为“志”,就是人的志向、志气。“匹夫不可夺志”,反映出孔子对于“志”的高度重视,甚至将它与三军之帅相比。对于一个人来讲,他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任何人都无权侵犯。作为个人,他应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受威逼利诱,始终保持自己的“志向”。这就是中国人“人格”观念的形成及确定。
【原文】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①不可夺志也。”
——出自《论语·子罕》
【注释】
①匹夫:指平民中的男子,亦泛指平民百姓。
【译文】
孔子说:“三军中最重要的统帅是可以换人的,但是,一个平民百姓的志向却不可以改变。”
88
【解读】
这副有名的对联是蒲松龄在自己后期的科举考试屡次不中、落魄至极之际,亲自写下的励志自勉联。有志向的人,做事都会成功,就像项羽破釜沉舟,最终的百二秦关都归于楚;苦心人,天也不会辜负他,就像勾践卧薪尝胆,仅以三千越甲,吞并了吴国。这句话就是告诉人们,做事一定要有恒心,有毅力。想成功,就要做一个有志者,一个苦心人。
整副对联气势磅礴、催人奋进,引用了史上非常著名的两个典故和典故之后的对应结果,一个是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灭大秦,另一个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吞吴国。蒲松龄以此联激励自己,终于以一部《聊斋志异》名垂青史。
【原文】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①,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②,三千越甲可吞吴。
——出自清·蒲松龄撰自勉联
【注释】
①破釜沉舟:原指秦朝末年,项羽举兵灭秦,巨鹿之战的事迹,后演变成成语,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釜:锅。
②卧薪尝胆:原指春秋时期的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成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译文】
有志向的人,做事都会成功,就像项羽破釜沉舟,最终的百二秦关都归于楚;苦心人,天也不会辜负他,就像勾践卧薪尝胆,仅以三千越甲,吞并了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