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是台阁亦风雅

从雍正到乾隆,清代转入中叶时期,社会基本处于一番偃武兴文、经济繁荣的景象。在这样的背景下,清中叶诗坛亦显现出一片百家争鸣、流派纷呈的气象,诗人并称群体生逢其时。其中,因有乾隆皇帝在上提倡文学,于是诞生了像“东南二老”一类的词臣诗人并称群体,与之鼓吹“盛世之音”。

自古以来,在很多雅好文学的统治者身边,都经常依附着一群被冠以并称美誉的词臣。例如,三国时曹氏父子麾下的“建安七子”,南齐竟陵王萧子良的“八友”,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的“东宫十学士”、东宫太子萧纲的“高斋十学士”和“东宫四友”,唐代太祖之于“十八学士”、武则天之于“沈宋”、玄宗之于“燕许大手笔”,明成祖之于“内阁三杨”等等。历史上这些大大小小的文人并称群体,虽然未必皆以文学家的身份名世,但他们以特殊的职能身份和较高的文艺修养,参与或公或私的创作活动,所形成的审美趣味、价值取向等,往往会左右当时文坛的创作风尚。他们在国力上升、政权稳定的背景下,通常扮演着“颂世”的角色,所以又被视为一个朝代庙堂文学繁荣的标志。清中叶乾隆时期,整个国家达到了最为强盛的阶段,与之相呼应的庙堂文化亦臻至高峰,并出现了第一个以词臣身份受最高统治者赐封的诗人并称群体——“东南二老”。

“东南二老”之目,是乾隆皇帝对自己两位最欣赏的“诗友”——钱陈群与沈德潜的戏称。钱陈群(1686—1774),字主敬,号香树,浙江嘉兴人。康熙六十年辛丑(1721)进士,选庶吉士;在朝为官二十余年,官至内阁学士,刑部左侍郎,曾先后受到雍正、乾隆皇帝的嘉许。沈德潜(1673-1769),字确士,号归愚,江苏长洲人。乾隆四年己未(1739)始成进士,选庶吉士,时年已六十七岁,乾隆皇帝因戏称之为“江南老名士”。沈德潜入仕十年间,几乎每年皆得升迁,官至内阁学士、礼部侍郎。

乾隆二十七年壬午(1762),皇上第三次南巡,经过常州,钱陈群与沈德潜同舟迎驾。时二人已为耄耋之年,乾隆将他们看作国家太平繁荣的祥瑞,优遇备至,各书一通赐之,有句云:“二老江浙之大老,新从九老会中回。”(弘历《御制诗三集》卷二十《沈德潜、钱陈群来接走笔成什,书之各赐一通》,《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第4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诗中提到的“九老会”,即前一年在京师西郊香山举办的“九老宴”祝寿活动,沈、钱以致仕者身份受邀参与。于是,时人艳称之为“东南二老”,例如袁枚《小仓山房诗集》卷十七“壬午”年有诗《赠归愚尚书》即云:“九十诗人卫武公,角巾重接藕花风。手扶文运三朝内,名在东南二老中。”自注:“上赐诗‘二老江浙之大老’。”(袁枚《小仓山房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又,三十年乙酉(1765)乾隆第四次南巡,两人仍前来迎驾,又获赐诗云:“二仙仍此侯河滨,三载相暌意更亲。郭泰李膺一烟舫,沈期钱起两诗人。”(弘历《御制诗三集》卷四十六《沈德潜、钱陈群来接,因成是什,仍各书一通赐之》,《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第5册)再一次将两人相提并论,且以唐代曾入职内廷的诗人沈佺期、钱起拟之。四十四年己亥(1779),乾隆写了一系列的《怀旧诗》,怀念他所倚重的已故大臣,分别题有“五阁臣”“五功臣”“五词臣”“五督臣”等目。其中,钱陈群、沈德潜在“五词臣”内,兹将原诗分别录于次:

少年困场屋,贤母授之经。故学有渊源,于诗尤粹精。经济虽非卓,不失为老成。以疾赐悬车,还乡信循名。迎銮三于浙,祝厘两入京。倡和称最多(陈群三次迎銮,两次入都,令其和韵极多,如田园诗之类,亦有赐和其韵者),颂中规亦行。林下惟恂谨,文外无他营。优游登大耋,生贤没亦荣。(《故刑部尚书衔原刑部侍郎钱陈群》)

东南称二老,曰钱沈则继。并以受恩眷,嘉话艺林志。而实有优劣,沈踳钱为粹。钱已见前咏,兹特言沈事。其选国朝诗,说项乖大义。制序正厥失,然亦无诃厉。仍予饰终恩,原无责备意。昨秋徐案发,潜乃为传记。忘国庇逆臣,其罪实不细。用是追前恩,削夺从公议。彼岂魏徵比,仆碑复何日。盖因耄而荒,未免图小利。设曰有心为,吾知其未必。其子非己出,纨绔甘废弃。孙至十四人,而皆无书味。天网有明报,地下应深愧。可惜徒工诗,行阙信何济。(《故礼部尚书衔原侍郎沈德潜》(弘历《御制诗四集》卷五十九,《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第7册)

这两首诗可以说是乾隆对“二老”的盖棺论定。乾隆四十三年戊戌(1778)刚发生了徐述夔《一柱樓诗》案,沈德潜因为曾给徐作传而被牵连致祸,清廷对他的处分是夺官罢祠,削谥仆碑。所以,乾隆这时对沈德潜的态度颇为复杂,正如他在诗序中所谓:“今作怀旧诗,仍列词臣之末,用示彰瘅之公,且知余不负德潜,而德潜实负余也。”(同上)可见,诗案引发了乾隆对沈德潜人品的质疑,以之与钱陈群一生无甚大过相比照,直接得出关于“二老”的诗歌高下的结论:“而实有优劣,沈踳钱为粹。”其抑沈扬钱之论,虽然是君臣间道德准则的外化,与诗歌艺术并无干系,但于此尤可证明,钱、沈在乾隆心目中的定位是“词臣”,主要功绩是满足了皇上写诗唱和的需求,所以“东南二老”也就具有诗人并称的意味。

“东南二老”齐名的缘起经过,大略如上所述。该并称之目虽是一种戏称,却可以作为清代庙堂文学发展成熟的一个象征性标志,并由此能够照见清中叶诗坛风气的一个侧面。

一般来说,庙堂文学的发达与否,关键取决于最高统治者对文学的积极性,而其对文学风气的影响,亦往往取决于最高统治者的审美趣味。清初顺治皇帝基本上无暇顾及文艺,现在传为其所作的诗歌,总共只有两题,所以他身边即便有像龚鼎孳那样的写诗高手,也没能形成君臣间良好的创作氛围。进入康熙朝以后,这一情况有了很大改观。康熙皇帝对文学兴趣浓厚,一生留下了一千余首诗词,论诗推崇盛唐和“温柔敦厚”之旨,对康熙朝的诗风走向有一定影响;而且,清初有很多官员因为有诗才而受到康熙的特别青睐,从而奠定他们诗坛大家的地位,例如“国朝六家”中的朱彝尊、王士祯、查慎行,“海内八家”中的沈荃、陈廷敬等等都有入值南书房的经历。雍正皇帝的诗文功底亦不浅,曾作有《雍邸诗》《四宜堂集》两部诗文集;其诗则倾向宋调,喜欢以理入诗,以禅入诗,大抵与康熙中叶以来的诗风颇相吻合。清代庙堂文学达到全盛是在乾隆一朝,乾隆皇帝继承其父辈爱好文学的基因,并且将其发挥到极致的地步。他的诗作现存四万余首,但据说实际数目达到十万首以上,自谓“平生结习最于诗”(弘历《御制诗四集》卷二十五《题郭知达集九家注杜诗》,《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第6册)、“笑予结习未忘诗”(弘历《御制诗五集》卷七十《题玉澜堂》,《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第9册),可见其对写诗之笃爱与勤奋,比起他的父辈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缘乎此,乾隆一朝庙堂文学之繁荣,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即如《清史稿》所云:

国家全盛日,文学侍从之臣,雍容揄扬,潤色鸿业。人主以其闲暇,偶与赓和,一时称盛事。未有弥岁经时,往复酬答,君臣若师友,如高宗之于陈群、德潜。呜呼,懿矣!当时以儒臣被知遇,或以文辞、或以书画,录其尤著者。视陈群、德潜恩礼虽未逮,文采要足与相映,不其盛欤!(赵尔巽等《清史稿》卷三百零五王昶本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

乾隆朝庙堂文学繁荣的突出表现之一,是在皇帝身边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馆阁词臣群体,“东南二老”“五词臣”只是其中的佼佼者而已。所以,乾隆所标榜的“东南二老”“五词臣”,绝非一般意义上的作家齐名并称,而是作为“润色鸿业”的工具,引领颂世诗风的标杆。

“东南二老”的诗学观,共同点都一致强调以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为旨归,具体也是主张以唐诗为宗。沈德潜以“格调”说著称,对当时诗坛影响很大,乾嘉间“南方诗人多宗长洲沈宗伯确士”(文廷式《纯常子枝语》卷九引管世铭语,《续修四库全书》第1165册)。其诗歌上“宗唐”的倾向肇始于康熙中期,他在《唐诗别裁集》序中自称“予束发后,即喜抄唐人诗集”,无奈“时竞尚宋、元,适相笑也”(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自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雍正年间完成诗学理论著作《说诗晬语》,建构了系统的“格调”说;晚年又以“格调”为标准,陆续编选了一系列诗歌选本,即《古诗源》《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清诗别裁集》四部。在沈德潜看来,“诗至有唐,菁华极盛,体制大备”,学诗者应由此上溯;而“宋、元流于卑靡”(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凡例),故不予选录推广;至于明诗与清诗,乃是对上古及唐代两个传统的继承。于此可见沈德潜诗学观之大概。钱陈群并没有形成系统的诗学理论,其诗学观只是散见于其诗文集内。例如他在《麓村五十寿序》中曾提到别人问他作诗法,“予应之曰:温柔敦厚,言忠言孝可矣”(钱陈群《香树斋文集》卷十三,《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九辑第19册)。又在《梁芗林太宰矢音集序》中称赞“五词臣”之一的梁诗正(芗林其号)“作诗必恪守三唐榘矱,弗事诡异”,认为“诗本性情,有尊君亲上之旨,温柔敦厚之遗,即诘曲聱牙,亦足以载道而维俗,否则风云月露,终属描头画角,于风雅正则不啻河汉也。”(钱陈群《香树斋文集》卷十四)可知其论诗宗旨接近沈德潜的“格调”之说。

然而,与其说钱、沈诗学观之相通,还不如说是与乾隆皇帝趣味相投。乾隆的诗学观与祖父康熙一脉相传,也是持有正统的儒家文学观,遵守“夫子教人学诗之义”,舍“名教”则不足以言诗(沈德潜《归愚诗钞》弘历序,《续修四库全书》第1424册),并且认为唐诗高于宋诗,其《御选唐宋诗醇序》有云:“宋之文足可匹唐,而诗则实不足以匹唐也。”(弘历《御选唐宋诗醇》卷首,《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48册)“东南二老”作为乾隆皇帝的御用诗人,其诗学观必然要符合统治者的口味,服务于颂世的需要,不允许有发挥个性、突破传统的创造。所以,这种由君臣相提倡的崇尚唐音与温柔敦厚之旨,当是清中叶庙堂诗风的主要特色所在。而“东南二老”等高位、名重者的创作倾向,客观上又带动了当时诗界由宋返唐的审美潮流。

“东南二老”的诗歌创作,基本上是实践了他们的诗学理念,亦代表了当时馆阁词臣的主流特色。由于乾隆皇帝勤于写诗,也喜欢找人和诗,所以钱、沈都“不由自主”地写了大量的“恭和御制”之作。像钱陈群的《香树斋诗集》《续集》中就有四百余首,占作品总量近百分之二十,这是当时高级文官诗集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乾隆朝君臣唱和之频繁,可以说远远超过了康熙时代,这也正是清中叶庙堂文学发达的具体表现。此类奉和之作,无非是直接歌功颂德、黼黻升平,内容苍白空洞,千人一面。这一点原不必过分苛责钱、沈,倒是当时有些盲目跟风、急攻功利之徒,也都学着走沈、钱的路子,希望以诗取媚上主,以至乾隆后来不得不谕告天下士子说:

朕向留心诗赋,不过几余遣兴,偶属命和,其中才学充裕,如沈德潜等,间或一加超擢,而躁进之徒,竞思进献,若借此可为梯云之捷径。不知沈德潜优陛阁学,朕原因其为人诚实谨厚,且怜其晚遇,是以稠叠加恩,以励老成积学之士,初不因进诗优擢。雕章琢句,专事浮华,此风一炽,必有借手捉刀,希图侥幸者。传谕知之。(《清史列传》,中华书局1987年版)

沈、钱与乾隆唱和甚欢,所以当两人相继物故以后,乾隆不无感慨地说:“沈德潜故后,惟钱陈群一人而已。”(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卷十五《钱文端公事略》)但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乾隆皇帝抬举“东南二老”,原本是为天下士子树立一个正面榜样,却没想到起了负面作用;或许他也意识到自己对“二老”的吹嘘有点过头,于是后来有意置钱、沈于“五词臣”之末位(前三人依次为梁诗正、汪由敦和张照)。

诚然,乾隆皇帝与“东南二老”为代表的词臣群体频繁唱和,催生了一股诗坛歪风,但亦未尝没有起到一些正面作用。首先,乾隆及其词臣倡导以儒家诗学观为本,形成崇尚雅正的庙堂诗风,其文化品格之高,与传统宫廷的绮艳浮靡之音大相迥异,亦不失为一种天下仪范。其次,乾隆及其词臣高涨唱和之风,形成自上而下的诗歌创作氛围,使得社会上广大未出名的青年学子,也锐意于在诗文词赋方面进取了。正如孔尚任《倚青轩集序》所云:“每见近时之博高第、称名家者,以文进而必兼乎诗,或直以诗进。……岂非太平赓歌之盛事,固不在野而在朝庙乎?”(孔尚任《孔尚任诗文集》,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册)终有清一代,诗人之多,诗歌之盛,超越以往任何朝代,这不可不谓有上层官方的推动之功。

附带一提,乾隆皇帝所嘉许的并称诗人,还有“江右两名士”之目。据蒋士铨自撰《清容居士行年录》“[乾隆]四十二年丁酉[1777]”条称:“上南巡,赐彭元瑞诗云:‘江右两名士,汝今为贰卿。’注云:‘其一蒋士铨,与元瑞同年入翰林。’小臣不胜感激流涕云。”(蒋士铨《清容居士行年录》,《蒋士铨研究资料集》,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蒋士铨与同乡彭元瑞于乾隆二十二年丁丑(1757)同举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彭元端一直官运亨通,历任诸部尚书。而蒋士铨只是充乡试同考官,不久即以养母乞归;受乾隆皇帝的点名称扬,蒋士铨曾一度抱病返京补官,但最后仍以病乞休。就蒋、彭二人的文学成就而言,彭是无法与蒋相提并论的,此可谓“文章憎命达”的典型。

(作者单位:广州城市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