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花微笑: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
“拈花微笑”也作“拈花一笑”,它是佛教语,是禅宗以心传心的第一宗公案。
相传,有一次,大梵天王请佛祖释迦牟尼在灵鹫山上说法。释迦牟尼说法之前,大梵天王率众人把一朵金婆罗花献给佛祖,行之以大礼。
这时候,佛祖拈起金婆罗花,意态安详,却一句话也不说。这让众人很困惑,面面相觑,唯有摩诃迦叶破颜轻轻一笑。
看到摩诃迦叶破颜微笑,佛祖内心欢喜,当即宣布:“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这就是禅宗“拈花一笑”的典故。
对此,南怀瑾先生说:“教外别传,释迦说法四十九年说了那么多,在这个以外,别有心传。他(摩诃迦叶)懂了,就交给他,这是一件事。这是个开始,后来,佛祖又把自己的袈裟和一个饭碗(称衣钵),交给迦叶尊者说:‘我涅槃以后,你不准死,要等到下一个劫,弥勒成佛的时候,把这个衣钵交给他’。”
事实上,佛祖传予摩诃迦叶的是纯净无染、淡然豁达、无欲无贪、无拘无束、坦然自得、不着形迹、超脱一切、不可动摇、与世长存的心境,是一种“无相”、“涅槃”的最高境界,只能感悟和领会,不能用言语表达。而迦叶的轻轻一笑,正是因为他领悟到了这种境界,所以佛祖才把衣钵传给他。
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我们不难发现,拈花微笑有两种理解:一是对某种东西或者人有了透彻的领悟,二是人和人之间彼此默契、心领神会、心意相通、心心相印。
摩诃迦叶的轻轻一笑,是对释迦牟尼禅理的理解,也是对释迦牟尼用心的领会。在佛家,这是悟道者难以达到的境界,却又是修道之人渴望达到的境界。
在讲法华经的时候,南先生说:“提到法华经,为什么拈花?为什么微笑?你站在那里看花,话头就来了。你懂得花,你也差不多知道怎么修持了。一颗种子,怎么开花?怎么结果?”
人的生命过程就好比一朵花的生命历程:未开,微开,怒放,结果,凋零,消融,化泥,虚空,轮回一周。看到一朵花,其实就等于看到了人的一生。这就需要“悟”。南先生一连串的问题,意在教众人修持的方法。事实上,也是在教为人处世的方法。
我们要看到生命的缘由来去,知道人生的走向,领悟生命的真谛,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在与人交际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做个聪明人,不是每一句话都得说出来,才是明白别人的意思;也不是每一种心声都能用言语表达出来。因此,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别人顾此言它的弦外之音,要心领神会;别人的“醉翁之意”要能听得出来;别人的真正意图,要能够领悟得到。
对于第一点,我们比较容易理解,而对于第二点,可能会感觉玄妙。事实上,第二点最耐人寻味。试想,生活中,假如你和一个人说话,总是要说很多,甚至啰唆、重复很久,他才明白你的意思,你会不会感觉很费劲,甚至感觉很累,久而久之,你还愿意与这样的人打交道吗?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当一个人踏入社会,开始工作的时候,如果领导的话他总是听不懂,或者领导的真正意思他总是领悟不到,那么,这样的人要出类拔萃,获得领导的赏识和提拔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就需要“拈花微笑”的悟性,求一个“懂”字。所以南先生说,你懂得花,你也差不多知道怎么修持了。对于第二点,其言外之意,也便在这里。
因此,为人处世中,我们若是懂了拈花微笑的道理,便能珍惜生命,看重生命的意义,领悟生命的真谛,进而在人生路途中,始终能持有豁达、乐观和积极的生活态度。与此同时,也能做一个聪明人,不断增强自己的领悟能力,这样的人,外表平静,内心机灵,必然也深得别人欣赏和喜爱。
当然,我们说要做一个能领悟别人意思的人,做一个明智而又有领悟力的人,并非要去做一个奸诈狡猾的小人。真正能理解、领悟别人的人,并非为了取悦于人而费尽心机去猜测别人的需要、刺探别人的秘密甚至揭开别人的伤疤,而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无须多说,无须言表,甚至说不得,一切尽在不言中,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但是,无论如何,言简意赅也能听懂,繁冗拖沓也能抓住最主要的意思。
看似很神秘,其实拈花微笑重在一个“悟”字,进而“懂”。这是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也是为人处世最机趣的道理。因此,我们若想更顺利、持久地和别人打好交道,那就学会这个道理吧——拈花轻轻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