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反对19世纪60年代末出现的,以巴枯宁为代表的无政府主义思潮的斗争。巴枯宁主义是小资产阶级的、发展了的蒲鲁东无政府主义。以无政府主义创始人之一巴枯宁而得名。它在当时的意大利、瑞士、西班牙等经济落后、小生产众多的国家,影响较大。反映了处于破产的小生产者和流氓无产者的心理和情绪。巴枯宁主义主张阶级平等,反对一切国家和权威,否定一切政治斗争,把废除继承权作为社会革命的起点,鼓吹工人阶级放弃一切政治活动。巴枯宁主义的核心是反对一切权力和权威,主张绝对的“自由”和“平等”。
巴枯宁主义是通过巴枯宁等人的宗派分裂活动推行的。第一国际成立不久,巴枯宁表示愿意为国际工作,但背地另立山头,宣传无政府主义理论,同国际对立。1865年至1866年巴枯宁在意大利组织密谋团体“国际兄弟同盟”。1868年10月在瑞士又组织“社会主义民主同盟”,反对第一国际。1869年9月巴枯宁等人在瑞士巴塞尔召开的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企图以继承权问题改变国际的宗旨和方向。大会之后,他们利用手中控制的《平等报》、《进步报》制造舆论,攻击马克思和总委员会。在西班牙、瑞士、意大利等国突击发展“同盟”,扩大自己的势力。巴黎公社失败后,他们乘国际处于极端困难时期,同工联主义头子一起配合各国反动政府的进攻,对第一国际发动“十字军征讨”,说巴黎公社给革命带来了极大的损害,反对马克思和总委员会对巴黎公社的正确立场,并在瑞士等国,网罗党徒,加紧分裂活动。由于巴枯宁主义给国际工人运动造成很大危害,1872年9月国际在荷兰海牙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将巴枯宁及其同党开除出第一国际。但巴枯宁并不甘心,建立所谓“反权威国际”,诽谤马克思、恩格斯。在1873年初出版《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攻击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学说。
马克思、恩格斯领导第一国际,从政治上、组织上和思想上,同巴枯宁主义进行了一系列斗争。马克思起草过不接受巴枯宁的“社会主义民主同盟”加入国际的决议。巴塞尔大会上,马克思在起草的《总委员会关于继承权的报告》中,尖锐指出,巴枯宁把废除继承权作为社会革命的起点,只能意味着引诱工人阶级离开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道路。1870年3月马克思写了总委员会的《机密通知》,散发到国际各支部,揭露巴枯宁的分裂活动。1871年9月马克思恩格斯亲自参加国际伦敦秘密代表会议,谴责了巴枯宁集团分裂、颠覆第一国际的行径。在海牙代表大会上,恩格斯代表总委员会宣读了关于巴枯宁的“社会主义民主同盟”破坏活动的调查报告。
为了从思想上进一步清除巴枯宁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从1872年到1875年间写了《所谓国际内部的分裂》、《社会主义民主同盟和国际工人协会》、《行动中的巴枯宁主义》、《巴枯宁〈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摘要》和《论权威》等一系列光辉著作,从理论上全面、系统、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巴枯宁无政府主义、分裂主义。(一)批判了巴枯宁反对一切国家的谬论。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揭露资产阶级国家的反动本质,划清了无产阶级国家观同巴枯宁无政府主义国家观的界限。巴枯宁用宗教意识说明国家的起源,把人世间的剥削和奴役、掠夺和战争等一切罪恶的根源,都归于国家,认为消除的主要祸害不是资本,不是资本家和雇佣工人的阶级对立,而是国家。恩格斯尖锐指出,巴枯宁这种理论是唯心主义的,因为只有废除少数人对全部生产资料的占有,国家才能垮台,国家权力不过是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社会特权而为自己建立的组织。马克思深刻地批判了巴枯宁的继承权理论,在怎样废除国家问题上,剖析了他的“自由和无政府状态”的理想蓝图,认为各阶级的平等,如果照字面上的理解,不过是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所宣扬的“资本和劳动的协调”的另一种说法而已。无产阶级通过暴力打碎国家机器后,决不能废除国家,必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二)批判了巴枯宁否认一切权威的谬论。恩格斯在《论权威》一书中彻底批驳了巴枯宁无条件地排除任何权威原则,否认一切立法的理论,阐明权威是客观存在的,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权威同一定社会阶级利益相联系,要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就需要革命的权威。权威和自治是相对的,把权威原则说成绝对坏,或说成绝对好的东西,都是荒谬的。国家消亡了,经济管理权威还要存在,否定一切权威实际也否定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三)批判了巴枯宁“放弃一切政治”的谬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工人阶级与统治阶级作斗争,最终目的和发展趋势是夺取政权,争取自身的解放。巴枯宁鼓吹二十四小时内消灭国家,撤消一切行政机构,不要靠无产阶级有组织的斗争,而只需要象他那样的少数人密谋,建立自由平等的千年王国。这是要工人放弃政治,充当资产阶级尾巴。
马克思恩格斯反对巴枯宁主义的斗争,团结教育了国际无产阶级,提高了他们的马克思主义水平,为以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反对机会主义、修正主义,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和实际斗争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