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贝克与《愤怒的葡萄》

斯坦贝克,约(1902—1968)是美国小说家,一九六二年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一九〇二年二月二十七日生于加利福尼亚塞利纳斯镇一个小厂主家庭。早年深受古希腊文学、中古英国传奇故事的影响,曾在斯坦福大学选修英国文学,并开始学习写作。成名后曾担任纽约和巴黎几家报刊的记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赴欧洲采写战地通讯。一九四七年游历苏联。一九六〇年周游美国。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二十日病逝于纽约。斯坦贝克的前期作品中,有一部分着重描写乡村农民的淳朴善良及其困苦处境,表达作者对尚未接触到“现代文明”的农民的理解和同情。长篇小说《人与鼠》(1937)、短篇小说集《长谷》(1938)是这类作品的代表。还有一部分反映了美国三十年代大萧条时期的工农运动。1930年发表的《相持》,写加利福尼亚的农业工人不堪忍受农场主的盘剥和欺凌,在共产党员的领导下举行罢工。代表作《愤怒的葡萄》(1938)是三十年代美国社会生活的一部史。小说描写俄克拉何马州佃农乔德一家,与四周的农民一样被大企业兼并了土地,不得不背井离乡,另谋生路。一路上受尽欺凌与折磨,好不容易到达“黄金”的西部,但又遭到资本家的刁难、勒索。为了争取起码的生活权利,他们奋起反抗,在斗争中虽然屡遭挫折,但却锻炼得更加坚强,乔德决心到各地去宣传阶级斗争的福音。小说所反映的问题,在社会引起了十分强烈的反响。四十年代是斯坦贝克创作的中期,发表于1947年的中篇小说《珍珠》,是这一时期的优秀作品。小说运用寓言的形式,以墨西哥的一个民间传说作为情节基础,溶进了丰富的现实生活的内容,使作品对贪欲所造成的罪恶的揭露,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从五十年代初开始,斯坦贝克的创作进入晚期。《烈焰》(1950)、《伊甸园以东》(1952)、《晦气的冬天》(1961)都是这一时期的作品。但其思想和艺术水平,都较以前的作品逊色。

斯坦贝克的创作,经历了从充满激进的民主主义精神向保守和矫饰的转变。他在艺术技巧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写实和象征手法的交替运用,这对后来的作家产生过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