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塞·亨(1873—1935)法国作家,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早年参加象征主义诗歌运动,受到颓废艺术的影响。第一本诗集《泣妇》(1895),流露出虚无主义和悲观主义的倾向。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巴比塞思想和创作道路的转折点。他自愿入伍,亲身经历了战争中一个普通士兵的艰辛。耳闻目睹,使他认识了战争的真正性质,终于成了革命的作家。一九一五年末到一九一六年上半年完成长篇小说《炮火》的写作。小说以“一个步兵班的日记”的形式,描写了战场和军营生活中的一幕幕情景。最可贵之处,是描写了出身下层劳动人民的士兵在残酷的现实教育下的逐步觉醒过程,从而得出了把战争转为革命行动的结论。《炮火》是巴比塞走上革命道路的重要标志。该作获一九一七年龚古尔奖金。长篇小说《光明》(1919)是巴比塞走上革命道路的又一个重要标志。它通过一个出身小职员的青年士兵西蒙在事实教育下的思想转变过程,对帝国主义战争的罪恶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同样也描写人在战争中的觉醒过程。《炮火》和《光明》得到了列宁的高度评价。十月革命胜利后,巴比塞明确表态拥护苏维埃共和国。一九二三年加入法国共产党。他和罗曼·罗兰一样,是法国和国际反法西斯、保卫和平运动的卓越战士和领袖。一九三五年,巴比塞在访苏并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期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