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1895年日本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战争,因战争爆发于旧历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
日本在明治时期就确立了以武力“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的对外扩张政策,企图征服中国甚至世界。从七十年代开始,在美国的支持下不断入侵朝鲜和我国台湾。1876年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使朝鲜对日本开放。1882年又签订《仁川条约》,取得驻兵汉城的权力。1885年中日签订《天津会议专条》,进一步加强了日本在朝鲜地位。九十年代日本发生经济危机,国内阶级矛盾非常尖锐,统治集团为了摆脱困境,转移人民视线,迫不及待地想从对外战争中寻找出路。俄、美的纵容,英国的撑腰,进一步加快了日本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步伐。1894年5月,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国王要求清政府派兵镇压。日本一面劝诱清政府出兵,保证日本政府“必无他意”;一面秘密下总动员令,做好战争准备。当一千五百名清军到达牙山时,日本立即以护侨为名派军队八千余人进驻汉城,造成中日两军对垒的严重局势。清政府建议两国军队同时撤出朝鲜,日本蛮横拒绝,并继续增兵,占领王宫,发动政变,攻掠清政府驻朝鲜总理公署。7月25日日军在牙山半岛海面对中国运兵船发动突然袭击,并派四千多陆军进犯牙山中国驻军。8月1日中日双方正式宣战。
宣战后,清军二万人开进朝鲜,拥挤在平壤城内,李鸿章任命由牙山逃回的叶志超为诸军主帅,9月15日日军以四万人总攻平壤,总兵左宝贵和马玉昆两军坚决抵抗,左宝贵力战牺牲,当夜叶志超率先逃跑,狂奔五百里,渡过鸭绿江,退入中国境内,朝鲜境内中日战争结束。接着9月17日发生了中日黄海海战。双方激战五小时,中国海军战士和部分军官在战斗中表现了舍身杀敌,顽强奋战的精神,重创日方旗舰“松岛”等五舰,迫使日舰首先退出黄海。李鸿章战后故意夸大损失,以“保舰制敌”为借口,令北洋舰队坐困威海卫。10月下旬,日军分两路向中国大举进犯,一路渡鸭绿江连陷九连城、安东、凤凰城、海城等战略要地,至辽阳被满汉各族人民的武装所阻止。另一路从花园口登陆,攻陷金州、大连和旅顺。敌军在旅顺疯狂大屠杀,全城仅三十六人幸免于难。1895年1月日军进攻威海卫,海陆夹击奉命困守港内的北洋舰队,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丁汝昌等将士仍坚持战斗,2月11日丁汝昌自杀,17日威海卫基地陷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2、3月间,日军又分兵进犯,辽东,六天内连占牛庄、营口、田庄台,辽东半岛陷落,京津震惊。
在甲午战争中,清朝统治阶级内部分裂为帝后两党,两派围绕战与和的问题始终进行着激烈的斗争。甲午年适逢慈禧太后六十大寿,为了不使庆典受到冲击,慈禧不顾国家民族的存亡,主张对日“忍辱求和”。手握清政府军事、外交大权的李鸿章,怕战争削弱北洋集团的实力,失去“借以自重”的资本,极力迎合慈禧太后的求和心理,战前在对日交涉中采取“保全和局”的方针,幻想依靠列强调停,化干戈为玉帛,拒不执行光绪帝认真备战的谕旨;战争中坚持避战求和,对光绪帝的作战谕旨阳奉阴违,多方抵制,甚至命令北洋海军“不得出洋浪战”,压制爱国官兵的抗战要求,重乞外国列强调处,求和之心不死。辽东湘军溃败,威海卫海军覆没,慈禧太后立即任命李鸿章为全权大使,赴日本议和,甚至不惜以“割地为了局”,终于在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甲午战争的失败,一方面造成中国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沉沦,面临严重的亡国危险;另一方面为中国人民敲起了警钟,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的迅速展开。可参看孙克复、关捷:《甲午中日海战史》;《甲午中日陆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