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之乱

清初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等发动的武装叛乱。吴三桂、尚可喜及耿精忠的祖父耿仲明都是投降清朝的明朝将领,由于他们积极参予镇压农民起义军和人民抗清斗争,吴三桂得封平西王,镇云南;尚可喜得封平南王,镇广东;耿仲明之孙耿精忠得袭封靖南王,镇福建,时称“三藩”。三藩各拥重兵,居功自傲,私征市榷,肆虐无极。吴三桂权势尤重,不仅广树党羽,私任官将,财政不受户部查核,而且向全国选派官吏,称为“西选”。三藩还以各种借口向清廷要挟军饷,致使“天下财赋,半耗于三藩”。三藩势力的膨胀已严重危及清初国家统一和封建的中央集权体制,康熙亲政以后即把三藩作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康熙十二年(1673),尚可喜因受制于其子尚之信,上疏请求撤藩,归老辽东,清廷竟允其请。吴、耿二藩亦请求撤藩,以试探清廷意旨。清廷经过争论,确认三藩“撤亦反,不撤亦反”,遂正式颁布撤藩令。吴三桂遂于康熙十二年十二月(1674年1月)首先发难,杀清云南巡抚朱国治,进兵湖南,称周王、天下招讨都元帅。吴藩在各地的党羽,闻风叛附。康熙十三年(1674)耿精忠叛于福建;康熙十五年(1676)尚可喜之子尚之信叛于广州,一时整个江南及陕、甘、川等地皆为叛军占领,清军陷于被动。吴三桂虽曾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号以收人心,但是他们屠杀抗清人民的血迹未干,没有得到人民广泛支持。且吴三桂等只图保持本集团割据实力,不肯乘势北上,内部又矛盾重重,优势渐失。清廷以吴三桂军为主要打击对象,对耿、尚二藩和其他叛军则竭力招抚分化。康熙十五年(1676)底形势大转,耿尚二藩以及叛据陕西的王辅臣部再度降清,清军得以全力进功湖南,吴三桂连战皆败北。康熙十七(1678),吴三桂为鼓舞士气、挽救颓势,在衡州称帝,国号大周,建元昭武。同年,吴三桂病死,孙吴世璠继位,改元洪化。不久,清军由江西攻入湖南。康熙二十年(1681),吴世璠在昆明兵败自杀,余部尽被消灭。耿精忠等被解京处死。历时八年,波及十省的叛乱至此平息。“三藩之乱”是在清初国家趋向统一稳定的历史条件下,因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由地方割据军阀掀起的违背历史趋势和人民意愿的武装叛乱。学习研究可参读杨陆荣《三藩纪事本末》、魏源《圣武记》、戴逸《简明清史》第一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