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伽蓝记》有什么样的文献价值
《洛阳伽蓝记》是我国着名的历史学、地理学、佛教和文学名着。作者杨炫之曾是北魏官员,当时的洛阳佛寺多且气派宏伟。公元547年,作者再次拜访洛阳,只见“城郭崩毁,宫室倾覆,寺观灰烬,庙塔丘墟,墙被蒿艾,巷罗荆棘”,就连寺庙里的钟声都很难听到。联想起昔日洛阳的繁盛,作者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就多出走访,最终创作了《洛阳伽蓝记》。它是我国古代地理学名着,也是不可多得的文学名着,跟郦道元的《水经注》一起被认为是北朝文学的双璧。
《洛阳伽蓝记》共五卷,是南北朝时期记载洛阳佛寺兴衰的地方志。它按照城内、城东、南、西、北的次序,主要记载了当时在洛阳城影响较大的40多所名寺,对其所在的具体位置及相关事件都有详细的记载。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从北魏孝文帝迁洛阳到尔朱氏之乱这40年间,洛阳台省坊市的分布情况,甚至还能看到外商在洛阳的生活,以及各国的风土人情。这本书的内容涵盖相当广泛,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学、艺术、思想、宗教等方面,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