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济慈
约翰·济慈 (John·Keats,1795—1821)英国诗人。1795年10月29日生于伦敦,后父母先后去世,由保护人安排学医,当过医生的学徒、助手。1816年始发表诗歌,继之放弃学医,决心从事文学创作。他一生穷困,不满于英国现状,曾加入以亨特为首的激进民主集团。1821年2月23日因肺结核病在罗马去世。
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才气的诗人之一,诗作大都是赞美大自然的和谐,向往古代希腊的艺术美,其精华如《夜莺颂》、《希腊古瓮颂》、 《秋颂》等是英国诗歌中的不朽之作。
济慈在创作中形成了许多对艺术的独特见解。这些见解散见于他的《书信集》和《赫坡里昂》等诗作中。其中著名的是“消极能力”(原文为negative capacity,又译“天然接受力”)的思想。济慈的艺术思想的主要倾向是偏重直觉而轻视理性。他说: “我宁要充满感受的生活,而不要充满思索的生活”。所谓的“消极能力”是他为表述自己的思想见解而提出的一个特定概念。他认为,一位大诗人应该具备“压倒其它一切的考虑”,或“取消一切的考虑”的“美感”能力, “能够处于含糊不定、神秘疑问之中”,而不急于去“追寻事实和道理”。这种“消极能力”实际就是凭借直觉感受的审美想象力。济慈把这种能力看成是取得文学上的成就的品质,并认为莎士比亚就具有这种品质。在他看来,纯粹的理性和道义感“只欣赏真理和德性”,而“想象力喜欢威力和强烈的兴奋,同时也喜欢真理、德性和正义”,因此想象“能创造本质的美”, “想象所攫取的美必然是真实的”,想象就是“真实”。诗人就是要靠想象实现对“永恒世界”之美的观照,亦即实现对真美合一的“纯美”的创造。藉此,他提出自己的诗歌创作原则:以美妙的夸张夺人;诗美的创造应如日出日落、树叶发芽一样自然;诗的创作“不能依靠法则和公式,只能依靠感受和敏感本身”。并认为诗给人的快感同作品的强烈的悲剧性效果成正比,而不同它所提出的德行或从道德观点出发的好处成正比。与上述这些思想相关,他还提出了似乎与浪漫主义一般主张相悖的独特见解,认为诗人“没有性格”,或“没有本性”,他应该“淋漓尽致地生活”,对一切“同样有兴致”,对道德哲学家所惊骇的,正是他所“心喜”的。其意在于主张充分发挥诗人的直觉能力。
济慈的诗论是很独特的,意图以“纯美”、 “纯诗”对抗贵族的资产阶级社会的庸俗丑恶,在充满美感的梦幻生活中寄托自己对未来世界的理想。但其中含有唯美主义倾向,对后来的唯美主义思潮有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