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茅盾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茅盾

原名沈鸿,后改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乌镇人。1917年发表第一篇文章时改题沈雁冰。1927年9月发表《幻灭》时开始用茅盾这个笔名。茅盾是杰出的无产阶级文艺战士,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作家、文艺理论家、文艺批评家和翻译家。

茅盾的早期文艺观点,是从进化论的角度,接受了丹纳的艺术社会学和左拉的自然主义影响,强调社会背景作用;学习自然主义也是突出自然派技巧上的长处。在五四文学革命精神的激励下,他提出文学要反映人生,反映社会并且服务于人生、服务于社会的现实主义原则。他说: “我以为新文学就是进化的文学。进化的文学有三件要素:一是普遍的性质;二是有表现人生指导人生的能力;三是为平民的非为一般特殊阶级的人的。”他坚决反对一切封建复古文学,反对把文学当成游戏消遣的鸳鸯蝴蝶派、名士派,反对创作上的感伤主义和唯美主义。他认为现实主义文学应该起到“唤醒民众”的社会作用,他说: “文学的使命是声诉现代人的烦闷,帮助人民摆脱几千年来历史遗传的人类共有的偏心与弱点,使那无形中受着历史束缚的现代人的情感能够互相沟通,使人与人中间的无形的界限渐渐泯灭。”

“五卅”运动前后,他的文艺思想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论无产阶级艺术》一文中,他系统地提出了建设无产阶级艺术的主张,他认为无产阶级艺术产生的社会条件应该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和成功,应该有新的土地和新的空气来培育。他说,无产阶级的艺术“应以无产阶级精神为中心而创造一种适应于新世界(就是无产阶级居于统治地位的世界)的艺术。”

左联时期,茅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正确地论述了文学与现实的关系和文学的社会作用。他说:“文学是表现时代,解释时代,而且是推动时代的武器。”他认为革命文艺应该是“真心健美的文艺”,应该是“批判”的, “创造”的,“历史”的和“大众”的。这一时期茅盾还写了不少作家论,其中《鲁迅论》是我国较早地对鲁迅正确评价的一篇评论。

抗战爆发后,他撰写了不少文艺评论,根据当时现实斗争的需要和革命文艺发展的需要,他提出文艺必须大众化,利用旧形式是“新文学大众化过程中的课题之一”,对旧形式应该“研究并试验如何翻旧出新”。

茅盾是我国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他早期对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文学和革命后的苏联文学特别重视,他认为这些文学的特色是“平民的呼吁和人道主义的鼓吹”,其中的许多作家都具有“社会思想和社会革命观念”。茅盾还特别注意被压迫民族文学的介绍,他说: “凡是被损害的民族的求正义求公道的呼声,是真的正义,真的公道,在榨床里榨过流下来的人性才是真正可贵的人性,不带强者色彩的人性。”

建国以后,茅盾在担任国家文化艺术部门领导工作的同时,仍不倦地从事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的著述,先后出版了《鼓吹集》、 《鼓吹续集》、 《读书札记》、 《夜读偶记》、 《关于历史和历史剧》、《谈最近的短篇小说》、 《茅盾近作》以及自传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