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审美分类创造·默片
只有银幕画面没有声音的影片,也称无声影片。拍摄和放映无声影片的运转速率为每秒16格画幅。
襁褓期的电影是无声的。因为电影是机械工具,最初是作为一种技术发明而产生的,那时人们还未揭开把声音录入胶片的奥秘,仅仅学会了用“活动的照相”的方法把镜头组接来表达含义。电影的本质特点是把造型因素和表演因素以特殊方式结合起来,无声电影始于把不动的造型形象变为动的、在时间中发展的形象。虽然无声,但通过视觉表现手段达到了电影艺术以银幕画面再现生活的目的,所以无声电影也是一种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电影艺术,获得了“伟大的哑巴”的美誉。
默片中人物的语言用字幕来表达,字幕须十分简洁,而且不宜用得过多。这种电影是以画面造型的表现力为主的,语言因素不居重要地位,所以无声电影的剧本是梗概、草图式的。节奏结构主要是依靠蒙太奇,亦即镜头的组合来形成。默片的声音采取放映时请乐队在银幕后临场伴奏的方法解决,或者用留声机、唱片为之伴奏。声音处于从属地位。
无声的画面往往具有超乎寻常的艺术魅力,优秀的默片都是富有视觉的诗意的。默片演员的表演是哑剧表演,全靠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来披露人物的心理动作,因而给观众留下了较大的联想的余地。同时,对表演水平的要求更严更高。和有对话的电影相比,纯视觉的艺术也需要有更高文化修养的观众。观众全凭人物外在的视象推知其内心隐秘,能以仔细地品味银幕画面背后的蕴含和人物丰富的潜台词,从而体味到思而得之的欣赏快感。也可以凭借“通感”,由观其形而至若闻其声。评论家津津乐道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正是此理。表演艺术大师卓别林,便是用他那丑与美,滑稽与崇高、夸张与控制相统一的绝妙的无声表演征服了全世界观众的,可以说卓别林的默片和他无与伦比的卓绝哑剧演技具有“永久的魅力”。卓别林本人也信奉默片的巨大视觉表现力和自己无声表演的优长,无怪乎二十年代末有声电影诞生后不久,这位默片宗师发表题为“电影的自杀”一文,声称他决不拍有声片。当然,事隔数年,查理终于在《大独裁者》里开口说话了,伟大艺术家毕竟会顺应电影发展的必然的。
默片的另一个审美特性是它使观众注意力高度集中于银幕视象,在某种意义上说,其审美效应甚至为有声片所不及。正如德国著名电影理论家鲁道夫·爱因汉姆在其《电影作为艺术》一书中所说:“无声仍不失为一种极为有效的艺术方法。因为,如果我们听得见一个人的讲话,他的手势和面部表情便只起陪衬作用,只足以加强他的语意而已。但如果我们听不见他讲的话,语意就需要间接地加以表达,转由面部、四肢和身体的肌肉来艺术地另作描绘。无声的手段可以更清楚、更明确地传达出对话的情愫内容,而这反而是有声的手段所难以做到的。……没有对话的声音,观众便更加注意人物行为的可见的一面,因而也就对整个事件本身特别感到兴趣。所以在无声片中,往往是很平常的镜头反而给人印象至深。”
默片大师、美国的大卫·格里菲斯导演的《党同伐异》、苏联谢尔盖·爱森斯坦导演的《战舰波将金号》等默片,有如一部部强有力的视觉交响乐,显示了电影时间和造型表现力,成为传之不朽的名作彪炳电影史册。1927年第一部美国有声片《爵士歌王》出现,声音作为一种基本的结构因素进入电影,从此电影才由动态造型艺术发展成为具有相对时空结构的视听艺术,进入它的成熟时期。这既是社会历史变异的产物,又是公众艺术审美选择的结果。无声电影时代结束了,但作为电影发展史上的一个特定历史阶段——默片的历史价值及美学价值是永存的。目前美国约翰·威顿夫妇经营的只放映默片的“夫妻共营无声片电影院”生意兴隆;1960年日本新藤兼人编导的没有人物对白语言的《裸岛》在莫斯科电影节上夺得大奖;1980年伦敦电影节默片《拿破仑》重映引起轰动等等便是明证。有的理论家并不认为无声电影不过是电影进化过程中一个不完善阶段。如历史学家理查德·格列弗斯说: “早在无声电影盛行的1928年,它就进入了日臻完善的阶段。假如无声电影能够再幸存几年,不论有什么样的技术改进,它也还会继续发展的。无声电影的表现手法同那些古老的或新的艺术表现手法是大相径庭的,它有希望重新成为我们时代独特的艺术享受形式。”
“沉默是黄金”,一些有远见的导演将此言奉为电影的金科玉律来遵守,千方百计以可见形象代替语言的叙述,把对话减少到最低限度,以视觉形象塑造人物,交待情节,阐明主题,就是吸取默片美学营养所致。法国电影《白鬃野马》、墨西哥影片《消失的琴声》都是默片的杰出发展。今天,电影还是以画面为主体的,视象的表现作用将永远是电影艺术中占主导地位的艺术元素。故而,默片通过单纯视象来表达思想意图的经验,无疑仍会对电影创作起重要的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