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墨子
(约前480—前420) 名翟,鲁国人。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政治家。出身于手工业者,做过宋国大夫。 《墨子》一书为墨子后学所著,记述了墨子一生主要思想活动。
墨子的美学思想的核心是“非乐”,即否定艺术的社会价值。但对墨子的这种观点必须做具体分析。首先墨子的“非乐”是以肯定艺术的美感作用为前提的: “墨子之所以非乐者,非以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为不乐也;非以刻镂、文章之色,以为不美也;非以刍豢煎炙之味,以为不甘也;非以高台、厚榭、邃野之居, 以为不安也。”就是说,墨子是承认音乐之乐、文章之色,这些审美活动中的基本事实的。其次,墨子所处的时代,战乱频仍,灾祸迭起,他站在小生者狭隘的功利主义的角度,从“兼爱”的观点出发,希望仁人君子们应该把精力、时间用在兴利除弊,消除祸患的事业上,而不应该沉湎于丝竹管弦之乐。墨子的美学观点包含着肯定和否定的矛盾,重心是落在否定审美和艺术活动上。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墨子从乐器制造、演奏和欣赏三个方面去陈述“非乐”的理由。为制造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类的乐器,统治者必将“厚措敛乎万民”,劳民伤财,有害无利。 而演奏和欣赏艺术的活动,将造成男人废弃耕稼树艺,女人废弃纺绩织纴之事。 “君子”不思国事, “贱人”忘掉本分,使国家乱而社稷危,菽粟不足,布不兴,归结一点是:审美和艺术活动是“亏夺民之衣食之财”,因此“仁者不为也”。墨子“非乐”观点的形成,有特定的思想文化环境的影响,也是他本人世界观的必然。历史的前进是个矛盾的运动,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动荡、大分化的时期,虽然还保留着奴隶制的残暴和非人道,但比之茹毛饮血的原始氏族社会毕竟是个进步。墨子看到贫富悬殊所造成的人间的苦难,但却无法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看到统治者沉迷声色之乐,民不聊生的事实,却把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归结为审美和艺术活动的本身。这当然没有抓住根本原因,但他“非乐”的实质却是为了兴利除害,有益人民。墨子虽然也承认审美和艺术活动给人们带来的愉悦,但他是站在实用的物质利益的基础之上的,与儒家关于艺术美学的主张相比,显然属于较低的层次。墨子在论证他的“非乐”主张的同时,提出了“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以及“先质而后文”的观点,就是说审美和艺术活动必须以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为前提,反映了古代哲学朴素唯物主义的进步性。
战国之后,墨家的美学观点日趋衰微,到了东汉就“废而不传”了,不过由于墨家较早地提到了美与功利关系的问题,确实有助于古代美学的深入探讨,同时由于他在“非乐”的论证上,尖锐地揭露了统治阶级穷奢极欲的腐朽一面,因此颇得下层人民的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