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审美分类创造·寺庙
宗教祭祀和活动的集中场所。 中国宗教很多, 有佛教、 道教、 伊斯兰教、 天主教等。 其中的佛教从印度传入后, 传播最广。 一千多年来, 在中国南北各地遗留下来的进行宗教活动的建筑——寺庙也很多。 它们是重要的群众活动场所, 对古代文化也影响深远。 许多寺庙常常选择在风景如画的自然环境中建造, 这是促进形成一些古代风景区的重要因素。 自然风景区中的寺庙常常与美丽的风景相结合,自身也逐渐成为人们游憩的地方。
总的说来, 我国佛教建筑的单体或群体都是古代宫殿和居住建筑的翻版。 最早见于我国史籍的东汉洛阳白马寺就是由官署——鸿胪寺改建的。 这也是佛教中国化的表现之一。
寺庙的总平面大多以院落为单位, 沿纵轴布置主体建筑, 两侧对称排列次要建筑。 附属建筑则置于边缘或后面。 结构多用柱梁式木构架 (明代有少数用砖拱券的, 称为无梁殿) , 装修、 色彩也都用传统的民族形式。 单体建筑以殿、 阁或塔为主体, 另辅以山门、 天王殿、钟鼓楼、 配殿、 藏经楼以及僧舍、食堂等。 寺庙宗教气氛之形成主要是依靠室外的塔、 经幢和室内的塑像、 壁画。
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 粗壮的柱身、宏大的斗拱和深远的出檐,舒展平远的屋顶,庄重大方,雄健有力。整座建筑物上没有纯粹为了装饰而附加的物件。
河北正定隆兴寺为宋代改建。在总平面上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 以衬托主体建筑。 由于利用了建筑体量大小和院落空间的变化, 轴线虽长而不呆板。 佛香阁内24米高的宋铸千手千眼观音是中国现存古代最大的铸铜雕像。
西藏拉萨布达拉宫是达赖喇嘛行政和居住的宫殿, 也是一组最大的藏式喇嘛教寺院建筑群。 相传始建于八世纪, 1645年起重建, 历三百年之久。 它依山而建, 需经漫长的石蹬道行至山腰才到达入口, 总高二百多米。 外观十三层, 实际只有九层。 由于它起建于山腰, 大面积石壁又屹立如削, 使建筑仿佛与山岗合为一体, 气势十分雄伟。 虽未使用中轴线和对称布局, 但在体量上、 位置上和色彩对比上都强调了上部中央的红宫, 达到了重点突出、 主次分明的艺术效果。 红宫之上又建金殿三座和金塔五尊,在阳光下金光灿烂,更渲染了它的崇高和神圣感。建筑形式上结合了汉藏艺术手法。有着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清代帝王避暑地承德的离宫东、北的丘陵地带,先后建造了十一座喇嘛庙,俗称“外八庙”。在总体布局、选址、选景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道教建筑与佛寺基本相同,但不设塔,都以殿为主体。山西太原晋祠(宋)和山西芮城永乐宫(元)的建筑和雕塑、壁画都是我国古代艺术中的瑰宝。天主教堂建筑多为哥特式,中国的这种建筑都是模仿欧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