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艺美学要略·流派·实验论美学
西方近代美学流派之一。创始人是十九世纪德国的古斯塔夫·费希纳,屈尔佩、齐亨等也是该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所谓实验美学是指用科学上采取的实验方法来解决美学问题,将之作为普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特殊部门的“科学美学”流派。在方法论上,该派反对以往美学的那种由上至下的研究方法,主张由下而上,即用从特殊到一般的实验检测、核对的经验主义方法来研究美及美感等基本问题。实验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发现人们感兴趣的色、形、声及其受人喜爱的程度次序,从实验手段中探索其原因或心理依据。实验美学最初的实验是采用“选择”、 “制作”和“常用物测量”等几种方法,通过让人们“对不同的图型和色彩作判断”,以发现那些令人愉快的简单的形式。实践的具体方法有三:一是选择法,即让人从许多几何图形中逐次选择自己喜爱的图形;二是制作法,即让人画出自己所喜爱的图形;三是常用物测量法,即测量人们日常用品的比例。实验的结果是:接近“黄金分割律”的长方形是人们最喜爱的。费希纳在其著作《美学导论》中,制定了十三条心理学规律,认为它们共同支配着人类的感情活动,而“审美阈”的原则一般地适应着意识的活动,它要求刺激在它能够产生快乐或痛苦以前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此外,他还具体探讨了“审美加强”、 “多样统一”、 “真实性”、 “清晰性”、 “审美联想”、 “审美对比”、 “审美顺序”、 “审美调合”、 “刺激的持久性”以及“用力最小”等审美心理规律问题,其中有些看法是有益的和富有开拓意义的,但也由于这种理论很难解释复杂多变的审美现象,从而暴露出明显的局限性。
该派的屈尔佩也详尽地阐发了几种实验方法: 印象法、表现法和制作法。后来的实验心理学家齐亨,在该流派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认为美学的全部意义和任务是在于对广义的美感经验作科学的研究。美感经验,一方面包括给人以刺激和感受的审美对象的原因;另一方面包括人的主观心理过程。进而他把美学又分为普通美学和特殊美学两个部门。前者对人的感觉、表象、情感及艺术思维加以科学研究;后者则研究自然和艺术。另外,他把整个艺术也分为两大类:一是客观的艺术;二是语言的艺术。他主要想以人们主观的、心理的反应为依据,以证实实验方法的科学性。
实际上这一美学流派的理论,除了作为美学由传统的先验的、形而上学的演绎法向现代美学多种方法的重要转折点之外,没能更深刻地揭示审美的基本规律。由于只注重通过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有时甚至混淆了美感与快感的区别。在实质上表现了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