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原道说
中国古代关于文艺起源的一种说法。原道说本为关于宇宙起源的一种认识。西汉刘安《淮南子》首篇为《原道训》,提出宇宙起源于“气”的思想,对先秦万物起源于“道”的思想做了进一步发挥。先秦诸子对“道”有不同认识。道家认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把“道”视为一种精神实体,近于我们所说的自然规律,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孔子认为: “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孔子认为“道”即儒家的政治主张,它能否实现是为天命所决定的,这是孔子的天道观,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荀子认为: “辩说也者,心之象道也;心也者,道之工宰也;道也者,治之经理也。心合于道,说合于心,辞合于说。” “夫道者,体常而尽变,一隅不足以举之。”荀子论“道”既有浓厚的儒家色彩,又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倾向。墨子曾把道与文学联系起来,说: “凡出言谈,由文学之为道也。则不可而不先立义法。”认为文艺应当受墨家“兼爱”、 “非攻”、 “节用”等思想的制约。刘勰的《文心雕龙·夸饰》:“夫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原道》说:“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玄圣创典,素王述训,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故知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刘勰杂取先秦诸子及《易》对“道”的认识,认为客观世界之外存在着一个神秘的超自然精神实体或法则、规律,即“道”。道成为文的根基。山川日月等自然美都是道的外在形式,经典圣训等人文美则是通过圣人来阐明道的。而且又因为经典圣训是“群言之祖”,所以,一切文章、文艺都来源于“道”,也就是说文艺起源于道。这样就发挥为完整而系统的“原道说”了。唐韩愈继承了儒家关于文、道关系的哲学思想, 力排佛老,提出了儒家的“道统”说。《原道》: “凡吾所谓道德之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谓道德之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认为道即儒家的仁与义,文辞不过是用以表现古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