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审美分类创造·主观主义摄影
主观主义摄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出现的一种流派。它也称主观式摄影。主观主义者声称:主观摄影就是人格化、个性化的摄影。宣布主观摄影不仅仅是一种试验性图案艺术,而且是一种自由的不受限制的创造性艺术。他们认为: “主观主义摄影就是可以任意使用技术手段去创造照片”。
主观主义摄影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属于可辨认型,一种属于不可辨认型。不可辨认型的图片,看起来与抽象摄影照片有些相似,但他们各自出发点不一样。抽象主义摄影,在任何条件下,总归还是对某一客观事物的抽象,只是从主观意图中寻找出不被人们注意的形式,加以表现。而主观主义摄影中的不可辨型照片,纯粹是凭作者的主观意愿出发“断定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客观事物所遵循的规律”。如主观派摄影家本庄光郎创作的《音乐棒通过的空间》,图片上只有一些白线不规则地排列在全黑的照片上,就是说作者主观认为音乐棒通过的空间应是这样的,就可以这样拍摄表现。相反,另一个作者如认为不是这样,那未他完全可以从他所认定的本质、规律中来加以表现。至于可辨认型,它的辨认从外形来看,似乎是对客观进行写实,但实际上,表现在图片上的客观事物,纯粹是主观主义摄影家们的主观的“载体”,它产生在主观中然后用来表现主观的。例如有一幅《浩劫之后的2958年》照片,照片上两个青面獠牙的人类后裔及经过核战争的巴黎圣母院,照片上所有的这些,都是作者主观想象中的产物,它那最终要毁灭的事物“本质”不过是作者“利用照片主观地去断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