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也是有生命的,我们能够看见它们身体的纹理、大小形状,但我们感受不到它们的呼吸,更不懂它们的心灵。它们是最为古老的生物,也许因为太过于古老,便不与这个世界的生命,尤其是人类,作任何交流。
譬如羊脂玉。
今天的人常说,人们之所以戴玉,是因为玉能养人。如此说来,玉是有生命的。而玉就是石头,所以说,石头亦有生命。
羊脂玉的传说颇多。比如远古时期,处女们在月圆之夜赤裸下河,用赤足逐一踩河中石头,如果踩到羊脂玉,她们的身体便会有感应。古人将其称为 “踩玉”,今人找玉挖玉则叫“釆玉”,是古代踩玉一说的延续。羊脂玉为珍贵之物,然而羊脂玉不易获得,古人早就对釆玉有一说法:“千人往,百人返;百人往,十人返。”可见要想得到羊脂玉,需要拿命去换。
另有一说,对着太阳验玉。羊脂玉因为颇像羊的脂肪而得名,最简单的检验办法是,将其举起对着太阳,可看出其质地变得透亮,像是刚割开的羊肉脂肪一样油腻、温润和洁白。好的羊脂玉本身带有油脂性,埋于土中成千上万年,也不会被污沁。
最早记载羊脂玉的是 《史记》:“于阗以西,水皆西流,注西海;其东,水东流,注盐泽……多玉石。”于阗即古代和田,那时尚无羊脂玉一说,但司马迁在书中所提的“玉石”是笼统说法,泛指于阗所有的玉,亦包括羊脂玉。另有一个说法:“玉在山,则草木润;玉在河,则河水清。”在《十二木卡姆》中,有这样一段歌词:“黎明的晨风将你的芳香带给了我,在这世上我未得到你,和田的美玉对我有何用?”
《新唐书》记载的羊脂玉一事,不但有详细的数据,而且还引出一个故事:“德宗即位,遣给事朱如玉之安西,求玉于于阗。得圭一,珂佩五,枕一,带胯三百,簪四十,奁三十,钏十,杆三,瑟瑟百斤,并它宝等。”这位叫朱如玉的官员,任务完成得不错,但他压不住内心涌起的热流,遂偷偷挑出几件玉石装进了口袋。纸里包不住火,他私吞皇上玉石的事终未隐瞒过去,德宗大怒,将他削职流放到了恩州。在这件事中,朱如玉为玉所痴,忍不住丧失了道德,是因此载入史册的第一人。
另有一事,元代丞相伯颜有一年至于阗,其时,于阗人正在凿井,伯颜喜热闹,便去看。于阗地处沙漠,凿井着实不易,劳作者皆一脸期待神色。
忙碌的人群突然骚动,有一人大叫,挖出一佛!人们围过去细看,是一玉佛,高三四尺,色如截脂,照之可见筋骨脉络。伯颜认为神奇,便让人们将玉佛进贡朝廷。后于阗人在那大玉佛旁边,又挖出一段白玉,高六尺,阔五尺,长十七步,因为太重,无法移动。于阗向内地王朝多献玉佛。东晋时,献玉佛高四尺二寸,玉色洁润。那般大玉佛,是其时“三绝”之一。梁武帝大同七年,于阗向南朝皇帝献玉佛,其玉光闪烁,令朝廷大殿熠熠生辉。好玉雕大佛,得之者,非富即贵。只是那挖出玉佛者,默默转身,又去凿井。
玉来玉往,留下诸多趣事。譬如一人盖房,从河滩拉来一堆石头,用毕剩下几块,遂弃之。有一闲汉乱转,见那石头隐隐有非凡质地,抱去找人一验,是一块羊脂玉,转瞬暴富。
另一人到昆仑山釆玉,突遇雪水,又淹又撞,待落在平坦处,已几近毙命。待醒来,感觉近处一块石头,沁出非同一般的感觉。他一喜,遂趔趄着抱回那石头,懂行者一看,惊呼是上等羊脂玉。
羊脂玉仅出新疆和田,很多人将其称和田玉,但和田有很多种玉,羊脂玉便常常因叫法混淆于其他玉,或其他玉跟着羊脂玉沾光,其价值被提升几十个档次。
我1993年在和田一家玉器店看中一块羊脂玉,当时的价格我也能接受,但一位战友却因不能断定那块羊脂玉是“籽玉”还是“山料”,与店主争吵得难以罢休,最后导致我没有买成。
如今我已弄清楚籽玉和山料的区别,亦坚信只要是羊脂玉,不论籽玉或山料,其实都是好东西。但是为时已晚,我当时看中的那块羊脂玉,不知已被何人戴在身上。
其实不难分辨,籽玉就是被雪水从昆仑山冲下来,沉浸于河中,被人们从中捞出的玉。而山料则深埋于山石和深土中,雪水奈何不了它们,须人工深度开采才可得到。
据史书载,自春秋战国至元代之前的羊脂玉,均是从河中采集的籽玉。自元代始,籽玉越来越少,人们便上昆仑山采集山料;到清代,籽玉逐渐稀少,遂大规模采集山料。
如今在和田多地,都有玉石巴扎,卖玉者多为当地农民,他们衣着简单老旧,怀抱一块石头(好玉外面都有一层皮,酷似石头),你若询问价格,他报出的价格少则一二十万,多则一二百万。不仅如此,整个巴扎上都是几十万或上百万的交易声,听得人不知身处何地。有一人看一小男孩的玉石时间太长,被那小孩缠住非让他买不可。那人说,不买,你的玉是假的。那小孩马上不高兴地说,我的玉是真的,你认不出来,你的眼睛是假的。
有一小姑娘守着玉石摊位,到了中午她饿了,他父亲拿出二十元钱让她去吃过油肉拌面,但犹豫了一下抽回五元,让她吃家常拌面即可。他面前的玉石价格不菲,却为女儿的一顿拌面那般计较,说到底还是穷人。
羊脂玉珍贵,却更容易让人疯狂。有一年报纸上登一消息,说有一人从和田购得一块十余吨的羊脂玉山籽料,摆在乌鲁木齐市的华凌玉石市场等待估价。我好奇地去看,市场内却无一人知道有其事。另一报纸上刊登的文章更为夸张,说一人在昆仑山发现了一块百余吨的羊脂玉山料,因太大无法运出山,正在办理申请修路的手续,欲在修通路后,将那块羊脂玉山料切割成块运到和田。后来不见那件事的后续报道,想必又是假消息。
我2002年底在和田有一段玉石历险记。那一年我准备转业离开部队,当时有两个选择。其一,按照国家转业干部政策,等待在乌鲁木齐安排工作;其二,不要工作,从部队拿一笔钱自谋生路。我那时三十出头,倾向于选择后者。一位战友与我不谋而合,决定开一家玉石店。我们听说和田有一批羊脂玉,便准备将其收购到乌鲁木齐转卖。到了和田后才发现那是一个骗局,我们及时退出,为这一行业的复杂和凶险而吃惊不已。因为失落,我们决定去昆仑山看看玉石矿,到了山上才发现我们再次误入歧途,那是一个黑矿,不但没有正当手续,其开釆也极不正规。我们因为车抛锚而滞留于山上,第二天听说警察要上山抓人,那矿主和工人一哄而散,很快便跑得不见了影子。我们没有食物和住处,起初也想跑,但又觉得一跑会更加说不清楚,于是便留了下来。出乎意料的是,警察管我们吃喝,让我们坐他们的车下了山。
如今每次听到人们谈玉,多与德品仁义等有关,于是便想起那年的经历,那件事让我明白,当老实人终究不会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