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散文·战国策·荆轲成阳宫刺秦王(燕策三)》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战国策·荆轲成阳宫刺秦王(燕策三)》原文鉴赏

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见秦且灭六国,兵己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谓其太傅鞠武曰:“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武对曰:“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则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排其逆鳞哉?”太子曰:“然则何由?”太傅曰:“请入,图之!”



【注释】 ①燕太子丹:燕王喜之子,少时为质于秦,秦王政不念旧情,丹怒而逃归。 ②亡:逃跑。 ③临:到达, ④太傅:官名,辅导太子的官员。 ⑤幸:意动词,以……为幸。图之:对付秦国。⑥秦地遍天下:指秦侵扰三晋,但还没侵及易水以北。 ⑦见陵:被凌辱。 ⑧排:一作“批”,触击。逆鳞:传说龙颈之下有倒鳞,鳞块一尺多长,若一触及,就会杀人。此指秦王横蛮霸道的行为。



【今译】 燕太子丹在秦国作人质时,逃回燕国,见秦将要灭六国,军队已到达易水,很害怕灾祸到来。太子丹担心着这件事,对太傅鞫武说:“燕国和秦国不能同时存在,希望太傅能想个办法对付秦国。”鞫武回答说:“秦的领地已遍及天下,它的威势威胁着韩国、魏国和赵国,但易水以北的形势还没有确定,怎能因心怀被它欺凌的怨恨而触怒它呢?”太子又问:“那么,该怎么办呢?”太傅说:“请您暂且休息。慢慢想办法。”

居之有间,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丹客之。太傅鞫武谏曰:“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虽有管、晏,不能为谋。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讲于单于然后乃可图也。”太子丹曰:“太傅之计,旷日弥久,必惛然(11),恐不能须臾(12)。且非独于此也。夫樊将军困穷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是丹命固卒之时也。愿太傅更虑之。”鞫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其智深,其勇沉,可与之谋也。”太子曰:“愿因太傅交于田先生,可乎?”鞫武曰:“敬诺。”出见田光,道太子曰:“愿图国事于先生。”田光曰:“敬奉教。”乃造焉(13)



【注译】 ①居:处,过。有间:一些时候。 ②樊将军:秦大将樊于期,因得罪了秦王而奔燕。 ③客之:以之为客,即以宾客之礼接待他。 ④积怨于燕:太子丹曾作为人质入秦,后逃归,秦王因此怀恨在心。 ⑤委肉:弃肉。蹊,道路。 ⑥振:救。 ⑦管:管仲,春秋时齐桓公的宰相,曾辅齐桓公建成霸业。晏,晏婴,春秋时齐景公的宰相,以智谋及善辩著名。 ⑧匈奴,古时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⑨讲:联系、讲和。单(chan音蝉)于,匈奴首领之称。 ⑩旷日弥久:时间太长。 (11)惛然:昏乱的样子。 (12)须臾:一会儿。 (13)造:往访。



【今译】 过了一段时间,樊将军从秦国逃出,来到了燕国,太子丹把他当客人接待。太傅鞫武进谏说:“不能这样做!秦王暴虐并怨恨燕国,够使我们担心和害怕了,又何况他听说樊将军在我们这里呢?这样做就象把肉放在饿虎通过的道路上,会引来难于挽救的灾祸啊!即使是有管仲、晏婴那样的谋臣,也难以想出消灾的办法。希望太子赶快让樊将军进入匈奴而灭掉口实。与此同时,向西约和三晋,南方联合齐楚、北边联系单于,这样一来,才能共同对付秦国。”太子丹说:“太傅的计谋,时间拖得太长。如今我心烦意乱,恐怕一刻都等不及了。况且还不仅仅是这个问题。樊将军走投无路,来到我的身边,我不能因强秦所迫而抛弃我所同情的朋友,将他送到匈奴去,这是我本该以命相搏的时候了!希望太傅再帮我想想别的办法。”鞫武说:“燕国有位田光先生,足智多谋,目光长远,可以和他一起商量商量。”太子说:“我希望通过太傅结交一下这位田先生,可以吗?”鞫武说:“遵命。”鞫武从太子宫室出来,会见田光,转告太子的意思说:“希望同先生商量国家大事。”田光说:“谨从尊教。”于是前往拜访太子。

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导,跪而拂席。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弩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



【注释】 ①却行:往后退行,以示尊敬。 ②拂席:拭擦座席,请客就坐。 ③避席:离开座位,以示尊敬。 ④骐骥:好马。⑤弩马:劣马 ⑥精:精力。 ⑦乏:耽误。 ⑧善:友好。



【今译】 太子跪着迎接田光,退着向后给田光引路,并跪着揩擦座位。田先生坐定,左右没有别人,太子离开座位向田光说:“燕国、秦国势不两立,希望先生替我出个主意。”田光说:“我听说好马精力旺盛体魄健壮的时候,一天能奔跑上千里,到它衰老的时候,劣马也跑得过它。现在太子所听到的是我身体强壮精力旺盛时的情况,还不了解我现在精力已经完全耗尽了啊!即使如此,我也不敢耽误国家大事,我的好友荆轲可以派上用场。”太子说:“希望能通过先生结交荆轲,可以吗?”田光说:“可以。”马上起身,快步走了出去。太子送到门口,对他说:“我讲的,您说的,都是国家大事,望先生不要泄漏出去。”田光俯身笑着答道:“好吧!”

偻行见荆轲,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田光曰:“光闻长者之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约光曰:‘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是太子疑光也。夫为行使人疑之,非节侠士也。”欲自杀以激荆轲,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遂自刭而死



【注释】 ①偻(lu吕)行:很快跑去,说明事情急迫。 ②形:身躯。此指体力。不逮:不及,不足。 ③窃不自外:下考虑不是外人。 ④过:过访,前去看望。 ⑤长者:年长且有德行的人。⑥自刭(jing音景):自杀。刭,割颈。



【今译】 田光急匆匆地跑去会见荆轲,说:“我与您关系密切,燕国境内的人全都知道。现在太子听说我身体健壮精力旺盛时的情况,但不知道我现在已经形体衰弱了。我有幸听取了他有关‘燕国、秦国势不两立,希望先生出个主意’的教诲。我私下想到不是外人,向太子介绍了您,希您去宫中拜望一下太子。”荆轲说:“谨从尊命。”田光说:“我听说年长且有德行的人的行为,不要让别人怀疑不定,现在太子向我说:‘谈的内容,是国家大事,望先生别泄漏出去’。这说明太子对我不放心,办事让人产生疑虑,就不是守节的侠义之人。”他想以自杀来激励荆轲,说:“望您赶快去拜访太子,说我已经死去,以表明我没向外人谈及上面的事情。”于是自杀而死。

轲见太子,言田光已死,致光之言。太子再拜而跪,膝下行流涕,有顷而后言曰:“丹所请田先生无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今田先生以死明不泄言,岂丹之心哉?”荆轲坐定,太子避席顿首曰:“田先生不知丹不肖,使得至前,愿有所道,此天之所以哀燕而不弃其孤也。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足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餍。今秦已虏韩王,尽纳其地,又举兵南伐楚、北临赵。王翦将数十万之众临漳、邺,而李信出太原、云中。赵不能支秦,必入臣,入臣则祸至燕。燕小弱,数困于兵,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诸侯服秦,莫敢合从。丹之私计,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11),秦王贪其贽(12),必所得愿矣。诚得劫秦王(13),使悉反诸侯之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14),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15),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以委命(16),唯荆卿留意焉。”久之,荆柯曰:“此国之大事也,臣弩下(17),恐不足任使。”太子前顿首,固请无让。然后许诺。於是尊荆轲为上卿(18),舍上舍(19),太子日日造问,供太牢异物(20),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21),以顺适其意。



【注释】 ①此句依鲍本。 ②膝下行:跪着以膝行走。流涕:流眼泪。 ③顿首:叩头至地,此为最敬重的礼节。 ④哀:怜悯。⑤虏:俘获。 ⑥漳:漳水。自临漳以北入河。邺,故城在今河南临漳西。 ⑦李信:秦国大将。太原,赵地。故城在今山西太原北面。云中,赵地。故城在今山西大同西北。 ⑧支:抵抗、顶住。 ⑨入臣:入秦称臣。 ⑩数(shuo间朔),多次,屡次。 (11)窥:示。 (12)贽:见面时的财礼。 (13)劫:威逼,胁迫。 (14)曹沫:鲁国大臣。春秋晚期,曹沫曾随侍鲁庄公与齐桓公在柯地会盟,用短剑威胁齐桓公,逼其退还了所占鲁国的土地。 (15)间:离间。 (16)委命:委托使命。 (17)弩下:才力短浅。弩,劣马。 (18)上卿:最高贵的客人。 (19)舍上舍:使之住最好的房子。 (20)太牢:牛、羊、猪俱全的食物。异物,珍奇的物品。 (21)恣,任意。



【今译】 荆轲见到太子,说田光已经死去,转告了田光的遗言。太子拜了两拜,跪下来,用膝盖向前行,流下了眼泪。过了一会儿,才说:“我请田先生别向外人谈及,是想通过商量办成大事。现在田先生用死来表明不泄漏秘密,哪里是我的本意呀!”荆轲坐定后,太子离开座位叩头说:“田先生不了解我没才能,让您来到我的身前,希您能够开导我,这是上天同情燕国和不抛弃我的缘故。现在秦国怀有贪图利益的野心,它的欲望不能满足,不夺尽天下的土地、使所有诸侯王称臣,它的心意是不能满足的。现在,秦国已经俘获韩王,占尽了韩国土地,又兴兵向南攻打楚国,向北迫近赵国;王翦率领几十万大军到达漳水、邺城一带;同时,李信出兵太原、云中两地。赵国不能抗拒秦军,肯定会赴秦俯首称臣。这样一来,灾祸就降临到燕国。燕国弱小,多次被战争困扰,现在荷来倾国出动也无法抵抗秦军。其它诸侯全都向秦国臣眼,不敢联合抗秦。我私下考虑,如能得到天下无双的勇士,派他出使秦国,用丰厚的利益加以引诱,秦王贪图财礼,一定会尽量得到他想得到的东西。假若能趁机胁迫秦王,使他退还诸侯的全部领地,像曹沫对付齐桓公那样,就太好了。万一不行,就趁机刺杀秦王。他的大将们带兵在外,国内大乱,君臣之间就会相互猜忌。同时,挑拨秦国同诸侯国的关系,诸侯国得以联合,就肯定能攻破秦国。这是我的最大愿望,但不知将此重任交付给谁才好,望荆卿为我出个主意。”过了好一会儿,荆轲说:“这是国家大事,下臣我才力短浅,担心承担不了使命。”太子向前给荆轲叩头至地,坚持请求他不要谦让。这样,荆轲答应下来了。于是,太子把荆轲当作贵客款待,让他住进了最好的房舍,并天天登门问候。同时,给荆轲供给牛羊猪肉俱全的美食和各种珍奇物品,还不时进献车马美女,让荆轲尽情享用,从而使他称心如意。

久之,荆卿未有行意。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言,秦未可亲也。今夫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注释】 ①事在公元前228年。 ②略地,:掠夺土地。 ③微:不是。 ④信:能使人相信的实证。 ⑤未可亲,不能亲近,意即不能接近秦王。 ⑥督亢:燕国最富庶的地区,在今河北涿县东南。



【今译】 过了很久,荆轲仍然没有出发的意思。秦国将领王翦攻破了赵国,俘获了赵王,全部占领了赵国土地,接着又向北进军继续掠夺土地,到达燕国南部边界。太子丹很害怕,于是对荆轲说:“秦军很快就会渡过易水,即使我想长期侍奉您,又怎么办得到呢?”荆轲说:“即使您不说,我也想向您汇报。现在去秦国,还缺乏使秦王相信的实证,这样秦王不可能亲近我。那位樊将军,秦国用金千斤和万家封邑悬赏捉拿,假若能把樊将军的人头和燕国督亢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肯定会高兴地接见下臣,我就能获得给太子报仇的机会了。”太子说:“樊将军因走投无路归附于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私仇而伤害这位长者的感情。希望您再作考虑。”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日:“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柯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注译】 ①深:刻毒。 ②戳没:诛杀。 ③顾:但是。 ④善见:乐于接见。 ⑤椹(zhen音阵)刺。 ⑥偏袒:脱掉半边衣服,露出肩臂。扼腕,用左手扼住右腕。 ⑦切齿拊心,咬牙痛心。拊,当作“腐”。 ⑧刎(wen音稳):以刀剑割颈自杀。



【今译】 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按他说的办,于是暗地里会见樊於期说:“秦王对待将军,真是太刻毒了,您的父母和宗族成员,都被他杀害了。现在听说秦王用千斤金和万家封邑购买您的首级,您准备怎么办呢?”樊将军仰天叹息,流着泪说:“每当我想到这些,总是在骨髓深处都感到痛恨,但只是想不出报仇雪恨的办法。”荆轲说:“现在,我有一句话,既可解除燕国的忧患,又可报将军的私仇,怎么样?”樊於期于是走向前来,问道:“怎么办才好呢?”荆轲说:“我希望能获得将军的首级,把它献给秦国,秦王肯定高兴并乐意接见我,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猛刺他的胸膛,这样一来,将军的仇也报了,燕国受欺的耻辱也洗雪了。将军同意我的这种想法吗?”樊於期脱去半边衣服、露出肩臂,扼住腕部,上前一步,说:“这是我日夜咬牙痛心的急切愿望,现在才听到您如此教诲。”于是自杀而死。太子听说后,很快骑马赶到现场伏在樊将军的尸体上痛哭,悲哀至极。哭完以后,没有别的办法,于是割下樊於期的脑袋,放进匣子里封好。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注释】 ①徐夫人:人名。姓徐,名夫人。 ②以药淬(cui音粹)之。用毒药水淬匕首。 ③濡缕:指匕首锋刃上沾了一丝人血④忤视:直眼相视。 ⑤发:出发。 ⑥日以尽矣:日子已经没有了。以,通“已”。此指燕国危亡已迫在眉睫。 ⑦竖子:愚蠢的人。



【今译】 太子事前就在寻找天下最锋利的匕首,结果找到赵国徐夫人的匕首,用百金买了回来,请工匠用毒药水煮过,用它试杀活人,锋刃上只要沾上一丝血迹,被杀的人全都很快死去。于是替荆轲打点行装,派他出使秦国。燕国有位勇士叫秦武阳,十二岁就杀过人,别人连正眼瞧他都不敢。于是,命令秦武阳做副使。荆轲还要等个人想同他一起干。这个人住在远处还没赶到,荆轲只好等着他,所以没有很快出发。太子认为荆轲拖得太晚了,担心他改变主意,就又对他说:“没有多少日子了,荆卿难道无心赴秦了吗?如果这样的话,我就先派秦武阳去。”荆轲大怒,呵斥太子说:“今天只想到赴秦拼命不想回国的人,是愚蠢的人!现在是提着一把匕首进入不可揣度的强大秦国,我之所以暂作停留,是想等我的客人来了同他一起去。现在太子认为我拖得太晚了,那么就此告别了!”于是,出发了。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军而去,终已不顾。



【注释】 ①祖,祭路神。此指饯别。 ②高渐离,人名。以善击筑而闻名。筑(zhu音竹),古打击乐器之一。 ③变徵(zhi音止),徵声的变调,音凄厉。古乐有宫、商、角、徵、羽五声。 ④羽声,五声之一,音悲壮。 ⑤瞋目,睁大眼睛



【今译】 太子和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穿着白色衣掌,戴着白色帽子来送荆轲,到了易水边,荆轲告别众人,准备登程出发。此时,高渐离敲着筑,荆轲和着筑声唱起歌,演奏的是音色凄厉的变徵调式,在场的人们都流下了泪水。荆轲又上前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高渐离又改凑慷慨激昂的羽声调式,在场的人们全都双目圆睁、怒发冲冠。于是,荆轲坐车离去,自始至终没有掉头回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畏,慕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逆军吏。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注释】 ①遗(wei,畏):赠。中庶子,官员。 ②振:通“震”。震畏,惊惧。逆,拒,反抗。 ③内臣:秦国的属臣。 ④使使:派使者,



【今译】 到秦国以后,身带价值干金的礼物,赠给了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蒙嘉替荆轲先在秦王面前说:“燕王已被大王的龙威所镇服,不敢兴兵阻挡我们的大军及将领,希望献出国家并成为秦国的属臣,与别的诸侯一起,象郡县一样贡物任职、以便得以奉祭先王的宗庙。燕王不敢自己前来向您讲明这件事,所以,斩下樊於期的人头,献上燕国督亢的地图,用匣子装妥封好,亲自在庭前施礼相送,派使者前来告诉大王,希望大王发落。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成阳宫。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掺其室;时怨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11),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12)。秦王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13)!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股。荆轲废,乃引起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14):“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15)。”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已而论功赏群臣及当坐者(16),各有差(17)。而赐夏无且黄金二百镒,曰:“无且爱我,乃以药囊提荆轲也。”



【注释】 ①九宾,接待外使的隆重礼仪,邀请百官、宾客,陈设各种礼物。 ②振慑(she音设),吓得发抖。 ③少,稍微。假借,宽容。 ④掺,同“操”,持。室,剑鞘。 ⑤怨,当作恐。 ⑥坚,紧。 ⑦还,通“环”。 ⑧卒,同“悴”,突然。 ⑨尽,完全。度,态。 ⑩兵,武器。 (11)郎中,宫中警卫武官。 (12)侍医,侍候秦王并为其治病的医生。奉,捧。提,投掷。 (13)负剑,推剑于身后,以便拔出。 (14)箕踞,蹲坐在地上,脚伸如箕形。 (15)约契,凭证。(16)当坐者,该受处罚的人。 (17)差,别。



【今译】 秦王听后,大喜。于是穿起会见贵宾的礼服,举行隆重礼仪,在咸阳宫中招见燕国的使者。荆轲捧着盛装樊於期人头的封匣,秦武阳捧着地图匣,按先后次序来到皇宫的阶下。秦武阳脸色变得紧张起来,吓得浑身发抖,群臣感到很奇怪。荆轲回过头来朝秦武阳一笑,上前禀报说:“北方蛮夷的下贱人,从未见过天子,所以吓得发抖。希望大王宽恕,让我们完成使命。”秦王说:“起来,把武阳拿的地图取来。荆轲接过地图献上,秦王将地图一层层打开。当地图完全展开时,匕首露了出来。荆轲趁势用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起匕首直刺秦王的胸口,匕首还没刺到秦王身上,秦王一惊,抽身站起,扯断衣袖。接着拔剑,但剑太长,只抓住剑鞘。当时又惊又急,宝剑卡在鞘内,所以不能一下子拔出。荆轲追逐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群臣目瞪口呆,突然发生这种意想不到的事,使他们完全丧失了平日镇静的态度。秦国法律规定,群臣凡是在大殿上面侍奉君王,不能带任何兵器。郎中们虽然手持兵器,但均排列在殿下,没有皇帝的命令就不能上殿。秦王正处在紧急时刻,根本来不及叫殿下士兵上殿,因此,荆轲追逐秦王时,群臣惊慌失措仓促之间找不到东西打击荆轲,只好用手一起和荆轲搏斗。这时,侍医夏无且把手中的捧着的药扔向荆轲。秦王正在绕柱子跑,惊恐万状,急得不知怎么办,左右大臣于是高喊:“大王把剑推到身后!大王把剑推到身后?”秦王这才拔出剑直劈荆轲,砍断了荆轲的大腿。荆轲残废,便操起匕首投向秦王,没刺中秦王,刺中了柱子。秦王再次用剑刺荆轲,荆轲被伤八处。荆轲自己明白事情不能成功,靠着柱子放声大笑,然后蹲下骂道:“事情之所以没有办成,是因为想活着劫持你,逼你写下凭证好拿回去禀报太子。”左右大臣上前斩掉荆轲的脑袋后,秦王还眼睛昏眩了好一会儿。不久,根据功绩奖赏群臣,处罚那些该受处罚的人,据情分等区别对待。秦王赐给夏无且黄金二百镒,说:“无且爱我,所以用药袋投掷荆轲。”

于是,秦王大怒燕,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十月而拔燕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皆率其精兵东保于辽东。秦将李信追击燕王,王急,用代王嘉计,杀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五岁而卒灭燕国,而虏燕王喜,秦兼天下。

其后,荆轲客高渐离以击筑见秦皇帝,而以筑击秦皇帝,为燕报仇, 不中而死。



【注释】 ①诣:到。 ②蓟城:在今北京西南角。 ③辽东:燕国极东的边境。 ④代王嘉:秦灭赵后,赵国臣子在代立赵公子嘉为王,故你代王



【今译】 于是,秦王对燕大为恼怒,派遣更多军队前往赵国,下诏让王翦率军攻打燕国,十个月后就攻下了燕国的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都率领他们的精锐部队东下退守辽东。秦将李信追击燕王,燕王感到危急,便采用王嘉的计谋,杀死太子丹,想献给秦国。秦国又进兵攻打燕国,经过五年战斗,最后灭掉了燕,活捉了燕王喜。秦国兼并了天下。

后来,荆轲的友人高渐离凭善于击筑的特长见到秦始皇,趁机用筑攻击秦始皇,替燕国报仇,结果没有击中自己却被杀身死。



【集评】 清·刘熙载《文概》:“慷慨无如荆卿之辞燕丹。”

清·储欣《国策选》:“咸阳宫环柱,至今如见文技也,技至此乎?”

清·张星徵《国策评林》:“豫让、聂政之后,而写一荆卿,斯其事体为愈大,而其下笔为尤难。今看他缅缅数千言,又别写得轩揭轰烈气象出,令读者若身值其时,接其人。观其行事,为之荡胸而骇目者累日.。此真画楚人一炬、八月潮势之异样笔墨也。其心精所注,能使山岳崩摧,岂非绝大本事!”又曰:“写荆卿之豪侠,与豫,聂传同乎?曰:否。早于荆卿之前写一田光,又于荆卿之后写一高渐离,又于荆卿之中写一樊於期。夫田光、樊於期、高渐离者,又卓卓三豪侠也。然而作者之意则非为三人之悲歌慷慨、慕义激烈,必附见于荆卿传中,而与之带表之。盖其写三人处,无非所以写荆卿,何则?观田光、高渐离之品格,非惟世间龌龊小夫白眼看待,亦且世间之阔达健儿冷眼抹倒矣。而荆卿者,独得为其所善,独得与饮于燕市,歌哭相随,则荆卿之非常人。盖可知矣。樊於期一见荆卿,而更无商量,头颅便尔相付者,盖知荆卿之可以集事,是以捐其躯命而不惜。荆卿之不集事,则政恶未贯盈必待至于沙邱之日,而命始绝也。读者能将看三人眼色,字字注入荆卿中,斯其豪侠又加一倍渲染也。故曰不同也。”



【总案】 本文叙述的是战国末期的一个著名历史事件:燕太子丹为反抗强秦,派遣荆轲赴秦行刺秦王,结果事败,荆轲反倒被杀身亡。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这不过是一幕转瞬即逝的悲剧。但是它深刻反映了中国统一前夕燕秦之间尖锐复杂的矛盾斗争,成功地再现了荆轲这一历史人物的形象,使其以大智大勇的精神和泣鬼惊神的事迹,传流今古,彪炳千秋。

文章围绕“刺秦王”这一主线,调动表情、神态、动作、对话描写等各种手段,钩画了一系列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不仅主人公荆轲写得富于豪爽、刚毅、沉稳、机敏的鲜明性格,而且次要角色如谦逊而又浮躁的太子丹、忠实而又迂腐的鞫武、忠诚而又信义的田光、爽快而又果断的樊於期等,也写得各有个性。情节波折,高潮迭起,是本文的又一特色。文章从田光自刭、樊将军自刎、荆轲怒斥太子、易水送别到殿上行刺,波澜起伏,奇趣横生。其中易水送别,慷慨悲凉,催人泣下;殿上行刺则紧张壮烈,动魄惊心。《国策》三十三篇中,当推此篇为压卷之作。 (覃启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