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勒作品分析

【生卒】:1806—1873

【介绍】:

美国实证主义*哲学的最早代表,也是十九世纪英国影响最大的哲学家。在哲学上他继承了休谟的经验派哲学传统;法国哲学家孔德对他影响也很大。穆勒曾到东印度公司任职几十年,后任下议院议员。他的主要哲学著作有《逻辑体系》、《论自由》、《功利主义》、《孔德和实证主义》等。

穆勒在哲学基本问题上的观点,是经验主义和不可知论。他认为一切人类知识均起源于经验。他说:“借直观所认知的真理是一切其他真理所由之出发的根本前提。”所谓直观就是感性直观,即经验直观。他表面上承认外部世界(物质)的存在,但这种存在不过是经验的存在。他把物质定义为“感觉的恒久的可能性”,这就否定了经验的客观性,否定了外部世界不以人类经验为转移而独立存在。例如,他说,我看到一张白纸,如果我到另一个房间看不到白纸了,但我记得它,因此,不管我是否实际上看到白纸,我总是相信看到白纸的可能性。意思是他对某物的存在的信念,主要不是现在是否感到它而定的。他不是用事物(对象)的存在说明人的记忆和联想,而是用心理的记忆、期待和联想去说明事物的存在。因此完全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在逻辑学方面,穆勒也进行了重点研究。其主要特点是片面夸大经验归纳法的作用,而贬低理性演绎的作用。他把逻辑夸大到以致代替哲学的程度。他认为,一切推理和证明、一切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自明的,都是由归纳法的解释构成的,我们的一切非直观的知识都起源于归纳。穆勒在归纳逻辑的发展上有一定贡献。但从哲学意义上说,他是经验主义和主观主义的。

在伦理学方面,穆勒反对各种关于先天的道德原则的理论,认为道德原则的制定也同样应当根据经验。他还把经验归纳法推广于社会学的研究,提出要建立人性学作为一种中介科学,以便研究不同类型的人的性格和行为趋向。他认为人性学是关于个人的科学,有了这门科学,就可推导出社会的规律来,因为社会是个人的集合,社会学就是研究人类集体行为和构成社会生活现象的。穆勒的这一社会伦理学说实际上是把抽象的人性论当作解决一切社会历史和政治道德问题的出发点的理论,它否定了社会意识和人们的社会行为依赖于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抹杀了社会的阶级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