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与黑》作品分析

意大利未来主义*戏剧家雷莫·基蒂*的代表剧作。仅有二场,有副题,名《内心的恐怖》。

《黄与黑》的主人公是奥地利军队中士约瑟夫。第一场,故事发生在奥军夜幕笼罩下的战壕中,第二场,场景移至约瑟夫家里。剧本通过对约瑟夫内心恐怖和临阵逃脱的描述,表现了士兵对于战争的厌倦与恐怖,对于和平、团聚生活的由衷的向往。作者通过约瑟夫的独白,谴责了奥地利皇帝的战争政策,说他是刽子手,只有他死去,士兵的生命才能得到拯救,家人才能得到幸福与快乐。从这一意义上说,剧本的主题具有一定的人民性与进步性。

这是一出典型的未来主义的剧作。未来主义戏剧的理论家们,极力主张摒弃传统戏剧的表现手段,表现从潜意识、捉摸不定的力量、纯抽象和纯想象中发掘出来的一切,不管它们如何违背事实、离奇古怪和反戏剧”。这就是说,挖掘潜意识,捉摸不定的力量是未来主义戏剧的主要创作目的。未来主义的戏剧理论家们还主张,在表现这些潜意识和捉摸不定的力量时,要藉助于色彩、音响和气味等以显示这种潜意识和捉摸不定的力量的朦胧与神秘感。《黄与黑》就是这样一部作品。作者从黄与黑的颜色中(奥国国旗上的二种颜色),幻成了约瑟夫中士的内心恐怖,他觉得这两种颜色,是奥国皇帝的眼睛,“正盯着我们呢”。大炮的隆隆声响和火药的气味,使约瑟夫着魔一般的恐怖,他于是开枪打死一个暴露目标的列兵,自己逃跑了。剧本自始至终都在于表现约瑟夫这种潜意识层的恐怖感,一种对捉摸不定的力量(可能是敌方的枪眼,也可能是奥地利皇帝的黄与黑的国旗等等)的不可名状的恐怖感。

剧本提到了中国。作者通过列兵之口,说奥国国旗令他们恐怖,而中国国旗则不给他们以恐怖感。这个士兵想生在中国,想“做个中国人,留个长辫子”。这些反映了雷莫·基蒂对中国的看法和印象,而这种看法和印象,至少并无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