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垮掉的一代”*派杂志。这类杂志大体包括保罗·卡洛尔主编的《巨桌》、海湾地区的《接触》、芝加哥的《选择》、《常青评论》以及克雷姆办的《金块》等。
“垮掉的一代” 本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股否定一切,反对一切,崇尚原始,崇尚野蛮与蒙昧的社会思潮。这一思潮曾波及整个西方世界,也浸漫到文学艺术领域。以“垮掉的一代”思潮为指导思想的文学,是“垮掉的一代”派文学,简称“垮掉派”文学。
1950年,“垮掉的一代”作家凯鲁亚克*和巴罗斯*要合写一部故事书未成,他们却各自完成了自己的小说,这就是凯鲁亚克的《小镇与城市》*(1951)和巴罗斯的《吸毒者》*(1953)。这两部小说透露了“垮掉的一代”文学的端倪,成为“垮掉的一代”文学的开卷之作。两部小说引起另一位“垮掉的一代”派作家霍尔姆斯*的注意。他曾在小说《走》中根据第一手材料,反映了较多的“垮掉的一代”青年的生活和思想感受,稍后又在《纽约时报》上发表《这是垮掉的一代》论评,鼓吹这种文学。但因为受到东部学院派的压抑,这些作品并没有引起多大注意。这一派人物只得向美国西部发展。当时在美国西部洛杉矶有一个以劳伦斯·李普顿*为首的“垮掉派”组织。1955年李普顿发表了小说《神圣的野蛮人》*。在旧金山还有以“垮掉派”理论家肯尼斯·雷克恩罗斯*为首的一群反学院派诗人,他们以劳伦斯·弗林盖悌*的“城光书店”为中心,经常举行各种活动。1955年夏,这三部分“垮掉派”文人在旧金山联合举办诗歌朗诵会。“垮掉派”诗人金斯堡*在会上朗诵了他的长诗《嚎叫》*。这一长诗1956年出版,轰动全美。从此“垮掉派”文学开始流行起来。1957年,凯鲁亚克发表小说《在路上》*,声名大振。于是“垮掉的一代”文学风靡全美,形成了“垮掉派”文学的高峰期。“垮掉派”原文为“Beats”和“Beatniks”,有人译为“避世青年”、“疲塌派”。因为“垮掉的一代”崇尚我国老子哲学。老子有言“无是无非,无鄙无德”。有人据此采用音意相结合的译法,译成“鄙德派”。美一家杂志对“垮掉”也做过解释,它说此词系指“爵士音乐的节拍和宗教境界”。因而有人又译为“节拍运动”或“敲打诗派”。1961年金斯堡发表长诗《卡迪士及其他》,这部长诗被认为是“垮掉运动的宣言书”。此后,“垮掉的一代”文学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潮流,作品一个接一个问世。其中有弗林盖悌的《逝去世界的图景》(1961)和诗人柯尔索*、魏仑*、道尔恩*、散文作家霍里斯*、曼德尔*、所罗门*等人的作品。60年代末,“垮掉的一代”文学开始消声敛迹。“垮掉的一代”文学在其他西方国家和日本也有反映。用德语写作的荷兰作家简·克利玛,写出一本垮掉派畅销书《简·克利玛其人》,此书美国版本由垮掉派批评家克雷姆*作序。英国“垮掉文学”有亚历山大·特罗克齐的《该隐的书》。石原慎太郎*的《太阳的季节》*则是日本“垮掉的一代”文学代表作。
第二次大战后,美国当时对外仍推行战争政策,对内实行所谓的“麦卡锡主义”,疯狂地迫害美国进步势力。这种对内和对外政策,给美国社会带来了精神危机。于是产生一种虚无主义和纵欲主义的思潮。“垮掉的一代”文学正是美国社会战后精神危机的产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