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浦漫汀
【作家简介】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是近代印度伟大的诗人和作家,近代印度文学的光辉代表。他的创作为印度现实主义文学开创了道路,产生了全世界的影响。
泰戈尔出身于一个开明的地主资产阶级家庭,少年时代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泰戈尔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他早期创作最有代表性的是他的早期故事诗和早期短篇小说。他的早期短篇小说比较多方面地反映了殖民主义统治下印度的社会生活,接触了当时出现的一些重大社会问题,特别是反映了封建压迫下妇女的悲惨命运(如《摩诃摩耶》〔1892〕、《弃绝》〔1892〕、《献祭》〔1898〕等)。
1905年,印度掀起第一次民族解放运动高潮。这期间,泰戈尔积极参加了群众斗争,并先后发表了《小沙子》(1903)、《沉船》(1906)、《戈拉》(1910)等一系列优秀长篇小说。《沉船》以情节生动曲折、结构巧妙著称。它通过大学生罗梅西形象的塑造,既批判了封建包办婚姻制度,寄托了自己“爱与和谐”的人生理想,又揭示了20世纪初期印度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身上存在的软弱性和反封建的不彻底性。《戈拉》是泰戈尔的长篇代表作。这部小说以主人公戈拉的思想性格发展为中心线索,歌颂了青年男女的爱国主义精神,揭露了殖民主义者的残暴和罪恶,号召广大印度人民团结起来,为祖国的解放事业而斗争。他的几部长篇小说都闪烁着现实主义的光辉。然而泰戈尔作为资产阶级作家,他的思想是很复杂的。因此在民族解放运动转入低潮以后,他思想上的矛盾在创作上就暴露出来了。这在此时发表的《吉檀迦利》(1912)、《新月集》(1913)、《园丁集》(1913)等抒情诗集中都有不同的表现。
20世纪20年代前后,印度掀起了第二次民族解放运动高潮。泰戈尔在国内外大好革命形势的影响下,思想上发生巨大的变化,于是又积极投身于现实斗争中去。因此,他后期创作突出了反帝斗争、民族解放运动和劳动人民历史地位的主题。此时,泰戈尔已深深感到自己与劳动人民之间的差距,他在《生辰集》(1941)第10首诗中充分表达了渴望同劳动人民接近、为劳动人民歌唱的迫切愿望。这首诗可认为是泰戈尔一生创作的总结,反映了诗人晚年创作思想的飞跃。
《摩诃摩耶》,唐季雍译,选自《泰戈尔作品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出版。
【内容提要】摩诃摩耶和罗耆波在河边的一所破庙里相见了。
罗耆波一向就有点儿怕摩诃摩耶,现在,她的目光使他完全心慌意乱了。他原来想好的要对她说一大篇话的计划只好放弃了。然而他总得马上说出为什么要约她来这儿啊,于是他匆匆忙忙地说道:“我说,我们离开这儿,去结婚吧。”多可笑,这傻瓜!他约了摩诃摩耶中午到河边这座破庙里来,却只能对她说“我们结婚吧”。
摩诃摩耶是名门之女,今年24岁,正当青春美貌的年华。她是一个孤儿,由她的哥哥帕凡尼查兰·查托巴迪雅照管。罗耆波是跟着这儿丝厂的菩罗先生从远处来的。他的父亲曾为这位先生工作;他死后,菩罗就担负起抚养这个孤儿的责任,带他到巴曼哈第厂来。
罗耆波长到16岁、17岁、18岁,甚至19岁了;然而,尽管他姑母不断催促,他依然拒绝结婚。摩诃摩耶呢,除非她有一份丰厚的嫁妆,否则就得不到一个门当户对的人作她的新郎。
爱神的影响在不同的人身上有着不同的表现。罗耆波在他的鼓舞之下一直在寻找机会吐露自己的心曲。摩诃摩耶却从不给他这样一个机会。今天,他郑重地千恳万求,她才应允到这座破庙里来。但她很久未作答复,好像她从来没有想到过罗耆波会向她求婚。
过了一会,他回过头来向摩诃摩耶又投出恳求的眼光。她摇了摇头,回答说:“不,不可能。”罗耆波深知,摩诃摩耶家多少代以来就以名门望族的血统自豪——她怎么能同意下嫁给罗耆波这样一个家世低微的婆罗门呢?
罗耆波了解她的心意,赶紧说:“我明天就离开这里。”最初她想对这个消息表示毫不在乎;可是她做不到。她想离开,她的脚不肯动。她转身刚要走,罗耆波猛然一惊,低声说:“你哥哥来了!”
她往外一看,看见她哥哥朝着神庙走来,知道他已经发觉他们的密约了。
摩诃摩耶看着罗耆波泰然自若地说:“好吧,罗耆波,我会到你家去的。你等着我吧。”
当天夜里,帕凡尼查兰给了摩诃摩耶一件深红色的绸纱丽,要她马上披上。接着他说:“跟我走。”于是兄妹二人走到离家不远的河边的火葬场。那儿有一间小屋,小屋里正躺着一个老婆罗门,在那里等待着死神降临。祭司急忙收拾好举行婚礼要用的东西。在喃喃地念诵经文的声音和垂死的人的呻吟声中,他们为摩诃摩耶举行了婚礼。
婚后第二天她就成了寡妇。她并不为此过于悲伤。罗耆波反而有点儿高兴。然而高兴的心情并没有维持多久。第二个可怕的打击完全把他打垮了;他听说那天火葬场要举行一场隆重的典礼,摩诃摩耶要和她丈夫的尸体一起火葬。
最初他想报告他的东家,求他阻止这残酷的殉葬。可是他随即记起了,就在这一天,东家已经离职到梭那普尔去了。
黄昏时分,正当罗耆波要疯狂地冲出去自杀或者干些别的可怕的事情的时候,忽然间雷电交加,大雨倾盆。暴风雨几乎把他的屋子震塌了。就在这样一个时候,外面有人猛力推门。罗耆波忙把门打开。一个女人进来了,她裹着湿透了的衣裳,一幅长长的面纱遮住了整个脸庞。罗耆波一眼就认出是摩诃摩耶。她说,我答应要来你家。我守信,我来了。可是“你如果发誓永不拉开我的面纱,永不看我的脸,我就会在你家住下来。”罗耆波立刻回答:“在这儿住下吧,你爱怎么样都行。如果你离开我,我就会死了。”
原来摩诃摩耶被绑住手脚搁在火葬堆上,在指定的时刻点上了火。火焰窜上来的时候,正好起了狂风下起暴雨。大雨顷刻之间便把火葬堆扑灭了。她忍受着烧伤的剧痛,一声不哼地坐起来解开脚上的绳索。然后半裸着身子从火葬堆上站了起来,先走回家去。她点亮了灯,换上一件新衣,对着镜子看一下自己的脸。然后她取出一幅长长的面纱遮住了脸,走到邻近的罗耆波家。
这两个没有伴侣的孤独的人便这样在一起过了很久。
一夜,正是新月出现后的第十天,是雨季以来第一次云开月朗。静寂的月夜像是坐守在入睡的世界旁边。那一夜,罗耆波像一个梦游人似的走进了摩诃摩耶的卧室。她已经睡了。
他站在她旁边俯身看着她。月光恰好照在她脸上。可是,多可怕啊!昔日熟悉的美丽脸庞哪里去了?
突然,摩诃摩耶惊醒了——她看见罗耆波站在自己面前。她立刻把面纱遮上,昂然起立,离开了床。罗耆波知道霹雷要响了。他伏在她脚前,抱住她的脚,喊道:“饶恕我!”
她没有回答一个字,她走出房间时头也不回一下。她再也没有回来。哪儿也找不到她的踪迹。她的沉默的怒火,在那毫不留情的永别的时刻,给罗耆波的余生烙上了一道长长的瘢痕。
1892年
【作品鉴赏】《摩诃摩耶》是泰戈尔200余篇短篇小说中最为成功的名作之一,也是泰戈尔早期的一篇重要代表作。创作于1892年,翌年发表于《萨塔纳》文学杂志。问世以来,陆续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内外都颇有影响。
这篇小说之所以广泛受到欢迎,是因为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包办婚姻制度及寡妇殉葬陋习的吃人本质,表现了同情被损害者,肯定恋爱自由、个性解放的进步思想与人道主义精神。
表面看来,作品似在讲述一个爱情故事,实则描写了在封建礼法下摩诃摩耶的悲惨的一生。这种描写既真实可信,又出笔不凡,它主要通过人物的性格塑造、情节的巧妙安排与景物的细腻描绘,突现主题、烘托气氛、强化传奇性,从而使作品具有折服人心、引发共震的艺术力量。
小说集中刻画的是年轻美丽的主人公摩诃摩耶。她性格倔强、沉静,感情纯美、丰富,而举止又十分端庄稳重。她与罗耆波自幼青梅竹马互相爱慕,但她在言行上又颇为检点。他约她中午于破庙相见时,她以庄重的目光表示了对他的责备,同时内心深处又进行着自我谴责。他求婚时,她曾一口回绝,但得知他即将远行,心中便立刻涌起激烈的矛盾:既意识到自己作为名门望族的后代与身世低微的罗耆波的结合是绝对得不到允许的,又不忍心因着自己的拒绝而造成他的终生痛苦。在两者之间,她终于选择了后者,叹息般地说出“好吧”两个字。可他哥哥出现后,面对这个残酷的封建卫道士,她却变“矛盾”、“叹息”为坚定、果敢,毅然拉住准备逃脱的罗耆波,泰然自若地说:“我会到你家去的,你等着我吧。”这不仅表现了她的沉着、对爱情的坚定,更袒露了她的强烈的反抗意识。她哥哥强迫她嫁给行将入木的老婆罗门时,“她没有一丝儿反抗的表示”,这正反映了她的明智。因为眼下大局已定,讲理、哭闹都无济于事。但在她特有的“沉静”背后却依然燃烧着更加猛烈的愤恨、抗争的怒火。正因为如此,火葬堆被雨浇灭时,她才勇于无视“从一而终”的戒律,“忍受着烧伤的剧痛”奔向罗耆波,说明自己虽被毁容但“心还是旧日的心”。罗耆波答应永不揭开她的面纱之后,她当机立断与他冒着狂风暴雨逃向远方。这都进一步表明她对他的爱恋、对美好生活的渴求和对封建专制的彻底抗议。发现罗耆波看了她的脸、发出惊叫之后,便绝然离他而去并使之不知所终。这种做法和她当初的“不希望一个男子”在自己“眼前终身做囚犯”的想法是一致的。否则,终年披着面纱也不是,把它摘掉也不是。前者会造成两人间越来越深的“遥远感”,后者只能让他永远为之揪心,而远远地分开永不相见,则会使心爱的人对她由绝望而逐渐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她的毅然而来,绝然而去,都是为了罗耆波,为了真诚的爱情。作者就是这样把摩诃摩耶这一敢于反抗、勇于独立的正走向觉醒的女性形象展现于读者面前。
罗耆波为人憨厚、忠诚,还较为怯懦。对摩诃摩耶,他“一向就有点儿怕”,但爱情给了他勇气、力量和决心。他敢于约她出来当面向她求婚;她虽被逼出嫁,他还是宁肯请假“甚至抛弃职业去讨饭,也要终身等待着她”;她挣脱了死亡线投向他的面前,他果然“放弃了家中所有的财物”,同她远离置他们于死地的这个罪恶的地方;到了异地,他恪守永不揭开她的面纱的诺言,长时期忍受着孤独与“隔离”之苦;摩诃摩耶出走,他并未从痛苦中解脱,而是带着深重的心灵上的“瘢痕”消磨着“余生”。可以说:他的苦与乐、得与失无不以摩诃摩耶为轴。在对爱情忠贞不渝这点上,他与摩诃摩耶是可以相媲美的,这是他们共有的高贵品质。但就是这样一对出生入死、赤诚相爱的情侣却终究被拆散,唯一的祸首就是现存制度及其派生的野蛮的陋习。小说正是通过描写他们的悲剧揭示主题及其意义的。
作品的情节既曲折跌宕,又富有悬念和传奇性。开篇所写的幽会的破庙,地处河边,人迹罕至,可摩诃摩耶的哥哥却突然赶到,使整个气氛顿时紧张起来。摩诃摩耶当哥哥的面公开说要罗耆波等着她,更加剧了气氛的紧张,哥哥一言未发只“看了他们一眼”转身离去。谁都猜不出他打了什么主意,留给人们的是主人公前途未卜的悬念。解决悬念过程中,情节波澜起伏,急剧发展:就在当夜,哥哥强迫摩诃摩耶与垂死的老婆罗门完婚。翌日,她就成了寡妇。悲痛中的情侣刚刚见到一线希望,惨无人道的哥哥又为妹妹安排了焚身殉夫的“隆重的葬礼”。在主人公即将丧身火海的紧要关头,出人意外的是狂风骤起,暴雨倾盆,摩诃摩耶得以从火葬堆中死里逃生。此刻,悲愤交加的罗耆波正要“疯狂地冲出去自杀或者干些别的可怕的事情”,万没料到摩诃摩耶竟来到他的身边……这一连串的戏剧性冲突,这一个个悲惨而多变的场面,都有力地展示了主人公无比凄惨又极不寻常的遭遇,尤其那偶然降临的滂沱大雨,不仅使主人公的命运出现了些许转折,也为情节由高潮而下降提供了契机,更为全篇平添了浪漫主义的传奇色彩。而这一切,不但符合印度当时的社会生活、自然条件的客观实际,又都使主题及其思想意义得到了充分表达和淋漓尽致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