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宋生贵
刘湛秋
你总是披着玫瑰色的霞光,或者顶着瓢泼的大雨,甚至是寒冽的雪花,来到我的门前,固执地敲着……
不,我不是你所希望的,我默默地望了你一眼,痛苦地关上了门。被海水抛弃的贝壳,宁愿躲在沙粒中,不幻想自由的浪花和广阔的蔚蓝。
但你,还是按时地、固执地敲着,敲着我的门,也敲着我的心。
并不是你对我偏爱,只是你愿把自己的种子,平等地赐与每一个人,不管他是否被不适时的雷电所击伤,或者在爱恋中变得颓唐。
今天,你只轻轻扣了一下,我马上打开了门。我觉得,在大自然的照耀下,我的眼睛也和别人的一样黑,一样亮,我终干在你固执的敲门声中认识了存在的我,也有自己的价值。
我把你请了进来,亲了亲你,露出一个直到生命终结都不会遗失的微笑。于是,你风一样地消逝了。
我又听见你在远方的敲门声……
“你”是谁?它牵系着全诗的灵魂而诗人却又始终未将其点破。这便需要破译了。“破译”是有弹性的,很可能在不同读者的心目中形成差异,而至多意性。而我们这里理解到的是,“你”是在诗人心灵世界中站立起来的人格化的特殊形象——人生自信。“人生自信”的内蕴也是丰富的,包括对生活的自信,对事业的自信,对前途的自信,对爱的自信,等等。
与诗人刘湛秋其它大量即景抒情的散文诗不同,《是你在敲门》显然是直接将笔触伸向心境的,写下的是对一种人生哲理和生命现象的把握。“你”具有突出的心理象征意味。不过,诗人这里将笔触伸向心境,并不是所谓的丢弃生活而转向“自我”,而恰恰是他拥抱生活,拥抱时代,经过深切体验后而对人生作出的诗意反思。它是一支特别的人生变奏曲。
作品为了呈现这“变奏”,于短小的篇幅之中,有人物,有场面,有情节,有动态,有“人物独白”,有丰富的“潜台词”,有曲折,有波澜,极似一个含蓄深沉的戏剧小品的格局。先是于抑遏中构成了“结”——冲突。“你”来到“我”的门前,“固执地敲着”,而“我默默地望了你一眼,痛苦地关上了门”。这是一种不能理解,不能感应沟通的难堪和不幸。原因在于“我”的人生受挫和处境不妙,而失去了接纳“你”的勇气:“被海水抛弃的贝壳,宁愿躲在沙粒中,不幻想自由浪花和广阔的蔚蓝。”贝壳曾忠实地置身于大海之中,但却遭受了海水的抛弃,冷落于沙滩,它受到了极大的创痛,于是熄灭了自信之烛,而自暴自弃,自我消磨。这里的寓意很深刻,它折射出的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现实,以及某种现实中的人生。以上是低沉的情绪,抑遏的笔调。
没有勇气并不等于即没有潜在的渴念;熄灭了自信之烛,并非等于不再有点燃的期待,要紧的是有真诚的呼唤和美好光焰的照耀。当“我”终于理解了“你”那固执的敲门,“并不是你对我偏爱,只是你愿把自己的种子,平等地赐与每一个人”时,便有了感应和接纳的可能。于是,“今天,你只轻轻扣了一下,我马上打开了门。”“结”于是解开了。这是真诚的力量,是善的魅力。“我”一旦得到这人生自信的召唤,便又重新感到生命的光彩和自身的价值。诗中写道:“我觉得,在大自然的照耀下,我的眼睛也和别人的一样黑,一样亮,我终于在你固执的敲门声中认识了存在的我,也有自己的价值。”这段话有点题旨的意味,道出了那“固执的敲门声”的意义——它是唤起人生自信的最动听的旋律。
诗人是在由衷地赞美真诚、向善、向上的美好品格。不过,这是一种深沉思索中的赞美。它的内涵超越具体描写对象,提升到了普遍的人生哲学和社会道理的层面。诗中以固执的敲门者“你”拟写人生自信,既取其形,而更取其神,是一个具有深刻象征意义的意象,它的不确指,使人想到那是随时会来到自己身旁的真诚朋友。同时,“你”在全诗中显示出了无处不在的灵动之美。我们在阅读中,总是禁不住在脑海里构想着“你”的神情,更被那固执的敲门声所激动,甚至直到掩卷细思时,那富有召唤力的声音还在耳边响,在脑际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