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桅人》鉴赏

作者: 张俊山

何为

密云欲雨的瞬间,这个人抱着双臂,仰首靠着桅杆,面向深不可测的,即将被黑暗吞噬的大海,像是期待着什么。

期待着什么呢?

桅杆耸立在暮色沉沉的天空中。一束落日光,在桅杆顶端倏忽一现,立即消遁。满天乌云,沉重如铁,暴风雨前的低气压,令人窒息。

然而有了风。海风如张开巨翼,行将呼啸起来。

一只海鸥,傲然穿梭于海天,上下翱翔,仿佛给运行者带来某种信息。

这个人沉默无语。惊喜与颤栗集于一身。纷繁的思绪随着潮水起伏。间或,放开视线,遥望水天混沌的远方。

铅灰色的天空压得更低了,同海上的万顷烟波连成一片。回想过去,一段弯弯曲曲的岁月,愿把记忆略加引伸,却让一道闪电划然劈成两截:往昔与如今。

凝神屏息间,他轻轻叹了一口气。

突然一声霹雷,响彻空旷的甲板。雷声隆隆,有如车轮铁轴的苦重辗转,在天边滚过,在心头滚过。

他悚然一震。

天穹像巨幅灰布。海鸥腾飞,白色翅膀画出银亮的弧线,闪耀着希望。它来了,可是它又去了。

依然没有雨,一点一滴都没有。

他感到脸上灼热。不耐于久久等待,想呼喊,想大声呼喊。随后他焦躁不安地频频环顾。

环顾什么?追踪那没有任何羁绊的海鸥吗?憧憬海鸥的自由风姿吗?

沉思片刻,于是低低吹起口哨。古昔的恋歌,点燃心灵的火焰,使他迷醉。

下舱里,一群少男少女唱起不成节拍的歌。可是很美丽很美丽。当人们歌唱生活的愿望,或是歌唱理想,歌唱生命的时候,没有不动听的韵律。

风之翼终于鼓起来。歌声随风飞旋。青春笑语浮泛于海上。浪涛颠簸着港湾里的海船。

哦,雨来了,雨来了!

第一滴雨,暴风雨的第一个音符。

倚桅人,热泪盈眶,交抱着的双臂仰天张开,发出一声欢呼。

《倚桅人》是写实的,它描绘了一幅动态的生活图景。然而,它又是心灵的吟唱,在如实描绘生活场景的笔墨里,步步入深地展现了“倚桅人”对暴风雨的期冀心情。“倚桅人”的形象,就是这种心态的象征。因此,《倚桅人》又是浪漫主义的、寓意深远的作品。

人,处在难以忍受的生活境遇里,总是期待一种变革的到来。因为只有变革,他才能摆脱现实的困窘,实现一种新的生活,那是更符合理想的生活。

作为一种生活的象征,“倚桅人”的现实处境是极度压抑的:

桅杆耸立在暮色沉沉的天空中。一束落日光,在桅杆顶端倏忽一现,立即消遁。满天乌云,沉重如铁,暴风雨前的低气压,令人窒息。

因此,他才“抱着双臂,仰首靠着桅杆,面向深不可测的,即将被黑暗吞噬的大海,像是期待着什么。”

他确实有所“期待”。他“期待”着一场暴风雨的到来。

作品就是以对“倚桅人”现实处境和心态的交织描绘来完成这幅动态的象征画幅的。这是环境(或曰“背景”)和主体形象(“倚桅人”)交迭呈现的画图。作为环境描写,有海风乍起,海鸥凌空翱翔,与“万顷烟波连成一片”的“铅灰色的天空”,以及那“有如车轮铁轴的苦重辗转”的“一声霹雷”。这些有关天气的自然物象的逐次展现,有力地烘托出暴风雨前的海洋氛围,已经形成一种意境氤氲于诗篇;而主体形象正是在这种氛围里一步步演进其心态:始而是“惊喜与颤栗集于一身。纷繁的思绪随着潮水起伏”;继而是回忆被“一道闪电”截断,“凝神屏息间,他轻轻叹了一口气”;再次是“不耐于久久等待,想呼喊,想大声呼喊。随后他焦躁不安地频频环顾”;最后是随着“暴风雨的第一个音符”的出现,他“热泪盈眶,交抱着的双臂仰天张开,发出一声欢呼。”绘形绘神的笔墨,把“倚桅人”在“期待”过程中心态的波动起伏描画得活灵活现。这样,整个画幅回荡着生命的律动,憧憬的脉息,给人以蓬勃向上的力感。“倚桅人”,不正是以他渴望暴风雨的强烈心态隐喻着一种社会心理么?作品写于抗战艰苦时期的一九四〇年,发表于被称作“孤岛”的上海一家报纸上,那么,它的现实战斗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