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为善士》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称为善士①

【原典】

曹州于令仪者②,市井人也,长厚不忤物③,晚年家颇丰富。一夕,盗入其家,诸子擒之,乃邻舍子也。令仪曰:“尔素寡过④,何苦而盗耶?”“迫于贫尔。”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资衣食。”如其欲与之。既去⑤,复呼之,盗大惧。语之曰:“尔贫甚,负十千以归,恐为逻者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愧,卒为良民。邻里称君为善士。君择子侄之秀者,起学室⑥,延名儒以掖之⑦。子伋,侄杰、效,继登进士第,为曹南令族⑧。

【注释】

①称为善士:此事出自宋人李元纲《厚德录》。②曹州:宋代州名,位于今山东境内。于令仪:人名,事不详。于,亦作“於”。③长厚不忤物:宽厚而不得罪人。④素:素来,一贯。寡过:少有过错。⑤既去:已经离开。⑥学室:犹言学堂。⑦掖:扶持,比喻教导。⑧令族:有名望的家族。

【译文】

曹州有一个叫于令仪的人,本是一个小生意人,他为人宽厚,从不损人利己,晚年家境颇为富裕。一天晚上有人到他家行盗。儿子们抓住了小偷,原来是邻居的儿子。于令仪对他说:“你平时从未做过坏事,为什么要做小偷呢?”那人回答说:“都是贫穷逼的。”问他想要什么,小偷回答说:“有一万钱就足以买食物及衣服了。”于令仪按照他要求的数目给了他。小偷刚一走,于令仪又叫他回来,盗贼很怕,以为他后悔了。于令仪对他说:“你十分贫穷,晚上却背着一万钱,恐怕巡逻的人会盘问你。”留到天亮才打发他走。盗贼十分惭愧,终于成为良民。邻里都称于令仪是好人。于令仪选择子侄中的优秀者,办了学校,请有名望的教书先生来执教。儿子伋,侄子杰、效,相继考中了进士。于家成了曹州南面一带的望族。

【延伸阅读】

管仲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换成现代的话,就是人首先要吃饱穿暖,只有衣食无忧,才能奢谈礼义廉耻。也就是现在通常所说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样的理论很多时候是成立的,但也不尽然。比如本故事中的沦为小偷的邻家子正好可以作为理论的注脚,而曹州小商人于令仪的行为则似乎是反例。因为生活的困顿,让“素寡过”的小儿失去了廉耻;因为他是生计所迫,才得到了于令仪的同情。但是贫穷不是人变坏的借口,换句话说,穷人也并非全无礼义廉耻。现实生活中,无论古今,情况似乎相反。淳朴厚道的老百姓随处可见,为富不仁的官富帅同样很多。孔子曾说“礼失求诸野”,意思是说,官方缺失的礼仪,很可能在民间保留着呢。于令仪就属于这类人。他从小本生意起家,通过自己勤勉的劳动,宽厚的为人,使得家庭日渐富裕。仓廪丰实之后,面对他人的困难,也能仗义疏财,予以救助。在于令仪的身上体现很多老百姓的美德,诸如诚实勤奋,乐善好施,细心谨慎等,这些美德很多不是他富裕之后才有的。或者正如孟子所说的,人的本性是善的,于令仪不过是很好地保持了自己的本性。等到自己富裕之后,财富使得他向善的本性进一步增强,他最后脱胎换骨,成功地跻身于官绅之列。于令仪应该是官方最为理想的宣教样本,这个样本讲述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变身的民间发家史。故事的结果很完美,一个行善的好人最后有了好报,正如《周易》所说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但是我们会担心,故事的后续:成为官绅的于老爷一家,还能如以前那样善良本分、乐善好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