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82】王蒙谈文化自信
(王蒙著,人民出版社,16.4万字,2017年11月第1版,55元)
△这本书,作者围绕“文化自信”的主题,探讨文化自信的时代意义与实践启示,探讨中华文化的历史命运:琢磨传统文化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关系;领会继承弘扬与转化发展的关系;研习孔孟文化与老庄文化,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华传统文化,永久的恒久性与时代性,精英性与大众性。还谈到中国文化本位与“一带一路”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等。
○广义地说,文化是人化,是人类的创造、经验、成果积累的总和,而非自然原生态。
○反省、革新与开放,正是传统文化生命力所在。五四运动激活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国文化面临“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钱钟书之名言:“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
○需要足够的定力和稳健:①登高望远、气度恢宏、不绝对化;②要有一种从容的心态与通透的历史观,成熟的科学地对待社会文化现象;③面对“盘子”越来越大越多样的思想文化格局,我们在传统与现代、大众与高端、民族与世界、教化与娱乐、主导与多样、经典与时尚、争鸣与共鸣、市场与理念的一系列关系上,要有更加全面与均衡的思路和工作;④我们关心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建设、文化形象与文化外交这些看得见的东西,同时我们须更多地关心文化精神、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这些才是文化的主导与内核。
○国家不幸诗家幸,在一个社会土崩瓦解之时常常会有一批影响巨大的文学人物出现。如鲁迅。
○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一就是一切”。
○改革开放证明了中华文化的适应能力、调整能力、自我更新的能力和把握我们步伐的能力。
○“人心可用、世道可兴、传统可取、开拓可新”。
○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古代的“中国梦”是什么?①敬天积善,古道热肠;②尊老宗贤,尚文执礼;③忠厚仁义,和谐太平;④重农重商,乐生进取。
○社会生产力发展了才有力量进行更多更好的文化建设。而全民的文化素质提高了,才有可能长期稳定地发展社会生产力。
○开放是生命力和信心的表现。开放本身就是一种民主精神、民主胸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允许乃至尊重不同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