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6】中国社会调查简史
(水延凯主编,江立华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57.6万字,2017年1月第1版,72元)
3篇(14章):[1]古代的社会调查;[2]近代的社会调查;[3]现代的社会调查。
这本书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筛选出了333项史料,从社会调查视角简介或评述了192位人物和197件作品,引用了427种文献里的848条引文,较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社会调查史的几个核心问题:第一次比较具体地界定了中国社会调查史的研究对象,第一次比较完整地建构了中国社会调查史的基本框架,第一次论述了中国古代社会调查的起源及其社会历史条件,第一次提出了社会调查史的两次重大变革和三个时代,第一次论证了西方近代社会调查方法何时、由何人、以何种方式“传入”中国的问题,第一次论述了社会调查的指导思想的两个层次,第一次概括了社会调查的本质及其社会作用,第一次揭示了社会调查的内容和方法变化发展的规律,因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社会调查不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舶来品。公元前2100年,华夏远祖就开始开展过大规模的山水调查。《禹贡》中关于山脉和河流的分布、源头、走向的记载,就是这一山水调查的成果,也是大禹治水取得成功的基础。
秦始皇“初令男子书年”,“使黔首自实田”。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全国户口、田亩调查出结果。
“中国”一词,应从地理、历史、行政区划3个视角来把握。
社会,就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是以人和人群共同体为活动主体,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各种要素、各种结构按照一定方式相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社会调查是人们为了一定目的,通过一定程序、运用一定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考察、了解和分析、研究,来掌握社会真实情况的一种自觉认识活动。
中国社会调查史的研究对象,是在中国版图内、在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对中国社会开展的一切调查研究活动。
社会调查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初期,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剩余农产品的出现,是产生社会调查的物质基础;阶级分化,国家出现,社会管理需要,是产生社会调查的直接动力;古文化的发展,文字和数字的发明应用,是产生社会调查的文化前提;社会职业化,脑力劳动者的出现,是产生社会调查的社会力量。
陈寿与《三国志》。范晔与《后汉书》。郦道元与《水经注》。贾思勰与《齐民要术》(齐名,是平民百姓;要术,是指谋生方法。)陆羽与《茶经》。
古代社会调查可分为5种类型:行政性社会调查、改革性社会调查、学术性社会调查、文艺性社会调查和应用性社会调查。实地观察法、口头访问法、文献调查法、试验调查法、思维加工法。
西方近代社会调查方法是随着英国海关管理制度和西方近代统计方法一起,于19世纪60年代传入中国的。
按照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分开进行分析。
广泛性、科学化、现代化、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