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国际史二十四讲

【4023】冷战国际史二十四讲

(沈志华主编,世界知识出版社,48.4万字,2018年8月第1版,68元)

△共3编:[1]冷战的起源和爆发(1945-1953);[2]冷战的扩展和延续(1954-1969);[3]冷战的转型和终结(1970-1991)。

〇核武器的存在既强化了“冷战”的格局,也促进了人们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思考和认识。

〇北约组织的建立,是继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之后,美国推行遏制苏联称霸世界战略计划的又一个重大突破。

〇战后斯大林对远东的战略考虑,就中国范围而言,大体分两个方面:首先,把外蒙古从中国的版图中分离出来,形成广阔的安全地带;其次,恢复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的势力范围,以确保苏联在太平洋的出海口和不冻港。为了实现这些利益诉求,苏联在对外政策选择上采取了与美国合作的方针,既承认蒋介石在中国的领袖地位并劝说中共服从国民政府的统一领导。

〇周恩来曾说过:“斯大林到抗美援朝时才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

〇中苏结盟及中国出兵朝鲜对亚洲的国际格局和形势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朝鲜战争期间及随后几年,美国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东南亚国家及台湾国民党政权分别签署了同盟条约,组建了对中国和社会主义阵营的新月形的包围圈,中国成为社会主义阵营在亚洲地区对抗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的先锋和主力。

〇“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万隆会议。

〇有“一千零一个复杂的因素”妨碍着危机解决。

〇古巴是加勒比海地区的一个岛国,北部距离美国佛里达半岛南端仅90英里。曾长期是西班牙的殖民地。

〇托马斯·杰斐逊的名言:“所有人生而平等,所有人都有生命、自由和幸福的权利”。

〇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

〇从严格意义上讲,1990年10月3日,实现重新统一的德国并不是东、西德的合并和统一的结果,而是短命的民主德国自我化解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