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99】理直气和:胡适的交游
(魏邦良著,人民出版社,18.4万字,2014年4月第1版,30元,恩恩怨怨——近现代文化名人交往丛书之一)
△胡适和其众多的朋友政治上有分歧,学术上有纷争,生活上也不免有龌龊,但他们的友谊却从未中断,根本原因在于他们都是伏尔泰的信徒:不同意你的观点,但却尊重你发出的声音。共4章:[1]政界“诤友”,与蒋介石、丁文江、陈光甫;[2]北大故旧,与蔡元培、周作人、梁漱溟、刘文典;[3]学界同仁,与陈寅恪、赵元任、高梦旦、胡先骕、郁达夫、钱钟书;[4]师生之间,与傅斯年、杨杏佛、顾颉刚、沈从文、姜贵。
〇在胡适心中,下列人物才能代表“中华民族的人格”:汉:张释之、汲黯;后汉:光武皇帝、邓禹、马援;三国:诸葛亮、曹操;晋:杜预、陶侃;唐:太宗、魏徵、杜甫、陆贽;宋:范仲淹、王安石、岳飞、文天祥;明:刘基、方孝孺、王守仁、张居正;清:顾炎武、颜元、曾国藩。
〇社稷之臣并不愚忠,而是审时度势,相机行事,能对社会局势作出准确的判断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关键时刻,能做到置君命而不顾。
〇无智、无能、无为,最明智的政治哲学。
〇胡适爱惜陶希圣这个人才,但批评时也毫不留情;陶希圣尊重胡适这个老师,但争辩时也寸步不让。激烈的争辩,没让他们疏远,反而让他们的关系愈益密切。
〇因为他们博学而自信,所以容得下不同的思想。
〇在就任演说中,蔡元培对学生提出三点忠告:一、抱定宗旨:即研究高深学问,不求升官发财;二、砥砺德行:束身自爱,力矫颓俗;三、敬爱师友: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互敬互爱。
〇胡适湿润、平和,常常满面春风;梁漱溟古板、认真,总是一脸严肃。
〇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〇古语说,国有利器,不可示人。胡适却反其道而为之,提倡”鸳鸯绣取凭君看,要把金针度与人”,毫无保留地将学问的“利器”授予爱徒。
(2018年1月30日下午阅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