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社会变革论纲

【3238】唐宋社会变革论纲

(林文勋著,人民出版社,29万字,2011年7月第1版,35元)

△对唐宋社会变革问题的研究,是关于中国古代“富民社会”研究的一项成果。共四篇:①总论——唐宋社会变革:一种经济史的解释;②商品经济与经济关系及阶级关系的变革;③商品经济与国家政策的调整及制度变革;④商品经济与思想价值观念的变革。

○强调“民”的演变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根基本主线,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变化,经历了从“部族社会”(上古三代)到“豪民社会”(汉唐)再到“富民社会”(唐宋至明清)并最终进入近代“市民社会”。

○人类社会有两种经济形式: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自然经济的历史比商品经济悠久,商品经济的前程则比自然经济远大”。

○土地产权制的变革,促进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促进了“富民”这一新兴的社会阶层的兴起,直接推动了土地的垦殖。

○司马迁说:“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

○“富民”又称“富室”、“富家”、“富户”、“富人”、“富姓”、“多赀之家”,某种情况下还可称“大姓”、“右族”、“望族”、“豪族”、“兼并之家”等。

“富民”是国家的基础,国家的统治必须依赖于富民。是国家赋税和财富的主要来源,是国家对乡村实施统治的重要力量。

○专卖制度,古称禁榷制度。禁,乃禁止之意;榷,意为独木桥。

○“义利之辨”:宋代的思想大解放。义利之辨张扬了人性,使人性得到较大程度解决;推动了社会价值取向的变化。

○所谓“保富论”,就是公开宣扬富人的重要性,并主张对富人予以保护。是一种充分体现时代特征的崭新经济思想。

○“富民社会”具有:流动性、市场化趋向、平民化趋向。

(2017年10月13日中午阅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