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颀解听又解赏 王翰醉卧在沙场

李颀解听又解赏 王翰醉卧在沙场

李颀在少林寺做过武僧,后来打群架伤了人破了产,一怒便去考了进士,当了公安局长,不久去职隐居,结交名士,诗传天下;不同于李颀的名声不彰,王翰凭借金曲《凉州词》一举成为流行偶像,还干过将天下文史划分九等的事,狂妄直逼杜审言。

在唐代诗人中,李颀的名声和他的成就最不相称。张若虚已经正名,李颀却似乎没有机会翻身。这一切可能和他的名字有关。“颀”字除了组词“颀长”,好像再也派不上用场,把它单独放在一个地方,即使是语文老师也看着陌生,不敢贸然相认。十几年前有个很有气质的女演员名叫段岫,岫字出自陶渊明的“云无心以出岫”,很好的一个名字。可是这个岫字现在已经非常生僻,离开了《归去来兮辞》可以认出来的人不多。当段岫还在艺校读书的时候,老师经常念错。久而久之,所有老师都不敢再向段岫提问,因为总是念错名字老师也觉得丢人。段岫后来昙花一现,她的名字不好认是重要原因。可见取名字非常关键,现在很多家长给孩子取名喜欢用生僻的字,以为这样与众不同,很可能适得其反,间接造成孩子的平庸。

名如其人,李颀是第一个大量写作长篇歌行并且留下不少名篇的人。唐代诗人一共有十几首优美的长诗传世,李颀出品几乎占了三分之一。

《唐才子传》说李颀是东川或赵郡人。东川如果是指剑南东川,那李颀就是李白的同乡,说不定还和李白是宗亲。李白比李颀小十一岁,晚十一年去世,两人性格诗风也接近,王昌龄和高适是他们共同的好友,但似乎两人并无太多交往,这说明他们很可能不是老乡。所以李颀更有可能是赵郡人,那又成了苏东坡的同乡,前面提到的苏东坡祖先苏味道就是赵郡人。

李颀和陈子昂一样戴着金手链出生,小时候因为调皮捣蛋,被家里送到河南登封住过一段时间,在少林寺做过武僧。李颀的好友高适笔下“千场纵博家仍富,几度报仇身不死”的邯郸少年,很可能就是以李颀为原型。不过李颀报仇杀人不死的主要原因不是他武艺高强,而是伤人后他能及时赔偿。有一天他决定痛改前非,因为他发现自己已经家徒四壁,只有一只小狗不离不弃。

李颀出身豪富的传说应该和实际相符。他是唐朝最好的音乐评论家,懂得欣赏一些很少见的西域音乐,一看就是从小打下的基础。当时大多数平民百姓接受的音乐教育,除了笛子和二胡就是鸟叫。

家财荡尽的李颀开始隐居颍阳读书,经过十年辛苦,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考取进士。不久之后做了新乡尉。

这天他和几个朋友正在酒楼喝酒闲聊。席间大家说起最近洛阳发生连环大案,十几位王公贵族的家里接连被盗。众人都觉得这伙强盗胆大包天,狂妄到极点。

这时一个捕头跑来报告,说有人正在和本地的几个黑道中人接触,试图脱手一些珠宝。

李颀酒兴正浓,不以为意。

“你带人盯着他们,把他们抓起来关进牢里,明天我再审问。”

那位捕头提醒他:“大人,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他们想出手的东西很可能来自洛阳。”

“不可能吧,现在风声这么紧。”

“我看过其中一件翡翠,极有可能来自大内。”

李颀的几个朋友也是江湖中人,顿时来了兴趣。

“这些人胆大妄为,他们在东京洛阳敢连续犯案,到了新乡顶风销赃也不是不可能。他们认为我们这种小地方谁也奈何不了他们。”

李颀只好随大流,喝完海碗里的酒起身工作。

“走,我们去看看。”

一行人上马来到靠近新乡北门的城隍庙。不料有个捕快不小心惊动了江洋大盗布置的暗哨,正在庙里交易的大盗得到同伙发出的信号,踢翻装扮成买家的捕头,飞身上了城隍庙屋顶。

李颀问捕头:“你们有没有通知守城门的驻军?”

“没有。”

“赶快派人上城楼。”

城隍庙的屋顶离北门城楼至少有两丈之遥,而且飞檐上翘无法助跑。捕头不相信有人能够飞越这么远的距离,所以一边召集人手一边摇头。

当他带领手下爬上城楼时,不可思议的一幕出现了。

三个强盗在光滑的琉璃瓦屋顶上倒立行走。他们看起来像是无头僵尸,在月光下显得特别诡异。

待捕头反应过来下令放箭时,他们已经飞落北门城楼。

这些大盗事先在城楼上布满铁蒺藜,捕快和赶来助阵的驻军纷纷中招。强盗们顺着绳索从容出逃。

他们一口气跑出三五里,这才在一个山岗上停下来休息。连同在城墙上接应的人在内,他们一共有四个人。

其中一个比较年轻的强盗说:“大哥,今天这些笨蛋要是预先在城楼上埋伏弓箭手,我们就插翅难逃了。”

“你们千万别小看公门中人。刚才已经有人想到要封锁城楼,只是慢了一步。”

“以后我们不能在城里交易了。”

“我也不想呀。可是谁敢在这荒山野岭和我们做买卖。”

有人咳嗽一声。

“谁?”强盗首领立刻警觉。

年轻强盗困惑不解。

“怎么啦?”

强盗首领没理他。

“请高人现身。如果这是前辈的地盘,我们愿意留下买路钱。”

其他几名强盗立刻抽出刀剑准备迎战。

大盗首领说:“你们把刀剑收起来。”

“为什么?”年轻强盗勤学好问。

“这位高人对我们的逃跑路线了如指掌,就说明他有备而来。他没有向官府通风报信,说明他并不想为难我们。”

“我们比他人多,完全可以跟他干。”

“他既然敢现身,就说明他完全有能力对付我们。再说,你怎么知道他的人比我们少?”大盗首领提高声音,“这位前辈高人,我们本来应该当面拜见。但是为了大家的安全,我们还是互不相识比较好。晚辈愿意留下部分金银珠宝,希望前辈放我们一条生路。”

躲在树后的正是李颀。他问:“你们是从洛阳来的?”

大盗首领说:“既然前辈知道我们的来历,那我们更要请前辈手下留情,否则我们只好以命相拼。”

李颀沉默。

大盗首领说:“前辈,我们可以走了吗?”

“你们走吧。洛阳王公贵族的珠宝无数,你们的性命只有一条。希望你们从此以后金盆洗手。”

大盗首领带着同伙面朝李颀的方向跪下磕头。年轻的那位不太情愿,被首领踢了一脚。

他们留下一个包袱,小心翼翼退走。

李颀继续在新乡待了一年多,然后借口不喜欢官场应酬辞去工作,此后再也没有上班,却一直在唐朝物价最贵的东京洛阳呼朋唤友,赌马泡妞。

李颀性格豪放,交游很广。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当时著名诗人王昌龄、高适、王维等都是他的好朋友,这几个哥们都不是一本正经的官员。王昌龄做过龙标尉,高适做过封丘尉。几个警察局局长混在一起,多半没干好事。他们性格豪放却又心慈手软,“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根本不适合做官,即使做了官也很难升迁。高适后来拜将封侯是因为在安史之乱中意外显示了自己的军事才能。

李颀有一首著名的送别诗《送陈章甫》,写的虽然是他的一个朋友,但却正是他自己的写照。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如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通常篇幅比较长的小说散文才能塑造人物形象,李颀却只需要寥寥数行。这可以说是李颀横行诗坛的独门兵器,李白、杜甫也未能掌握这门绝技。

因为对自己的国力过于自信,所以唐朝特别好战,这有点像今天的美利坚。就以历朝盛世中排名第一的唐太宗贞观年间为例,平均每年至少发生一场战争,分别和突厥、僚人、焉耆、党项、羌、敕勒薛延陀、高昌、高句丽开战。和高句丽的战争旷日持久,从太宗贞观十八年(644年)延续到高宗总章元年(668年)。

唐玄宗的开元天宝是另一个大唐盛世,战火同样不曾消停,平均两年至少发生一次战争。打击的敌人以吐蕃为主,契丹、小勃律和南诏也加入战团。平定安史之乱用了将近十年。而唐朝和南诏的战争,从天宝年间一直到唐朝末年,持续了一百多年。

战争习以为常,诗人身不由己,就连王维这个不穿袈裟的和尚,都曾经“使至塞上”,更何况王昌龄、李颀、高适这种性格比较豪放的人。这也是唐朝边塞诗繁荣的一个原因。

诗人一般都对战争持否定态度。这很容易理解,大凡诗人都生活在社会底层,亲眼看见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唐朝政府比较开明,反战也不会动辄被骂汉奸。

有的看官可能会说,除了陈子昂、王维、高适、岑参、李益、王建等人,大多数诗人并没有去过边关,所以他们的边塞诗都是纸上谈兵。这就是对边塞诗的狭隘理解了。边塞诗其实就是对外战争题材的诗,没有去过边关并不表示没有经历对外战争。其实唐朝在对外战争中很少占上风,三征南诏、四征高句丽、鏖战吐蕃大多以失败告终,损兵折将,突厥曾经兵临长安城下,安史叛军更是马踏长安洛阳。只是因为综合国力太强,唐朝才没有提前灭亡。

李颀的好朋友王昌龄、高适和王维都写过脍炙人口的边塞诗,他们都曾去过边疆。王昌龄甚至可能去过位于今天中亚吉尔吉斯斯坦的碎叶城,传说这里是诗仙李白出生的地方。李颀受他们影响,也以边塞诗见长。

古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轻车是指李广的堂弟轻车将军李蔡。唐代边塞诗为了骂得痛快,通常借用汉朝的人名地名指桑骂槐。这首诗很难得地兼顾战争双方,既写到战争给汉军将士带来的牺牲,也写到战争给游牧民族造成的苦难。“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讽刺汉唐两朝发动的战争多数都毫无意义,只能得到蒲桃之类可有可无的东西。

下面这首《古意》同样批评战争的旷日持久和毫无必要。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能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李颀擅长五、七言歌行,明清诗论家如胡应麟、沈德潜和方东树等都将其歌行与王维、高适、岑参相提并论。王世贞则对他的七律推崇备至。七言歌行是一种特别适合写边塞诗的诗体,像草原上的骏马一样奔放不羁。

李颀还有一个绝招,那就是他擅长写音乐诗。他在这方面的才能同样无与伦比。

琴歌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木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渌水》和《楚妃》是琴曲名。正是因为有李颀这样的知音,当时的几个音乐家才得以青史留名。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

旁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

枯桑老柏寒飕飗,九雏鸣凤乱啾啾。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

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觱篥(bì lì)又名“筚篥”,是一种和羌笛比较接近的乐器,声音悲凄。这个安万善虽然有个汉名,其实和安禄山一样是个胡人。那时候唐朝国力强盛影响深远,很多少数民族都有汉名,就像今天人们热衷取英文名。

李颀最著名的音乐诗是《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董大即董庭兰,当时著名的琴师。《胡笳弄》是根据胡笳乐谱改编的琴曲,所以董庭兰是弹琴而非吹奏胡笳。房给事是指著名宰相房琯,他曾任给事中,董庭兰后来做了他的门客。房琯经常召集朋友去他家听琴,为了能得到听琴的机会,很多人甚至通过董庭兰走后门。房琯在安史之乱中被罢相据说就是受董庭兰牵连。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沉沉飞雪白。

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

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

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川为净其波,鸟亦罢其鸣。

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

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长安城边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

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李颀把董庭兰的琴技说得神乎其神,连妖精也从深山跑来偷听。唐朝四大李姓诗人李白、李颀、李贺和李商隐都妙想天开,完全不受自然法则和社会制度局限。后来武侠小说里那些违反常识和无视地心引力的武功战法,很可能是受到他们的启发。

李颀的代表作还有一首七律《送魏万之京》,其实是老生常谈,远不如他的散体诗出色当行。他和本家李白一样,性格潇洒豪放,律诗不是不能写,终究不是他们擅长。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李颀经常往返洛阳和颍阳,他在两地都有家产,偶尔也去长安。他和王维、綦毋潜、崔颢以及洛阳尉刘晏等人交往频繁。王昌龄去江宁和高适去封丘经过洛阳,他都设宴款待并有诗相送。洛阳当时有很多退休高官,李颀应该和綦毋潜一样对官场还没死心,试图通过这些高官得到升迁,可是未能如愿。殷璠的《河岳英灵集》编成于天宝十二年(753年),李颀在此之前离开人间。

李颀写过这么多好诗却至今声名不彰,王翰正好相反,一首金曲就让他成为当时的流行偶像。

王翰是并州晋阳即今山西太原人。因为李渊、李世民父子是在太原起兵,所以唐朝建立后太原被当作“北京”。后来唐玄宗逃往成都,所以成都算是“南京”。王翰是个考试机器,中进士后又举直言极谏,后来还通过了超拔群类考试,难度直逼崔融的“应八科制举皆及第”。

王翰兼有李颀的豪爽和杜审言的狂妄。他在景云元年(710年)中进士,次年就干出了一件惊世骇俗的事。他把当时海内知名文士分为九等,公然在吏部东街张榜公布。这份名单立刻引起轰动,看热闹的人把吏部东街挤得无路可走,连卖臭豆腐的小贩都提前完成战略目标。王翰把自己和张说、北海太守李邕放在第一等。那些被他列为低等动物的文人义愤填膺,其中有些是当朝大臣。他们认为王翰涉嫌人身攻击,纷纷要求严惩王翰。当时宋璟为吏部尚书,他觉得王翰这么做无伤大雅。王翰的朋友有些是王公贵族,他们也帮王翰说话。这件事后来不了了之。王翰虽然没有受到惩罚,但是为了躲避舆论攻击,暂时回到故乡闲居。

王翰出自并州豪门,陈子昂和李颀相比之下只能算来自小康之家。他们可以买奔驰宝马,而王翰家里养着很多价值连城的汗血宝马。现在的山西煤老板嫁女请明星捧场是轰动全国的新闻,王翰家当时已有自己的歌舞团,春节联欢晚会可以在家族内部举行。

王翰赋闲期间因祸得福,张嘉贞和张说先后来到并州。张嘉贞不久之后拜相,是个很有才干的大臣。王翰性格豪爽出手大方,张嘉贞对王翰非常欣赏。王翰经常在宴席上痛饮狂歌,“发言立意,自比王侯。颐指侪类,人多嫉之”。张嘉贞毫不介意。他可能收下了王翰的一匹日行千里的骏马,当然装聋作哑。

张嘉贞离任后,张说接任并州长史。二张后来成为政敌,但张说同样礼遇王翰。张说比张嘉贞更有威望,他是李隆基打败太平公主的主将,早在唐玄宗开元初年就做过宰相。

张说在开元九年(721年)再次成为宰相,这次又是取代张嘉贞。王翰也开始时来运转。王翰应该是那种很难让人拒绝的朋友,性格豪爽风度翩翩,下馆子的时候抢着付账,随便送出一件礼物都能让官员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不然很难解释他能同时得到张嘉贞和张说这两个政敌的欣赏。

富可敌国、才气无双加上前途无量,王翰在当时的钻石王老五排行榜上无限风光,超过某些亲王。今天的所谓京城四少,和王翰相比都是小玩闹。

在张说再次拜相期间,王翰相继担任秘书省正字、通事舍人和驾部员外郎。他和张九龄、祖咏、贺知章等人都是张说宰相府的常客,当时他不过三十开外,但已经是举世公认的“朝端英秀,词场雄伯”。

张说罢相后,王翰失去靠山,那些受过他羞辱的朝官趁机扑上去群殴。王翰被贬为汝州长史,改仙州别驾。虽然官越做越小,但他到仙州后,还是“日聚英豪”,提笼架鸟,和祖咏等人恣意胡闹。于是又被贬为道州司马。长期的声色犬马已经使他的身体非常虚弱,偶感风寒未得到及时治疗,竟因此死在半道。

在李白到达长安之前,王翰就是当时的超级巨星。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一诗中说自己“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虽然是他自卖自夸,但间接说明王翰当时多么有名。杜甫说王翰想和他做邻居没有旁证,当时倒是确实有人觉得与王翰为邻三生有幸。

王翰诗如其人,可惜很多已经散佚。其传世之作最负盛名的就是《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诗中流露出作者的反战倾向,但是豪气纵横,看不出多少哀伤,这就是所谓的盛唐气象。明代诗坛领袖王世贞认为此诗可以作为唐朝七绝压卷之作,在他看来,这首诗比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更有资格代表唐人七绝。

王翰的诗大多歌咏沙场少年和玲珑美人,感慨人生短暂光阴荏苒,辞采华丽,音韵婉转。代表作除了《凉州词》,还有《饮马长城窟行》。

长安少年无远图,一生惟羡执金吾。

麒麟前殿拜天子,走马西击长城胡。

胡沙猎猎吹人面,汉虏相逢不相见。

遥闻鼙鼓动地来,传道单于夜犹战。

此时顾恩宁顾身,为君一行摧万人。

壮士挥戈回白日,单于溅血染朱轮。

归来饮马长城窟,长城道傍多白骨。

问之耆老何代人,云是秦王筑城卒。

黄昏塞北无人烟,鬼哭啾啾声沸天。

无罪见诛功不赏,孤魂流落此城边。

当昔秦王按剑起,诸侯膝行不敢视。

富国强兵二十年,筑怨兴徭九千里。

秦王筑城何太愚,天实亡秦非北胡。

一朝祸起萧墙内,渭水咸阳不复都。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年轻时候曾经说过“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执金吾位同九卿,是守卫京师尤其是皇城的北军最高统帅,相当于现代的中央警卫司令。“执金吾缇骑二百人,持戟五百二十人,舆服导从,光满道路,群僚之中,斯最壮矣。”因此长安少年和刘秀一样羡慕不已。

王翰是唐朝诗人中活得最洒脱的人。李白“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王翰“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还”。李白一心想求仙,王翰认为神仙不假外求,自己快活就是神仙,在人间已是癫,何苦要上青天。李白喜欢游览名山大川,王翰认为姿色是一道风景线,踏遍青山不如温柔同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