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谁似南山月
宋孝宗乾道八年,也就是1172年,陆游来到了南郑。一个秋天夜晚,在异常皎洁的月色里,陆游与同僚们登上南郑城内西北角的高兴亭。
此亭遥对长安城南的南山。长安,这座中原名城,此时已是敌人的西北军事重镇。长安城里的爱国人民,经常冒着生命危险,为宋军送来军事情报。有时还将洛阳的春笋和黄河的鲤鱼带过来,以表达他们不忘故国之恩。
在这与敌人近在咫尺的地方,面对着喝得酒酣耳热的幕府同僚们,和弹着琵琶,奏着羯鼓的红袖青衫的歌女们,陆游禁不住豪情万丈,即席挥毫,写下了《秋波媚》,原文如下: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这首《秋波媚》,情调特别昂扬,充分显示了词人的乐观主义精神。上阕从角声烽火写起,烽火指平安火,高台指高兴亭。开篇二句描绘西北前线的秋色与紧张的战斗气氛,哀怨的号角声与烽火的光焰交织在一起,渲染出一幅有声有色的边地前线的雄浑画面,为诗人登高酹酒提供了一个十分开阔的背景。
“悲歌”三句,诗人正面出场,通过两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展示出诗人热爱祖国而又无比乐观的襟怀。一是“悲歌击筑”,用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表示誓死夺取胜利的决心;二是“凭高酹酒”,这里不只是奠祭为国捐躯的将士,更重要的是预祝收复长安,获得全胜。“此兴悠哉”一句,无保留地抒发了这一壮志豪情,并引出下阕。
下阕从上阕的“凭高”和“此兴悠哉”过渡,全面表达了“高兴”的“兴”。作者把无情的自然物色的南山之月,赋予人的感情,并加倍地写成为谁也不及它的多情。多情就在于它和作者热爱祖国河山之情一脉相通,它为了让作者清楚地看到长安南山的面目,把层层云幕都推开了。
这南山的明月,道是无情却有情,诗人对此又怎能不喜出望外呢!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自然条件,诗人站在高兴亭上,放眼远望,把想象的射程,从南郑瞄向长安,目标是如此集中、清晰。诗人仿佛真的看到长安城外灞桥两岸的烟柳在迎风摇摆,长安城南的曲江,无数亭台楼馆都一齐敞开大门,正期待南宋军队早日胜利归来。
这首词以形象的笔墨和饱满的感情,描绘出上至“明月”“暮云”,下至“烟柳”“池馆”都在期待宋军收复失地、胜利归来的情景,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情调。词中大胆的想象、拟人化的手法增添了这首词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