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全集《出家凡夫贪利养喻》译文赏析

出家凡夫贪利养喻

【原文】

昔有国王,设于教法:诸有婆罗门等,在我国内,制抑[1]洗净。不洗净者,驱令策使种种苦役。有婆罗门空捉澡灌,诈言洗净。人为着水,即便泻弃,便作是言:“我不洗净,王自洗之。”为王意故,用避王役,妄言洗净,实不洗之。

出家凡夫,亦复如是。剃头染衣[2],内实毁禁,诈现持戒,望求利养,复避王役。外似沙门,内实虚欺,如捉空瓶,但有外相。

【注释】

[1] 制抑:制,束缚;抑,压。这里有“规定”的意思。

[2] 染衣:即僧衣,以木兰等色染之,故名染衣。古印度平民一般身着白衣。

【译文】

从前有一个国王,订立了一条教规:凡是居住在国内的婆罗门教徒,必须要洗净身体。如果不洗净,就会强制他做种种苦役。有一个婆罗门教徒,手里提着一个空的洗澡罐,谎说自己已经洗净了。别人往他的水罐里注水,他随即就把水倒掉,说:“我不用洗了,还是国王自己洗吧。”按着国王意图去办事,用来逃避国王的惩罚,就妄说洗净了,实际并没有洗。

出家的凡夫也是如此。剃了头发,穿上染色的法衣,而心里实际上却在毁坏禁戒,装出持戒的样子,既希望得到人们的供养,又可以逃避国王的惩罚。这种人外形看像是个出家人,内心却充满了虚假和欺骗。就像那个手提空澡罐的婆罗门一样,徒有外相而已。

【评析】

这则寓言中的婆罗门,实际并没有洗身,却妄说自己已经洗过了,他的行为已经违背了教规。他的内心世界原本虚伪狡诈,一开始就自欺欺人,装出一副信徒的面目来昭示天下,结果只能更加显露出他的卑劣无耻。他的行为还不如那些不是教徒的普通人。由此可知,人如果只注重外表是远远不够的,更应该加强内在的修养,只有做到外表和内在一致的人才是真正的君子。

故事征引

心灵美,才更有魅力

有一位女施主,家境非常富裕,不论其财富、地位、能力、权力、外表等,都没人能与她相比。但她却整天郁郁寡欢,身边连个可以谈心的朋友都没有。于是,她去找禅师,想向禅师请教如何才能使自己有魅力,从而讨得别人的喜欢。

禅师告诉她:“从现在开始,你只要随时随地和各种人合作,并保有佛一样的慈悲胸怀。多讲些禅话,听些禅音,做些禅事,用些禅心,你很快就能成为一个有魅力的人。”

女施主听后,连忙问:“禅话怎么讲呢?”

禅师说道:“禅话,就是说欢喜的话,说真实的话,说谦虚的话,说对别人有利的话。”

女施主又问:“那禅音怎么听呢?”

禅师道:“禅音就是化一切音声为微妙的音声,把辱骂的音声转为慈悲的音声,把毁谤的音声转为帮助的音声,哭声闹声、粗声丑声,你都不能介意,这就是禅音了。”

女施主又问:“禅事呢?应该怎么做?”

禅师对她说道:“禅事就是布施的事、慈善的事、服务的事、合乎佛法的事。”

女施主进一步问道:“那么请问禅心又是什么心呢?”

禅师说:“禅心就是你我一如的心、圣凡一致的心、包容一切的心、普利一切的心。”

女施主听了禅师的讲解,从此不再夸耀自己的财富,也不再自恃美丽。对身边的人谦恭有礼,对眷属更是体恤关怀。没过多久,就成为一位“最具魅力的施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