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女儿书》作品解读

第三部分 《致女儿书》

小马哥:

刚才我们给大家介绍的卡夫卡的《致父亲》,是父子关系的具体体现,那么下面我们要介绍的这本王朔的《致女儿书》,则是父女关系的具体体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王朔在女儿王咪六岁时离婚。后来王咪长大了,举行婚礼时,作为父亲,王朔竟然缺席,原因是自己“扛不住”,这种情感恐怕是没有女儿的父亲所不能体会的。父亲对于女儿的爱,和父亲对于儿子的爱,是不一样的,那是一份宠溺,一份恨不得上天为女儿摘星星摘月亮的宠爱。安子,接下来,我们就和大家聊一聊王朔的《致女儿书》吧。

安子:

好的,我家也是闺女,小马哥家也是女儿,所以相信小马哥对这本《致女儿书》也是感触颇深。

我刚开始看《致女儿书》的时候,翻开前面几页,没有太多感觉,还是王朔的语言风格,东拉西扯,说家常一般说说家族的由来,语言很诙谐,从北京猿人说到神农氏,从炎黄二帝说到王昭君去匈奴,从北方人说到南方人,和女儿谈天说地。然而到后来,就有点放不下了,因为王朔写出了真心话,写出了内心真实的愧疚,这种情感,让人为之动容。

注解:王朔,1958年出生于南京,中国内地作家、编剧。1978年,他开始创作,先后发表了《玩的就是心跳》《看上去很美》《动物凶猛》《无知者无畏》等中、长篇小说。出版有《王朔文集》《王朔自选集》等,后进入影视业,电视剧《海马歌舞厅》和《编辑部的故事》都获成功。

注解:《致女儿书》是王朔对女儿关于自己家庭、血缘、历史和个人情感的真实叙述。它原本是一个相当私密的文本,是当遗书写的,准备要有个万一可以给女儿一个交代。

他告诉女儿自己家是什么来历,爸爸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以及他内心深沉的歉疚和痛苦……在书中,他细致地告诉女儿什么是正确的世界观,拳拳的为父之情漫洇纸上。

小马哥:

父亲的愧疚?哦,安子,跟我们详细讲一讲这一点吧,为什么他会对女儿感到愧疚?

安子:

我还是读两段给大家听一听,听完大家就明白了。

前几天和你在网上聊天,你的一句话真有点伤我的心,你大概是无意的,随口一说,你说,做你女儿真倒霉。

我不是在这儿抱怨,你有权表达你的感受,我不能当一个你满意的父亲,至少可以当一个言论自由的父亲。

说伤心也请你原谅,毕竟被自己女儿这样说也不是什么光荣的事。

更锥心的是你说得对,我说爱你,其实最基本的都没做到——和你生活在一起。一个女儿对好父亲的要求其实很低,对吗,只要他能和自己住在一起,这一条没有,再说什么也只能称为虚伪了。

你妈说过,我错过了很多你成长中的时刻。过去我还不太能体会她这个话,现在这句话每天都在敲打我。你妈这话有两层含义:一是替你不平;二是责我不懂人生什么重要。也只有你妈,能一语道出咱们俩的不可分,一份缺失就是两个人不完整。

嘴里说最爱你,实际上从一开始就使你的人生像残月,这就是我,你讲“倒霉”也不为过。

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希望你的父亲不是我。我小时候这样想过,我那时想将来我要有孩子绝不让她这样想。

人家讲,当了父母才知道做父母的不容易,我是有了你才知道孩子的更不容易和无可选择。当年和爷爷吵架,说过没有一个孩子是自己要求出生的。想到你,越发感到这话的真实和分量。你是一面清澈的镜子,处处照出我的原形。

你还是婴儿的时候,只要一笑,就像太阳出来,屋里也为之一亮。那时喜欢捧着你的脸狂亲,因为想,大了就不能这么亲了。抱你的时候也想,怎么办,总有一天不能抱了。

最后一次离开你们,你妈妈一边哭一边喊你的名字,你不应声,悄悄坐在自己屋里哭,我进你屋你抬头看我一眼,你的个子已是大姑娘了,可那一眼里充满孩子的惊慌。

我没脸说我的感受,我还是走了,从那天起我就没勇气再说爱你,连对不起也张不开口,作为人,我被自己彻底否定了。

从你望着我的那眼起,我决定既剥夺自己笑的权利,也剥夺自己哭的权利。

小马哥:

听起来很辛酸啊,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的难处,每对父女都有属于他们的情感,王朔在《致女儿书》中进行了深刻的自我批判和反省,可见一个父亲对自己深爱却未能陪伴成长的女儿,是如何心怀愧疚。所以有人说,最好的教育是陪伴,无论多忙,无论多累,为人父者,还是应该抽出时间多陪陪孩子。只有这样,孩子的童年,才不会像一弯残月,缺少应有的爱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