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释义

本经阴符七术

题解

“本”是根本的意思,这里指人的内心。“本经”主要讨论精神修养,“阴符”则强调谋略的隐蔽性与变幻莫测。陶弘景题注:“阴符者,私志于内,物应于外,若合符契,故曰阴符。由本以经末,故曰本经。”尹桐阳曰:“经,常也,法也。本书有《中经》,此故云《本经》耳。《秦策》:‘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史记·苏秦列传》索隐云:‘《阴符》是太公兵法,谓阴谋之在其列。’”

《鬼谷子》前面十四篇(今存十二篇)主要讲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本经阴符七术》则主要讲养精蓄锐之道。《本经阴符七术》由七篇构成,前三篇说明如何充实意志,涵养精神;后四篇讨论如何将内在的精神运用于外,如何以内在的心神去处理外在的事物。

《中经》篇云:“《本经》纪事者,纪道数,其变要在《持枢》《中经》。”陶弘景注云:“此总言《本经》《持枢》《中经》之义。言《本经》纪事,但纪道数而已。至于权变之要乃在《持枢》《中经》也。”可见《本经阴符七术》与《中经》《持枢》在内容上是相关联的。

盛神

盛神法五龙[1]。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2]。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3],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宏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4]。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5]。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者,神乃为之使[6]。九窍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生受于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7]。

注释

[1]盛神法五龙:陶弘景注:“五龙,五行之龙也。龙则变化无穷,神则阴阳不测,故盛神之道法五龙也。”法,效法。五龙,即五行之龙,这里指木、火、金、水、土五行的神气。

[2]“盛神中有五气”五句:陶弘景注:“五气,五藏之气也。谓精、神、魂、魄、志也。神居四者之中,故为之长;心能含容,故为之舍;德能制御,故为之大。然则养神之所宜,归之于道也。”五气,指心、肝、脾、肺、肾五脏之气,表现为神、魂、魄、精、志。其中神气由心产生,是调节其他四气乃至人体的原动力。舍,居所。大,壮大。道,道家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与规律。

[3]一其纪:一是它的开端。纪,开端。

[4]谓之神灵:陶弘景注:“无名,天地之始,故曰道者天地之始也。道始所生者一,故曰一其纪也。言天道混成,阴阳陶铸,万物以之造化,天地以之生成,包容宏厚,莫见其形,至于化育之气,乃先天地而成,不可以状貌诘,不可以名字寻,妙万物而为言,是以谓之神灵也。”神灵,指产生天地与万物、包容弘厚、无形化气的“道”。

[5]“故道者”六句:陶弘景注:“神明禀道而生,故曰道者神明之源也。化端不一,则有时不化,故曰一其化端也。循理有成,谓之德五气各能循理,则成功可致,故曰德养五气也。一者,无为而自然者也。心能无为,其术自生。故曰心能得一,乃有其术也。”术,术数,道术。

[6]“术者”三句:陶弘景注:“心气合自然之道,乃能生术。术者,道之由舍,则神乃为之使。”心气之道,心气的活动规律,这里指心气按照规律活动的结果。

[7]“九窍十二舍者”六句:陶弘景注:“十二舍者,谓目见色、耳闻声、鼻嗅香、口知味、身觉触、意思事、根境互相停舍。舍有十二,故曰十二舍也。气候由之出入,故曰气之门户也。唯心之所操舍,故曰心之总摄也。凡此皆受之于天,不其素,故曰真人。真人者,体同于天。故曰与天为一也。”十二舍,人体中气的十二处止息之所,分别为心、肝、脾、肺、肾、胃、膀胱、大肠、小肠,胆、膻中、三焦。总摄,总领。真人,道家称存养本性的得道之人。

译文

要使精神旺盛充沛,就要效法五龙。旺盛的精神中包含着五脏的精气,精神是五脏精气的统帅,心是五脏精气的居所,只有道德才能使精神伟大,所以养神的方法归结为道。道,是天地的开始,一是万物的开端,万物皆由道来创造,天地皆由道来创生,道包容广大,无影无形,化为气,在天地产生之前就形成了,既看不见它的形,也不知它的名,称之为“神灵”。所以说,道是神明的根源,一是变化的开端。因此,人们只有用道德涵养五气,心里能守住一,才能掌握住道术。道术是根据道而采用的策略、方法,是心气按规律活动的结果,精神是道术的使者。人体九窍和十二个中气止息之处是气出入的门户,是心的总开关。直接从上天获得本性的人,叫作真人。真人与天地万物是合为一体的。

内修炼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之[1]。故人与一生,出于物化[2]。知类在窍,有所疑惑,通于心术,心无其术,必有不通[3]。其通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此谓之化[4]。化有五气者,志也、思也、神也、德也,神其一长也[5]。静和者养气,气得其和,四者不衰,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是谓神化[6]。归于身,谓之真人[7]。真人者,同天而合道,执一而养产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而行威势者也。士者通达之,神盛,乃能养志[8]。

注释

[1]“内修炼而知之”四句:陶弘景注:“内修练,谓假学而知者也。然圣人虽圣,犹假学而知;假学即非自然,故曰以类知之也。”以类知之,根据同类事物的品性来推理认识万事万物。这是战国时期常见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即类知法。《吕氏春秋·召类》有“类同相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故鼓宫而宫应,鼓角而角动,以龙致雨,以形逐影”之说。

[2]故人与一生,出于物化:陶弘景注:“言人相与生在天地之间,得其一耳。但既出之后,随物而化,故有不同也。”人、生,分别指人的肉体和生命。物化,化于物,即随着外物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3]“知类在窍”五句:陶弘景注:“窍,谓孔窍也。言知事类在于九窍,然九窍之所疑,必与术相通。若乃心无其术,术必不通也。”窍,九窍。心术,心对九窍的支配是通过气来交流的。

[4]“其通也”四句:陶弘景注:“心术能通,五气自养。然养五气者,务令神来归舍,神既来舍,自然随理而化也。”舍神,使精神得到归宿,保持镇定专一。

[5]“化有五气者”三句:陶弘景注:“言能化者,在于全五气;神其一长者,言能齐一志思而君长之。”一长,统一管理。

[6]“静和者养气”六句:陶弘景注:“神既一长故能静和而养气,气既养,德必和焉。四者谓志、思、神、德也。是四者能不衰,则四边威势,无有不为常存而舍之,则神道变化,自归于身。”四边威势,向四边发出威势。

[7]归于身,谓之真人:陶弘景注:“神化归身,可谓真人也。”

[8]“真人者”十句:陶弘景注:“一者,无为也。言真人养产万类,怀抱天心,施德养育,皆以无为为之。故曰执一而养产万类。至于志意思虑运行,威势莫非自然循理而动,故曰无为以包也。然通达此道,其唯善为士者乎!既能盛神,然后乃可养志也。”执一,坚守自然之道。

译文

通过专心学习磨炼而掌握道的人,就称作圣人。圣人是用类知法来掌握道的。所以人类的肉体与生命,都是源于天地的造化。人类通过九窍等外在感官来认识同类事物,如果感官不能直接感知,就需要借助心来思维,如果不能感知,那么就是心与九窍之间的气不通,就会思路堵塞,无法认识同类事物。如果思路畅通,五脏精气得到培养,这时要努力使精神保持镇定专一,这就叫作“化”。五脏精气达到了化的境界,便产生了志向、思想、精神、道德,精神是统一管理这四者的。宁静平和才能养气,五气融和合一,志向、思想、精神、道德四者才能永不衰败,向四方散发威势。什么事都可以办到,长存不散,这就叫作全身达到了神化的境界。归之于肉体,便成为真人。真人,是跟天道合一的,坚守自然之道来生产、养育万物,怀抱上天的心意,施行道德恩惠,以无为之道来指导思虑,通过这种途径来散发威势。游说之士通晓了这一点,就会精神旺盛充沛,就能培养志向。

养志

养志法灵龟[1]。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2]。有所欲,志存而思之[3]。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4]。故心气一,则欲不徨[5];欲不徨,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6]。理达则和通,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7]。故内以养志,外以知人。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职分明矣[8]。

注释

[1]养志法灵龟:陶弘景注:“志者察是非,龟能知吉凶,故曰养志法灵龟。”灵龟,古人认为乌龟是一种长寿而有灵性的动物。乌龟为了自我保护,总是将头、四肢和尾巴缩在龟壳里。培养志气就像乌龟自我保护一样,将四散的心气收起来,所以叫“养志法灵龟”。

[2]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陶弘景注:“言以心气不达,故须养志以求通也。”气,指人体的活动机能。思,思绪,思路。

[3]思:思慕,想念。

[4]“欲多则心散”三句:陶弘景注:“此明纵欲者,不能养气志,故所思不达者也。”

[5]徨:心神不安。

[6]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陶弘景注:“此明寡欲者,能养其志,故思理达矣。”思理达,思维的理路畅达。

[7]理达则和通,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陶弘景注:“和通则莫不调畅,故乱气自消。”和,和气。这里指心气平和地运行。乱气,指心气被堵塞之后而乱行之气。

[8]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职分明矣:陶弘景注:“心通则一身泰,职明则天下平。”职分,职责分明。

译文

培养志气的办法是效法灵龟。培养志气,是因为心气所产生的思绪不畅达。人一旦有了某种欲望,就会在心中想着去满足欲望,志气就会受到欲望的驱使。欲望多了,心神就会涣散;心神涣散,志气就会衰弱;志气衰弱,思路就无法畅达。因此,心神专一,欲望就不会扰乱心神;欲望不会扰乱心神,志气就不会衰弱;志气不衰弱,思路就会畅达;思路畅达,就能心气和顺;心气和顺,就没有乱气郁积于心中。所以,对内要培养志气,对外要了解明察各种人。培养志气能做到心气畅通,了解他人就能做到人尽其用。

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其养气志,知人气盛衰,而养其志气,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1]。志不养,则心气不固[2];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3];应对不猛,则志失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4]。神丧则仿佛,仿佛则参会不一[5]。养志之始,务在安己。己安则志意实坚,志意实坚则威势不分,神明常固守,乃能分之[6]。

注释

[1]“将欲用之于人”六句:陶弘景注:“将欲用之于人,谓之养志之术用人也。养志则气盛,不养则气衰。盛衰既形,则其所安所能可知矣。然则善于养志者,其唯寡欲乎。”养其志气,通过培养志气之法替对方培养气和志。所安,对方心思所在的地方,即兴趣、爱好。所能,对方能干的事情,即能力、才干。

[2]固:稳固,坚定。

[3]应对:应付,对答。猛:急骤。这里指反应迅捷灵敏。

[4]“应对不猛”四句:陶弘景注:“此明丧神始于志不养也。”

[5]神丧则仿佛,仿佛则参会不一:陶弘景注:“仿佛,不精明之貌;参会,谓志、心、神三者之交会也。神不精明则多违错,故参会不得其一也。”仿佛,心意彷徨,精神恍惚。参会不一,指意志、心气、精神三者不能相互沟通协调配合。

[6]“养志之始”六句:陶弘景注:“安者谓寡欲而心安也。威势既不分散,神明常来固守。如此则威积而势震物也。上‘分’,谓散亡也,下‘分’,谓我有其威,而能动彼,故曰:乃能分之也。”神明,人的精神。

译文

如果要把培养志气之法用于人,就一定先要考察他是如何培养志气的。了解别人志气的盛衰状况,就可以培养他的志气;观察别人的兴趣爱好,就可以了解他的才能。如果不培养志气,心气就不稳固;心气不稳固,思路就不畅达;思路不畅达,意志就不充实;意志不充实,应对就不迅捷灵敏;应对不迅捷灵敏,就是丧失志向和心气衰弱的表现;丧失志向和心气衰弱,说明他丧失了神智;人一旦丧失了神智,精神就会陷入恍惚的状态;精神一旦陷入恍惚状态,那么意志、心气、精神三者就不会协调一致。所以培养志气的首要前提是使自己镇定下来。只有自己镇定了,志向意愿才会充实坚定;志向意愿充实坚定,威势就会凝聚不散,人的精神就常常固守在体内,这样才能使对手的威势分散。

实意

实意法螣蛇[1]。实意者,气之虑也[2]。心欲安静,虑欲深远。心安静则神策生,虑深远则计谋成。神策生则志不可乱,计谋成则功不可间[3]。意虑定则心遂安,心遂安则所行不错,神自得矣,得则凝[4]。识气寄,奸邪而倚之,诈谋而惑之,言无由心矣[5]。故信心术,守真一而不化,待人意虑之交会,听之候之也[6]。

注释

[1]实意法螣蛇:这里的“意”和“志”对应,是“志”所表现出来的意图。陶弘景注:“意有委曲,蛇能屈伸,故实意者,法螣蛇也。”实意,使思想充实镇定。螣蛇,传说中一种能飞的神蛇。

[2]实意者,气之虑也:陶弘景注:“意实则气平,气平则虑审。故曰:实意者气之虑也。”虑,思虑,与“气”对应,受心气主宰。

[3]“心欲安静”六句:陶弘景注:“智不可乱,故能成其计谋;功不可间,故能宁其邦国。”

[4]“意虑定则心遂安”四句:陶弘景注:“心安则无为而顺理,不思而玄览。故心之所行不错,神自得之。得则无不成矣。凝者,成也。”遂,顺畅。凝,精力集中。

[5]“识气寄”四句:陶弘景注:“寄谓客寄。言识气非真,但客寄耳。故奸邪得而倚之,诈谋得而惑之,如此则言皆胸臆,无复由心矣。”识气寄,思想活动不安定而游离在外。言无由心,言不由衷。

[6]“故信心术”四句:陶弘景注:“言心术诚明而不亏,真一守固而不化,然后待人接物,彼必输诚尽意,智者虑能,明者献策,上下同心,故能谋虑交会也。用天下之耳听,故物候可知矣。”信心术,使心术真诚。真一,专一之道。

译文

要使思想充实,必须效法螣蛇。思想充实,就是充分调动心的思虑,也就是充分提高思维能力。心要求安静,思虑要求深远。心一安静,神奇的策略就产生了;思考一深远,谋划事情就能成熟。神奇的策略产生了,志向就不会被扰乱;谋划成熟,事业的成功便没有阻隔。思想坚定,心便安定了;心里安定,行动就不会出差错。精神满足,就会专一集中。如果思想活动不安定而游离在外,奸邪之徒便可凭借这种状况做坏事,自己就可能被欺诈阴谋迷惑,说出来的话就不会经过心的仔细思考,言不由衷。所以,要使心术真诚,必须坚守专一之道而不改变,静静地等待意志和思虑的交会,听候期待这一时机的到来。

计谋者,存亡之枢机。虑不会,则听不审矣,候之不得。计谋失矣,则意无所信,虚而无实[1]。故计谋之虑,务在实意,实意必从心术始[2]。无为而求安静五脏,和通六腑[3],精神魂魄固守不动,乃能内视、反听、定志[4]。虑之太虚[5],待神往来[6]。以观天地开辟,知万物所造化,见阴阳之终始,原人事之政理[7],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窥牖而见天道,不见而命,不行而至[8]。是谓道知,以通神明,应于无方,而神宿矣[9]。

注释

[1]“虑不会”六句:陶弘景注:“虑不合物,则听者不为己听,故听不审矣。听既不审,候岂得哉!乖候而谋,非失而何,计既失矣,意何所信,唯有虚伪,无复诚实也。”虑不会,“虑”与“意”不交会。审,周详。

[2]“故计谋之虑”三句:陶弘景注:“实意则计谋得,故曰务在实意;实意由于心安,故曰必在心术始也。”

[3]和通:和气通畅。六腑:指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

[4]内视:不是用眼去看,而是用心去看。反听:不是用耳去听,而是用心去听。

[5]太虚:思虑达到毫无杂念的空明境界。

[6]待神往来:陶弘景注:“言欲求安心之道,必寂澹无为。如此则五脏安静,六腑和通,精神魂魄各守所司,澹然不动则可以内视无形,反听无声,志虑宅太虚,至神明千万往来归于己也。”

[7]政理:为政的道理,即治国的原理。

[8]不行而至:陶弘景注:“唯神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能知于不知,见于不见,岂待出户窥牖,然后知见哉!同于不见而命,不行而至也。”

[9]“是谓道知”四句:陶弘景注:“道,无思也,无为也。然则道知者,岂用知而知哉!以其无知,故能通神明,应于无方而神来舍矣。宿犹舍也。”道知,无为而知。

译文

计谋是国家存亡的关键。如果思虑不与意志交会,所听到的事就不周详,即使等候,时机也不会到来,计谋也就失去了作用,那么意志也就无所依赖,计谋也就成了虚而不实的东西。所以在计谋的开始,务必要做到实意,实意也必须从静心之术开始。静心之术就是:要自然无为,使得五脏和谐,六腑通畅,精、神、魂、魄都固守不动,才能做到用心去看,用心去听,最后安定心志。思虑达到毫无杂念的空明境界,精神就能自由往来。在这样的状态下,来看天地开辟,知悉万物产生和变化的规律,看阴阳的起始变化,探索人世间治国安邦的道理,做到足不出户就能知晓天下大势,不开窗户就能悟到自然之道,不等到事情发生就能准确预见并发布命令,不做事就能成功。这就是所谓的无为而知,它可以与神明交往,与无限的世界相应和,并能使神明长驻心中。

分威

分威法伏熊[1]。分威者,神之覆也[2]。故静意固志,神归其舍,则威覆盛矣[3]。威覆盛,则内实坚;内实坚,则莫当;莫当,则能以分人之威,而动其势,如其天[4]。以实取虚,以有取无,若以镒称铢[5]。

注释

[1]分威法伏熊:陶弘景注:“精虚动物谓之威,发近震远谓之分。熊之搏击,必先伏而后动。故分威法伏熊也。”分威,散发威势。尹桐阳《鬼谷子新释》认为“分”即“奋”,分威即“奋己之威”。伏熊,趴在地上准备出击的熊。

[2]分威者,神之覆也:陶弘景注:“覆,犹衣被也。神明衣被,然后其威可分也。”

[3]“故静意固志”三句:陶弘景注:“言致神之道,必须静意固志,自归其舍,则神之威覆隆盛矣。舍者,志意之宅也。”神归其舍,指精神集中而不分散。

[4]“威覆盛”八句:陶弘景注:“外威既盛,则内志坚实,表里相符,谁敢当之。物不能当,则我之威分矣。威分势动,则物皆肃然,畏敬其人若天也。”莫当,没有什么能够抵挡。

[5]“以实取虚”三句:陶弘景注:“言威势既盛,人物肃然,是我实有而彼虚无,故能以我实取彼虚,以我有取彼无,其取之也,动必相应,犹称铢以成镒也。二十四铢为两,二十四两为镒也。”以镒称铢,用重的砝码称量轻物,比喻以重驭轻,轻而易得。镒、铢,古代两种重量单位。一镒为二十两,一说相当于二十四两,一两为二十四铢。

译文

散发威势,要效法趴在地上准备出击的熊。散发威势,就是要先积蓄威势,让神伏于其中。所以,只有使自己思想安静,志向坚定,精神集中,威势才能发挥盛大。威势要发挥盛大,就要凭借内部充实坚定;内部充实坚定,威势发出时就没有人能够抵挡;没有人能够抵挡,就能分散他人的威势,那动摇他人的威势就像天一样无不覆盖。这就是用坚实去对付虚弱,用有威势去对付无威势,就像用镒来称珠一样轻而易举。

故动者必随,唱者必和;挠其一指,观其馀次;动变见形,无能间者[1]。审于唱和,以间见间,动变明而威可分[2]。将欲动变,必先养志伏意以视间[3]。知其固实者,自养也;让己者,养人也。故神存兵亡,乃为之形势[4]。

注释

[1]“故动者必随”六句:陶弘景注:“言威分势震,靡物犹风,故能动必有随,唱必有和。但挠其指,以名呼之,则群物毕至,然徐徐以次观其馀,众循性安之,各令得所。于是风以动之,变以化之,犹泥之在钧,群器之形自见。如此,则天下乐推而不厌,谁能间之也。”挠,弯曲。

[2]“审于唱和”三句:陶弘景注:“言审识唱和之理,故能有间,必知我;既知间,故能见间,而既见间,即莫能间,故能明于动变而威可分也。”以间见间,用寻找间隙的方法去找对方的缺陷。

[3]将欲动变,必先养志伏意以视间:陶弘景注:“既能养志伏意,视知其间,则变动之术可成矣。”伏意,把意愿隐藏起来。视间,观察对方的间隙。

[4]“知其固实者”六句:陶弘景注:“谓自知志意固实者,此可以自养也;能行礼让于己者,乃可以养人也。如此则神存于内,兵亡于外,乃可为之形势也。”固实,使自己的思想意识坚定而充实。让己,把自己所拥有的给别人。

译文

所以只要行动,就会有人跟随;只要呐喊,就会有人附和;只要屈起一个指头,就能看到其他指头的变化;威势一发出,就可以使情况发生变化,就没有一个人能逃得掉。对唱和的状况进行周详考察,可以发现对方的任何间隙,明了活动变化的情况,威势就可以发挥出来。自己要活动变化,一定先要培养志向、隐蔽意图,从而观察对方的间隙,把握住时机。懂得使自己思想意识充实坚定的人,是懂得提高自我修养的人;懂得把自己所拥有的给予别人的人,是懂得以德服人的人。所以只要神存就可以达到威势自奋,武力自然就失去了作用,然后根据形势用神去驾驭对方。

散势

散势法鸷鸟[1]。散势者,神之使也[2]。用之,必循间而动[3]。威肃内盛,推间而行之,则势散[4]。夫散势者,心虚志溢[5]。意衰威失,精神不专,其言外而多变[6]。故观其志意为度数,乃以揣说图事,尽圆方,齐短长[7]。

注释

[1]散势法鸷鸟:陶弘景注:“势散而后物服,犹鸟击禽获,故散势法鸷鸟也。”散势,分散对方的威势。散,分散,使丧失。鸷鸟,凶猛而迅速出击的鸟,如鹰、隼之类。

[2]散势者,神之使也:陶弘景注:“势由神发,故势者神之使。”使,这里指“出”,派的意思。

[3]用之,必循间而动:陶弘景注:“无间则势不行,故用之必循间而动。”循间,寻找对方的间隙和漏洞。

[4]“威肃内盛”三句:陶弘景注:“言威势内盛行之,又因间而发,则其势自然而布散矣。”肃,内敛。这里指积聚。推间,寻找间隙,寻找机会。推,推算,排查。

[5]夫散势者,心虚志溢:陶弘景注:“心虚则物无不包,志溢则事无不决,所以能散其势。”

[6]“意衰威失”三句:陶弘景注:“志意衰微而失势,精神挫衄而不专,则言疏外而谲变也。”言外,对方的言辞会将内心的真实情况泄露于外。多变,意即如果他想故意用言辞掩饰内心的慌张,往往就会闪烁其词。

[7]“故观其志意为度数”四句:陶弘景注:“知其志意隆替,然后为之度数。度数既立,乃复揣而说之。其图其事也,必尽圆方之理,齐短长之用也。”揣说,揣摩游说。图事,谋划事情。尽圆方,针对“揣说”而言,即尽情使用圆转灵活或方正直率的游说方法。齐短长,针对“图事”而言,即灵活运用各种计谋。短长,纵横策略。

译文

分散对方的威势,要效法鸷鸟一样凶猛而迅速出击。分散对方的威势,是自己的神发出的结果。要散发威势,一定要寻找到对方的间隙然后采取行动。经过内心的蓄积,自己的威势在内心积聚已经很盛了,找到对方的间隙而发出,对方的威势势必就会散失。对方的威势一旦散失,他就会心虚,内在的志气也会溢出。志气溢出就会导致意志衰微,意志衰微就会失去威势,加上精神不专一,这样对方的言辞就会将内心的真实情况泄露于外,如果他想故意在言辞上掩饰,往往就会闪烁其词,词不达意。所以,要观察对方的思想意志和办事标准,就可以运用“揣摩之术”去游说他,并采取不同的政治权谋谋划各种事情,有时圆转灵活,有时方正直率。

无间则不散势,散势者,待间而动,动而势分矣[1]。故善思间者,必内精五气,外视虚实,动而不失分散之实[2]。动则随其志意,知其计谋[3]。势者,利害之决,权变之威;势败者,不以神肃察也[4]。

注释

[1]“无间则不散势”四句:陶弘景注:“散不得间,则势不行。故散势者,待间而动,动而得间,势自分矣。”

[2]“故善思间者”四句:陶弘景注:“五气内精,然后可以外察虚实之理。不失则间必可知,其有间,故能不失分散之实也。”思间,意义跟“推间”相近。精五气,修炼五脏精气。动,行动。实,实效。

[3]动则随其志意,知其计谋:陶弘景注:“计谋者,志意之所成。故随其志意,必知其计谋也。”

[4]“势者”五句:陶弘景注:“神不肃察,所以势败也。”权变,灵活运用权术。败,衰败。

译文

如果没有间隙可用,就不能分散对方的威势,散势,必须要等到有间隙可钻的时候才能行动,一旦行动,对方的威势必然崩溃。所以,那些善于发现间隙的人,一定是在内心修炼着五脏精气,在外探查对方的虚实,一旦行动就不会失去散发威势的实效,他的行动就能紧紧抓住对方的意志思想,及时了解对方的计谋。威势,是处理利害关系的决定因素,也是灵活运用权术的威慑力量;威势衰败,往往是因为不能够集中精神去审察事物。

转圆

转圆法猛兽[1]。转圆者,无穷之计。无穷者,必有圣人之心,以原不测之智而通心术[2]。而神道混沌为一,以变论万类,说义无穷[3]。智略计谋,各有形容:或圆或方,或阴或阳,或吉或凶,事类不同[4]。故圣人怀此用,转圆而求其合[5]。故与造化者为始,动作无不包大道,以观神明之域[6]。

注释

[1]转圆法猛兽:陶弘景注:“言圣智之不穷,若转圆之无止。转圆之无止,犹兽威无尽,故转圆法猛兽也。”转圆,转动圆珠,指计谋像圆珠一样运转自如,能够应付各种复杂的情况。

[2]“无穷者”三句:陶弘景注:“圣心若镜,物感斯应。故不测之智可原,心术之要可通也。”不测,无法测量。

[3]“而神道混沌为一”三句:陶弘景注:“既以圣心原不测,通心术,故虽神道混沌如物,杳冥而能论其万类之变,说无穷之义也。”神道,神妙莫测的自然之道。变,通“辩”。说义无穷,所说的道理无穷无尽。

[4]“智略计谋”六句:陶弘景注:“事至,然后谋兴;谋兴,然后事济。事无常准,故形容不同。圆者运而无穷,方者止而有分。阴则潜谋未兆,阳则功用斯彰。吉则福至,凶则祸来。凡此事皆反覆,故曰事类不同也。”形容,形态。事类不同,因为事物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计谋。

[5]故圣人怀此用,转圆而求其合:陶弘景注:“此谓所谋‘圆方’以下六事,既有不同,或多乖谬。故圣人怀转圆之思,以求顺通合也。”怀此用,根据这种情况来运用计谋。求其合,寻求计谋与事物状况相吻合。

[6]“故与造化者为始”三句:陶弘景注:“圣人体道以为用。其动也,神其随也。天故与造化其初,动作先合大道之理,以稽神明之域。神道不违,然后发施号令也。”

译文

要把计谋运用得像圆珠那样转动自如,就要效法猛兽。所谓计谋要像圆珠那样运转自如,是指计谋没有穷尽。要没有穷尽的计谋,必须有圣人的胸怀,以施展深不可测的智慧,再使用深不可测的智慧来沟通心术。自然之道是神妙莫测的,处于一种混沌的统一状态。用变化的观点来讨论万事万物,所阐明的道理是无穷无尽的。不论是智慧韬略还是奇计良谋,都各有各的形式和内容:有的圆转灵活,有的方正直率;有的公开,有的隐秘;有的顺利,有的凶险,随着事物种类和情况的不同而不断变化。所以圣人根据这种情况来运用计谋,像转动圆珠一样,以求计谋与事物状况相吻合。所以从创造化育万事万物的人开始,各种活动和行为没有不与天道相合的,并且能看到别人无法看到的神明的境地。

天地无极,人事无穷,各以成其类,见其计谋,必知其吉凶成败之所终[1]。转圆者,或转而吉,或转而凶,圣人以道先知存亡,乃知转圆而从方[2]。圆者,所以合语[3];方者,所以错事[4]。转化者,所以观计谋[5];接物者,所以观进退之意[6]。皆见其会,乃为要结以接其说也[7]。

注释

[1]“天地无极”五句:陶弘景注:“天地则独长且久,故无极;人事则吉凶相生,故无穷。天地以日月不过陵谷,不迁为成人事,以长保元亨,考终厥命为成。故见其事之成否,则知其计谋之得失。知其计谋之得失,则吉凶成败之所终,皆可知也。”以,因。所终,结果。

[2]“转圆者”五句:陶弘景注:“言吉凶无常准,故取类转圆。然唯圣人坐忘遗鉴,体同乎道。故能先知存亡之所在,乃后转圆而从其方,弃凶而趋吉,方谓吉之所在也。”

[3]圆者,所以合语:陶弘景注:“圆者,通变不穷,故能合彼此之语。”合语,言语融洽,说话投机。

[4]方者,所以错事:陶弘景注:“方者,分位斯定,故可以错有为之事。”错事,处理事务,解决问题。错,同“措”。

[5]转化者,所以观计谋:陶弘景注:“转化者,改祸为福,故可观计谋之得失。”转化,因转动而变化。

[6]接物者,所以观进退之意:陶弘景注:“接物者,顺通人情,故可以观进退之意是非之事也。”

[7]皆见其会,乃为要结以接其说也:陶弘景注:“谓上四者,必见其会通之变,然后总其纲要以结之,则情伪之说,可接引而尽矣。”会,会聚,这里指各种问题的症结所在。要结,关键。接其说,迎合对方需要的游说。

译文

天地是广大无边的,人事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各自按照自然之道而形成类别,考察其中的计谋,就可以知道吉凶、成败的结果。计谋像圆珠一样运转变化,有的转化为吉,有的转化为凶。圣人凭借自然之道,能够预先了解事情的成败,因此能够灵活运转而确立某种方正的策略,抓住事情成败的关键。圆转灵活,是为了使彼此意见融洽;方正直率,是为了正确地处理事务。运转变化,是为了观察计谋的得失;接触外物,即与人交往,是为了观察别人进退的意图。只有看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抓住了事情的关键之处,才能去进行迎合对方需要的游说。

损兑

损兑法灵蓍[1]。损兑者,机危之决也[2]。事有适然,物有成败,机危之动,不可不察[3]。故圣人以无为待有德,言察辞合于事[4]。兑者知之也,损者行之也[5]。损之说之,物有不可者,圣人不为之辞[6]。故智者不以言失人之言,故辞不烦而心不虚,志不乱而意不邪[7]。

注释

[1]损兑法灵蓍:陶弘景注:“《老子》曰:‘塞其兑。’河上公曰:‘兑,目也。’《庄子》曰:‘心有眼。’然则兑者,谓以心眼察理也。损者,谓减损他虑,专以心察也。兑能知得失,蓍能知休咎,故损兑法灵蓍也。”损兑,指减少杂念,使思想专一。损,减少。兑,空穴。

[2]损兑者,机危之决也:陶弘景注:“几危之兆,动理之微,非心眼莫能察见,故曰损兑者,机危之决也。”机危,隐微难测的征兆。

[3]“事有适然”四句:陶弘景注:“适然者,有时而然也。物之成败,有时而然。机危之动,自微至着,若非情识远深,知机玄览,则不能知于未兆,察于未形,使风涛潜骇,危机密发,然后河海之量堙为穷流,一篑之积叠成山岳。不谋其始,虽悔何追,故曰不可不察。”适然,偶然。

[4]故圣人以无为待有德,言察辞合于事:陶弘景注:“夫圣人者,勤于求贤,密于任使,故端拱无为以待有德之士,士之至也,必敷奏以言,故曰言察辞也。又当明试以功,故曰合于事也。”德,通“得”。

[5]兑者知之也,损者行之也:陶弘景注:“用其心眼,故能知之;减损他虑,故能行之。”

[6]“损之说之”三句:陶弘景注:“言减损之,说及其所说之物,理有不可,圣人不生辞以论之也。”

[7]“故智者不以言失人之言”三句:陶弘景注:“智者听舆人之讼,采刍荛之言,虽复辩周万物不自说也,故不以己能言而弃人之言。既用众言,故辞当而不烦。还任众心,故心诚而不伪。心诚言当,志意岂复乱邪哉。”不以言失人之言,不因为自己的主张而排斥别人的主张。烦,烦琐。

译文

减少杂念以使心神专一,要效法灵验的蓍草。减少杂念、心神专一,是判断事物隐微征兆的方法。任何事情或事物在运行发展过程中都会有偶然状况发生,既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即使是隐微的变化,也不能不仔细观察。所以圣人处理事情,用顺应自然的原则来对待,根据对方的言辞与其所做的事之间是否相合来做出判断,对方有危险之处即会得知。心神专一,是为了了解事物;减少杂念,是为了坚决行动。行动了,解说了,外界还是不赞同,圣人不强加辞令进行辩解。所以,圣人不会因为自己的主张而排斥别人的主张,因而能够做到语言扼要而不烦琐,内心虚静而不乱想,志向坚定而不被扰乱,意念正当而不偏邪。

当其难易而后为之谋[1],因自然之道以为实[2]。圆者不行,方者不止,是谓大功[3]。益之损之,皆为之辞[4]。用分威散势之权,以见其兑威、其机危,乃为之决[5]。故善损兑者,譬若决水于千仞之堤,转圆石于万仞之磎[6]。而能行此者,形势不得不然也。

注释

[1]当其难易而后为之谋:陶弘景注:“夫事变而后谋生,改常而后计起。故必当其难易之际,然后为之计谋。”当,遇到。

[2]因自然之道以为实:陶弘景注:“失自然之道,则事废而功亏。故必因自然之道,以为用谋之实也。”实,这里指施行。

[3]“圆者不行”三句:陶弘景注:“夫谋之妙者,必能转祸为福,因败成功,沮彼而成我也。彼用圆者,谋令不行;彼用方者,谋令不止。然则圆行方止,理之常也。吾谋既发,彼不得守其常,岂非大功哉!”

[4]益之损之,皆为之辞:陶弘景注:“至于谋之损益,皆为生辞,以论其得失也。”益,增加。

[5]“用分威散势之权”三句:陶弘景注:“夫所以能分威散势者,心眼之由也。心眼既明,机危之威可知之矣。既知之,然后能决之也。”

[6]“故善损兑者”三句:陶弘景注:“言善损虑以专心眼者,见事审,得理明,意决而不疑,志雄而不滞。其犹决水转石,谁能当御哉。”仞,古代长度单位。在不同时期,对一仞的长度说法不一,如周代的仞为八尺,汉代的仞为七尺,东汉末年的仞为五尺六寸。

译文

面对困难或者容易的事,去想出种种对策,根据自然之道来决定施行。如果能够使对方圆转灵活的策略不能实现,使对方方正直率的计谋不能确立,那就叫“大功”。无论是增加还是减少,都是为了言辞能够合适地加以表达。要善于利用“分威”“散势”的权谋,发现对方的用心,了解隐微的征兆,然后进行决断。所以说,善于减少杂念而心神专一的人,就像决开千仞的大堤放水而下,水冲向万仞之深的溪谷中的石头能够让其旋转一样容易。水虽柔弱却能转动起大石头,是水的形势造成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