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之忍第五十三
勇之忍第五十三
暴虎冯河,圣门不许;临事而惧,夫子所与。
黝之与舍,二子养勇,不如孟子,其心不动。
故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儿有勇而无义,为盗。圣人格言,百世诏诰。噫,可不忍欤!
【译文】
《论语》载:孔子告诫子路说,不用武器而徒手去打老虎,不用船只而徒步涉水过河,我不赞成这种有勇无谋的做法。他还说,遇到事情一定要小心谨慎地思考,不要轻举妄动,这样才能够把事情做好。
北宫黝与孟施舍,二人都在培养自己的勇气,前者的目的在于与人相拼时取胜,后者的目的在于无所畏惧、保存自己,但他们二人这样培养勇气都带有片面性。他们哪里能比得上孟子的尽心知性呢?孟子能够做到道明德立,合乎礼义,自然无畏怯之心了。
所以孔子说,君子有勇却丧失道义,便会为非作乱;小人有勇却没有道义,便会沦为盗贼。圣人的名言警句,后世百代都应将之作为座右铭牢记于心。啊!人世间需要的是义理之勇,而非血气之勇。人们怎能不忍耐鲁莽之心而逞一时的无谋之勇呢?
【评析】
一个人有胆量、有勇气这是好事,但这不能说明你一定能够摆脱困境。古人不赞成有勇无谋的行为,而是赞成有勇有谋。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立足。
典例阐幽 有勇无谋,自寻死路
假如你和对手产生了冲突,论力量,你是鸡蛋,而对方是石头,你怎么办?是像头脑简单的拼命三郎那样以卵击石,白白地送命呢,还是避其锋芒,等自己也变成石头,变成比对方更大的石头再有所图谋呢?泰山压顶,先忍一下又何妨?折断了就永远断了,而弯一下腰还有挺起的机会。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有一位吏部科给事中,名叫王朴,曾因直谏,犯了龙颜而被罢官。不久,又被起用做御史,他马上评议当时的时政。在朝廷之上,多次与皇帝争辩是非,不肯屈服。一日,为一事与明太祖争辩得很厉害。太祖一时非常恼怒,命令杀了他。等临刑走到街上,太祖又把他召回来,问:“你改变自己的主意了吗?”王朴回答说:“陛下不认为我是无用之人,提拔我担任御史,奈何摧残污辱到这个地步?假如我没有罪,怎么能杀我?有罪何必又让我活下去?我今天只求速死!”朱元璋大怒,赶紧催促左右立即执行死刑。
不是说生性耿直不好,但王朴实在是太不开窍了,心中那种傲气犟劲一产生就消失不了,而且越来越旺,连皇帝给他机会都不要。这与他心高气傲、不懂处世策略有很大关系。尤其在一言九鼎的皇帝面前,以致毫无价值地送了自己的小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