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全集《第四章·止于至善》原文赏析与注解

止于至善

朱本称此章为“传之三章,释止于至善”。旧本“《诗》云邦畿千里”至“与国人交止于信”一段,在“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后。“《诗》云瞻彼淇澳”至“此以没世不忘也”一段,在“故君子必诚其意”后。这是引经传和孔子话说明“止于至善”。所谓“止于至善”,就是德化天下,以达到道德的至善境界。从物各有当止之处,到人当有当止之处,再到圣人当止之处,所有当止之处,都应是至善。具体说来,从三个方面指出相互责任关系:即君要仁,要有仁爱之心,而臣相对应的是敬,尊重和严肃;父亲的品德要求是慈,要有慈爱之心,而儿子对应的是孝,对父母孝顺;民众彼此要讲求信,做到彼此诚信。这些品德都需要学习、自修、振作、发扬、磨砺,通过这些功夫,达到道德的至善境界,使整个社会各得其所。

【原文】

《诗》云①:“邦畿千里,唯民所止②。”《诗》云③:“缗蛮黄鸟,止于丘隅④。”子曰:“于止⑤,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⑥!”《诗》云⑦:“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⑧!”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译文】

《诗经·商颂·玄鸟》说:“天子的都城方圆千里,都是老百姓居住的地方。”《诗经·小雅·绵蛮》说:“绵绵蛮蛮叫着的黄鸟,栖息在山丘的一角。”孔子说:“就居住的地方来说,连黄鸟都知道它该栖息在什么地方,怎么人却不如鸟儿呢?”《诗经·大雅·文王》说:“深沉端庄、道德高尚的文王啊,不断地发扬他的光明美德,做事始终庄重谨慎。”做国君的,要做到仁爱;做臣子的,要做到恭敬;做子女的,要做到孝顺;做父亲的,要做到慈爱;与他人交往,要做到讲信用。

【注释】

①《诗》云:此指《诗经·商颂·玄鸟》。

②邦畿(jī):古代天子都城及其周围的郊区。止:居住的地方。

③《诗》云:此指《诗经·小雅·绵蛮》。

④缗(mín)蛮:即绵蛮,鸟鸣声。止:栖息。丘隅:山丘的一个角落。

⑤于止:对于居住的地方。

⑥可以:何以,为什么。

⑦《诗》云:此指《诗经·大雅·文王》。

⑧穆穆:形容文王仪表深沉端庄,道德深远的样子。於(wū):叹美词。缉:继续。熙:光明。敬止:朱熹解为:“言其无不敬而安所止也。”

【历代论引】

朱子说:事物各有所当止之处。又说:人当自知所当止之处。又说:“圣人之止,无非至善。五者乃其目之大者也。”

【原文】

《诗》云①:“瞻彼淇澳,菉竹猗猗②。有斐君子③,如切如磋,如琢如磨④。瑟兮僩兮,赫兮喧兮⑤。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⑥!”如切如磋者,道学也⑦;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⑧;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诗》云⑨:“於戏!前王不忘⑩。”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⑪。

【译文】

《诗经·卫风·淇澳》说:“看那淇水弯弯的岸边,嫩绿的竹子郁郁葱葱。有一位文质彬彬的君子,研究学问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修炼自己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他是那样严谨,胸怀宽大,是那样的光明煊赫。这样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真是令人难以忘怀啊!”这里所说的“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是指做学问的态度;这里所说的“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是指自我修炼的精神;说他“严谨宽大”,是指他内心谨慎而有所戒惧;说他“光明煊赫”,是指他仪表堂堂;说“这样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真是令人难以忘怀啊”,是指他品德非常高尚,达到了最完善的境界,所以使人难以忘怀。《诗经·周颂·烈文》说:“啊,前代的君王真使人难忘啊!”这是因为君子们能够以前代的君王为榜样,尊重贤人,亲近亲人,一般平民百姓也都蒙受恩泽,享受安乐,获得利益。所以,虽然前代君王已经去世,但人们还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注释】

①《诗》云:此指《诗经·卫风·淇澳》。

②淇:指淇水,在今河南北部。澳(yù):水边。菉:通“绿”。猗猗(yī):美丽茂盛的样子。

③斐:文质彬彬的样子。

④如切如磋:如同对骨角进行切割磋光一样。如琢如磨:如同对玉石进行雕琢打磨一样。

⑤瑟兮僩(xiàn)兮:严谨宽大的样子。瑟,严谨。僩,宽大。赫兮喧兮:光明煊赫的样子。

⑥諠(xuān):忘记。

⑦道:说,言。

⑧恂慄(xúnlì):戒惧的样子。

⑨《诗》云:此指《诗经·周颂·烈文》。

⑩於戏(wūhū):同“呜呼”,叹词。前王:指周文王、周武王。

⑪此以:因此。没世:去世。

【历代论引】

朱子说:“切以刀锯,琢以椎凿,皆裁物使成形质也。磋以鐪铴,磨以沙石,皆治物使其滑泽也。治骨角者,既切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而复磨之。皆言其治之有绪,而益致其精也。”

又说:“引《诗》而释之,以明明‘明德者’之止于至善。道学自修,言其所以得之之由。”又说:“前王所以新民者止于至善,能使天下后世无一物不得其所,所以既没世而人思慕之,愈久而不忘也。”

智慧运用

《诗》云:“邦畿千里,唯民所止。”

【典句札记】

此句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意思相近,不过这里的主体是民而不是君,意思是城邦的土地,民众都可以居住。

人民是国家存在的根本,没有人民的支持,任何政权都不可能长久存在。所以,国家巩固的基础在于民心,只有依靠人民,得到百姓拥护,国家才有可能强盛。强权与暴行,是得不到民心拥戴的,只有仁德才是民心所向往的。

战国时,齐宣王曾发兵攻打并占领了燕国,但对燕国原来的统治制度并没有什么改变,在生活上也没有给燕国人民带来什么好处,反而使政局动荡不安。这时,其他的诸侯国也在虎视眈眈,以救助燕国为借口,谋划着进攻齐国。齐宣王向孟子请教说:“各诸侯国都在谋划着要来攻打我,我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说:“我听说,从前商汤凭借着方圆七十里的国土就统一了天下,却没有听说过拥有方圆千里的国土而害怕别国侵略。《尚书》说:‘商汤征伐,从葛国开始。’天下人都深信不疑。当他向东方进军时,西边国家的老百姓便心中感到失望愁怨;当他向南方征讨时,北边国家的老百姓就感到忧虑不堪,在心里祈告说:‘为什么把我们放到后面呢?’老百姓盼望他来解救,就像久旱盼霖雨一样。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汤的征伐并不惊扰百姓,只是诛讨那些暴虐的统治者,抚慰受害的百姓。就像天上降下的及时雨一样,老百姓非常高兴。《尚书》中有句话形象地说:‘等待拯救我们的王,他来了,我们也就复活了!’如今,燕国的国君虐待老百姓,大王您的军队去征伐,燕国的老百姓以为您是要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所以献上饭食和酒浆欢迎您的军队。可是您却杀死他们的父兄,抓走他们的子弟,毁坏他们的宗庙,抢走他们的宝器,这哪里是在救助他们?这种强盗的暴行怎么能够使他们容忍呢?况且,天下各国本来就害怕齐国强大,现在齐国的土地又扩大了一倍,而且还不施行仁政,这就必然会激起天下愤怒。大王您赶快发出命令,停止正在做的一切不得民心的举措,选立一位燕国人民拥戴的国君,然后立即从燕国撤回齐国的军队。这样或许还可以来得及制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避免更加严重的战乱发生。”孟子的话正如《诗》中所说:“邦畿千里,唯民所止。”民好仁而国安和,民好义而国无乱臣,民知耻而国有礼仪,民知是非而国无忧患。因此,无论国家强弱,城市大小,兴衰存亡,一切取决于民心所向。一切的政略举措,都应当根据人民的心愿来推行或是停止。

史例解读

好为民兴利,务在富之

召信臣,字翁卿,西汉九江郡寿昌(今浙江省建德县西南寿昌镇)人。水利专家。初以明经甲科,任职郎中,后迁南阳太守。为民兴利,教化大行。深受百姓爱戴,被尊称为“召父”。迁河南太守,治行第一。终官少府,位列九卿。为官一生,“好为民兴利,务在富之”。《汉书》将其列为西汉“治民”名臣之一。

召信臣任南阳太守期间,着力开发治理唐白河流域,兴修水利,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了劝说百姓重视农业,安心耕作,召信臣经常深入乡村,出入田间,晚上住在农家,亲自勘查水源。他组织民众开凿沟渠,修筑堤坝,建造水闸,建成水利工程数十处,灌溉面积年年增加,最多时达到三万公顷,使当时南阳地区成为全国富庶地区之一。在所修筑的水利工程中,最著名的是六门堰、钳卢陂、马仁陂等,其中有的一直沿袭使用了两千多年。召信臣在大力兴修水利工程的同时,也注重管理,制定了灌溉管理制度,“为民作均水约束,刻石立于田畔,以防纷争”。百姓得到了很大的好处,家家有余粮,年年有结余。出外的百姓也纷纷返回家乡,户口成倍地增加。偷盗及纷争的现象一天天减少,秩序安定。同时,召信臣倡导节俭办事,使当地民风敦厚,百姓安居乐业。南阳的百姓尊称他为“召父”。

东汉建武七年(公元31),南阳太守杜诗在召信臣兴建工程的基础上扩建修治,广开农田,大兴灌溉,效益显著,当时的百姓称赞说:“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以农为本的孙权

孙权(182-252),字仲谋,三国时吴国君主。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

孙权在位的时候很重视农业生产。大约在建安七、八年间,他就开始推行屯田。东吴的屯田分为军屯、民屯两种,采用军中编制,设置典农校尉、典民都尉、屯田都尉等官职管理屯田事务。屯田兵且耕且战,屯田户只种田,免除役事。公元226年,孙权还采纳陆逊的建议,扩大屯田面积,并将自己驾车的牛由八头减为四头,省下的牛用于耕地。他还身先士卒,亲自耕田,“与众均等其劳”,这些作为大大鼓励了士农的情绪。

另外,孙权还注意兴修水利。他在建业开凿东渠,宽五丈深八尺,把玄武湖水倾泻入秦淮河里。他又在句容开凿破岗渎运河,通往云阳(今江苏丹徒)。这些水利工程,既便于内河航运,又可供灌溉农田。

孙权的上述措施,促进了东吴的经济发展,而且还改善了百姓的生活,赢得了百姓的爱戴,使得东吴的在很长时间内国富民强。

《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

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典句札记】

此处的意思是说鸟都知道栖息的地方,而人却不如鸟儿。引出孔子阐发“知其所至”这个观点。其实人不如其他动物的事情多了,跑得不快,不会飞,不善游等等。此处还蕴含了人贵有“自知之明”的意思。

各得其所,意思是个体(包括人和物)在整体中应正确地、安分地处于自己合适的位置或地位,不要抱有非分的想法。个体的行为,更应当依据集体的行为规范,行所当行,止所宜止。宋代理学家程颢说:“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于各于其所而已。”治理天下没有别的,只要使万事万物都能各安其所就行。

人对于自己的行为,哪些是适宜的,哪些是需要立即停止的,该如何确定?怎样才能做到适度,达到尽善和完美?这是困惑我们一生的难题。小小黄鸟,可以自由地飞翔或栖止,可以选择自己停留的树枝和飞去的方向,而自以为万物之灵的人,对于自己的行为,却总是不能恰当地做出决断。但是,作为个人修养来说,顺义则行,悖德则止,这应该是我们可以自己决定的。因此说,人岂能不如小鸟吗?

只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盲目自大的人类,总是不能有效地做到“知止”。总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强加于物,结果在表面上征服自然的同时,却破坏了生态平衡,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同样,一个企业、一个单位内部,上下级之间、各部门之间,也都要各自遵循既定的秩序,既不能超越权限,越俎代庖;也不应互相推诿,逃避责任。应当各司其职,和谐共事,做好自己该做的,在不该占有的权利上停下自己伸出的手。

史例解读

叔侄同进退

疏广(前?-前45),字仲翁,祖籍东海兰陵(今山东苍山县西南兰陵镇)人。少年好学,治学严谨,深通《论语》《春秋》大义。本始元年,初征博士、太中大夫,后为太子太傅。在职五年辞归。

疏受(前?-前48),字公子,是疏广的侄子。疏受少时跟其父和叔父疏广学习儒家经典。疏受才思敏捷,言辞逻辑缜密,精于《礼》的奥微。疏广为人恭谨,以贤良方正被任命为太子家令。疏受策对应答、行为举止,都中规中矩,合乎礼仪法度,因此被提拔为太子少傅。

在封建家天下的时代,“太子是天下的根本,”对于太子的成长与教育,是举国瞩目的大事。当时太子的外祖父许伯被特赐为平恩侯,许伯以太子年幼为由,请求皇上让他的弟弟中郎将许舜监护太子。皇上以此询问疏广,疏广回答说:“太子是国家的继承者,他的老师朋友必须是天下的英俊之才,不应该只亲近外戚亲族。况且太子自有太傅、少傅,官属也已具备,如果让许舜监护太子,这样的做法未免会局限太子的视野,不能够广布太子的美德于天下。”皇上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就把这个意思和丞相魏相讲了,魏相免冠致礼,谢罪说:“这样的高见,是为臣所不能达到的。”疏广从此更为皇上器重,多次受到皇上的赏赐。太子每次上朝进见,都由师傅引导,太傅在前,少傅在后。叔侄同为太子师傅,朝廷上下也感到这是一种荣耀。

疏广任职五年,皇太子十二岁,就已精通《论语》《孝经》,学有所成,见识日进。疏广就对疏受说:“古人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知足者不受辱,知足而止者不会遭受危险)',老子也说‘功遂身退,天之道(功成名就,然后退隐,这是天理)'。现在,我们叔侄做官至二千石,应该算是功成名立了,何况天下有更多高明的才俊,是该给他们让出位置的时候了。如果现在还不辞去,恐怕就没有比这更合适的时候了。我们叔侄相随出关,回归故里终老一生,这不正是一个很完美的结局吗?”疏受致礼说:“我听从叔父您的意见。”

于是,二人同时以年老多病为由上表辞职,请求退休回家颐养天年。宣帝批阅他们的表章时,读着他们恳切的文章,为他们叔侄在年高体衰的状况下,长期为教育太子殚精竭虑,辛劳奔波,积劳成疾,深深感动,便加赐黄金二十斤,诏准两人的请求。皇太子也赠赐黄金五十斤,致谢师恩。

二人离家那天,朝中公卿大夫、挚友故旧都来到东都门外设筵饯别。前来送行的人乘坐的车有好几百辆。路上围观的人感叹道:“真是贤良的两位大夫啊!”

疏广、疏受回家后,都以寿终。他们在历史上称为“宁邑二疏”,其故里分别被命名为“东疏”和“西疏”,以纪念这两位宁邑先贤。

三百年后,陶潜路过宁邑,赋五言《咏二疏》:“大象转四时,功成者自去。借问衰周来,几人得其趣。游睚汉庭中,二疏复此举。”

蔡泽说服范雎引退

蔡泽,燕国人。公元前250年,秦军与赵、魏、楚三国联军在邯郸展开大战。秦军大败,主将王龀逃跑,副将郑安平又领着两万秦军投降了赵国。郑安平是范雎任命的。秦法规定:“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按法律,范雎罪当夷三族。然而秦昭王有意袒护他,下令:“有敢言郑安平事者,以其罪罪之。”并且赐给范雎饮食物品,以消除他的疑虑。但是两年以后,又发现河东守王稽“与诸侯通,”出卖秦国利益,王稽因此被杀。而王稽也是范雎荐任的。虽然,秦昭王并没有向范雎问罪,但范雎的心情更加沉重、郁闷。

秦昭王为了让范雎再振作起来,为国效力,对他推心置腹地说:“现在秦国内无良相;外无勇将。秦国的前途,实在令人焦虑呀!”

范雎误解了秦王的意思,以为秦王要和他算账了,心里感到十分恐惧。

就在这个时候,燕国人蔡泽来见范雎说:“一年四季的变化,是周而复始的。春天完成了滋生万物的任务后,就让位给夏。夏天结束养育万物的责任后,就让位给秋。秋天完成成熟的任务后,就让位给冬。冬把万物收藏起来,又让位给春天。这便是四季的循环法则。”

蔡泽滔滔不绝地述说了一通,顺应时势、合乎天命的道理。这些范雎都懂,只好诺诺而听。

突然蔡泽话锋一转:“先生自命不凡,然而如此之辈,善始善终的能有几人?君不见秦之商鞅、齐之苏秦、楚之吴起、吴之伍员、越之文种的下场吗?难道君候希望得到他们的结果吗?”

范雎听了心中一震,可还是诡辩道:“这几个人都是忠诚节义的榜样,与其屈辱偷生,不如舍生取义,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蔡泽笑道:“他们身为大臣,自然是尽心尽职,无可指摘的。但是他们所辅佐的,却未必都是明君。难道一个人,非要以死来成就忠孝节义的美名吗?果真如此,那么当初殷微子谏纣不听而佯狂;孔子不入卫都;管仲不死公子纠之难;这几位为世人敬仰的贤人的行为,就都不值得后人称赞了。而且同样是建功立业,周朝的开国功臣闳夭、辅佐成王的周公、帮助越王的范彘,难道因为他们善于保护自己,就不是忠臣圣人了吗?所以说,一个追求功名,又善于保全自身的人,才是第一高人。功名传世,以身殉职,就差了一等。当然那些为了保全生命,而声名狼藉的,则是最下等的。”

范雎听了连连点头:“是的,您说得很对。一个人既得功名传世,又能保全自身,那才是最完美的呀!”

“如今您的地位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日子已经很久了,恐怕会遭遇不测。所以您应该让位给他人,这才是明哲保身之道。”

一席话启发了范雎,他立即上表请求解职引退,并且推荐蔡泽继任相国。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是人人皆知的自然规律,蔡泽利用来做劝退的契机,后来,蔡泽做了一段相国以后,有人揭发他,不用别人劝退。蔡泽自己便主动退隐。这样来说,蔡泽确实具有自知之明。

《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

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典句札记】

对于此处文字的理解应该联系上面“知其所至”,人怎么样才能“知其所至”找准自己的定位呢?此处以端庄谦恭的文王为榜样给出了答案:“做国君,做到仁;做臣子,做到敬;做子女,做到孝;做父亲,做到慈;和国人交往,做到信。”这几乎概括了儒家文化的忠孝礼义。

我们常说,做最好的自己。自己是谁?负什么责任?自己的位置在哪里?什么事情该做?哪些利益不该得到?这一切问题,归结起来,就是要能够“知其所止”,即知道自己应该停在什么地方,然后,才谈得上“止于至善”。作为人,是不可能离开社会而生存的。对于为政者来说,是否有德,不仅关系到个人的修养素质,更关系到人民的福祉、国家的兴衰。古人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而对于平凡的我们来说,我们并不只是自己,承担着诸多的角色,在任何一个方面,我们都必须做到最好。我们没有理由回避应该承担的责任。

对于我们大多数个人来说,作为普通的一员,就应当恪尽职守尽责敬业。因为职业带给我们的是生活的需求,没有职业,我们的生活就将陷入困境。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升为负有一定责任的主管,我们就应该修养自己的德行,努力提高自己的才能,在处事中体恤他人,不要苛求,因为自己也并不完美。而作为下属时,就应当谨慎恭敬,对于自己承担的事务,应该努力做好,不出纰漏,对待上司,尊敬诚笃。回到家中,我们作为儿女,对于父母就应当尽孝尽心,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赡养老人,使父母能够颐养天年。因为我们自己也必有老来的日子。而对于自己的儿女,我们作为父母,就负有抚养、教育的责任,就必须以深沉的爱来对儿女的未来负责。因为儿女是承续我们的未竟事业的希望。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我们更应当信守承诺,遵守信义。这一切,构成了我们的生活的现实,也组成了我们自己的人格和人品,我们只能是尽力做好,义不容辞。

站在生活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所止何处?作为人,一生中需要面对太多,“知其所止”,就是知道自己应该“止”于何处,找准自己的位置。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角色转换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所止”,关键在于寻找到自己,认识自己,确定最适合自身的条件,最能扬长避短的位置和角色——“知其所止”,这是最为重要的。

史例解读

十世同堂的秘诀

郑文嗣,字绍卿。元朝婺州浦江(即今浙江省浦江县)人。治家有方,十世同堂,计历二百四十多年,和睦相处,平时家庭成员连一文钱、一尺布都不私自占有。元朝至大年间朝廷赐匾予以表彰。

郑文嗣去世以后,他的叔伯弟弟郑大和主持家事,治理更加严格,同时对家庭成员也更加关怀,使家庭成员心悦诚服。他的家庭管理严格得如同官府,如果子弟中谁犯有过失,不分年纪老幼,即使是头发斑白,也仍然依据家规进行惩戒,决不轻易放过。

郑大和治理家政十分注重礼仪的教化作用。每到年节,他就对子弟进行考评。大和端正地坐在堂屋正中,全家的众多子弟按照辈分,都穿着新衣服,戴着新帽子,排着整齐的队伍分列在左侧的屋檐下,依次进见,行拜、跪之礼,并举酒杯祝寿。然后,拱手从右边退出。整个仪式庄重严谨,没有人喧哗谈论、影响队形,保留着上古遗传下来的古朴家风。这种仪式令看到的人为之感叹、羡慕。

郑大和为人正直而且遵守法度,不信仰佛教和道教,每逢遇到冠礼、婚礼以及丧葬大事都按朱熹规定的礼仪进行。每逢葬礼,全家哀痛,三年不吃肉喝酒。全家众多子弟都受到教育感化,行为孝道谨慎。即使是曾经做过官吏的也不敢对家法有丝毫违犯。众多妇女只做妇女应该做的事,从来不允许干预家政。亲族乡邻都因为受到过恩惠而怀念。有《家范》三卷流传于世。

朝廷得知后,免除了他们家所有的租税和徭役,并派来使者书写了《东浙第一家》的匾额,对他们进行表扬和鼓励。

据传说,他们家曾喂养过两匹马,其中一匹马外出,而另一匹在家则不吃草。人们认为这是被他们的家风感化的结果。

郑家传承至明代,世代同堂已近三百年。家族中人人孝顺长辈、为官清正。自七世祖郑绮(《宋史·孝义传》载有其事),传至郑文嗣、文融,又皆载入《元史·孝友传》。后有郑濂享有盛名,仍以孝义载入《明史·孝义传》。

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曾问郑濂:“你们全族人几代不分家,和睦相处,有什么方法吗?”

郑濂回答说:“没有别的,只是不听老婆的话而已。”皇帝不觉大笑。当时正赶上河南进贡香梨,皇帝就赐给郑濂两个梨。皇帝命人跟随郑濂回到家乡。

郑濂召集全部家人,向上叩首谢恩。然后准备了两大缸水,把两个梨打碎放入,所有家族的人都得以饮用。朱元璋听到回报,十分高兴。后来有持不同政见的人向皇帝进言说郑家与权臣暗通,太祖说:“郑家没有这种人,必定是诬告。”又下旨令郑门子弟,凡三十岁以上都应来京任官,并建一大门,御赐“奉天门”,太祖亲书“孝义家”三大字赐之。后又题为“江南第一家”。

简朴家风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吴县(今属江苏)人。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后官至参知政事,他有一个儿子叫范纯仁,后来,官位在他之上。并且他家在朝廷中很有人气。范氏及其亲朋好友中共有八名宰相级别的大官。范仲淹的妻叔李昌龄,范仲淹女儿的老公公,儿子范纯仁和他的老丈人都是宰相,范仲淹和其三儿子范纯礼是副宰相,此外还有两名亲戚也是当朝宰相,范家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不过,没有范仲淹的严格教育,恐怕未必会有范纯仁的大成就,也不会有范家家族的兴旺。范仲淹教子俭朴生活的故事就广为流传。范仲淹小时候家里贫穷,读书时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每天熬一锅粥,冷了凝成粥冻后,用刀切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每餐就着几条咸菜下粥。

范仲淹做官以后,他不忘穷苦百姓,对儿子更加严格要求,常将自己艰苦求学的故事讲给他们听,要他们保持勤俭家风。但父子所处的年代与家境迥然不同,所以范纯仁结婚时,想把婚事办得体面一些。他深知父亲的脾气,便列出一张清单征求父亲的意见。范仲淹看后皱起了眉头,然后摇摇头说:“这太过分了,哪能这么铺张!”见儿子低头不语,不像平时那样乐意听取自己的意见,便又亲切地说:“孩子,我不是舍不得花钱,而是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范家的家风啊!”一席话说得深明事理的儿子点头称是,忙把清单改了又改,最后办了一个简朴大方的婚礼。

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也以简朴作为家风教育后人。范纯仁亲族中有一位子弟向他请教,他说:“只有俭朴可以助人廉洁,只有宽恕可以成就道德。”这位子弟把这句话写在书桌一角,终身奉守。

后来,范纯仁因为上书请求皇上赦免吕大防等人而冒犯了大臣章敦,被贬到随州任太守。在随州将近一年,他的眼睛完全失明了。范纯仁上表请求退休,不料又遭到章敦陷害,被贬到永州安家。

在永州,范纯仁的儿子们想以父亲与司马光意见不合为由请求赦免回去。范纯仁说:“我启用司马光,推荐他做宰相,跟他一起在朝廷上议论朝政可以,像你们今天所说这样翻旧账为自己解脱就不可以。与其抱愧而生,不如无愧而死。”他的儿子们于是打消了这主意。

在永州,范纯仁教儿子们读书,亲自监督,常常到深夜。在永州的三年中,他心平气和,自得其乐。有人对他蛮横无理,一般人无法忍受,而范纯仁却不为所动,也不在事后怀恨。每次和客人交谈,只是谈论圣贤,修身养性之事,其他的事一句也不说。他的气色与外表越来越安康宁静,就像在京城一样。

为人子,止于孝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北宋江西诗派的代表,其以非凡的文学造诣给后人留下了颇丰的文学著作。另外,黄庭坚在“孝顺父母”方面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道德遗产。

黄庭坚自幼孝顺父母。对于父母之事,无论大小,他都会认真努力地做好,从来没有推辞拒绝过。

黄庭坚23岁时就中了进士,后来做了太史官,公务特别繁忙。虽然家里也有仆人,但他却不辞辛苦,依旧亲自照顾母亲,毫不懈怠。每天忙完公事,他一定会陪在母亲身边,力求事事让母亲满意。

他的母亲特别爱干净。那时候房间里没有卫生间,人们都准备一个应急的马桶,以便夜里方便如厕。黄庭坚为了让母亲身心安稳,避免因为仆人所做的卫生不彻底而导致母亲心生烦恼,他就坚持每天亲自为母亲刷洗马桶,从不间断。

有人对他的做法颇为不解,问他:“你身为高贵的朝廷命官,家里奴仆成群,何苦要做如此卑贱之事?”黄庭坚回答:“孝敬父母是我的本分,同我的身份没有任何关系。何况孝敬父母是出自一个人对父母至诚感恩的天性,又如何有高贵与低贱之分呢?”

尽心尽孝的老莱子

春秋时,楚国有位隐士,名叫老莱子。这个老莱子非常孝顺父母,对父母体贴入微,千方百计讨父母的欢心。

为了让父母过得快乐,老莱子特地养了几只美丽善叫的鸟让父母玩耍。他自己也经常引逗鸟儿,让鸟儿发出动听的叫声。父亲听了很高兴,总是笑着说:“这鸟声真动听!”老莱子见父母脸上有笑容,心里非常高兴。老莱子其实也不小了,年龄已经过了70岁。一次,父母看着儿子的花白头发,叹气说:“连儿子都这么老了,我们在世的日子也不长了。”老莱子害怕父母担忧,想着法子让父母高兴。为此,他专门做了一套五彩斑斓的衣服,走路时也装着跳舞的样子,父母看了乐呵呵的。

一天,他为父母取浆上堂,不小心跌了一跤。他害怕父母看到他的样子伤心,故意装着婴儿啼哭的声音,并在地上打滚。父母还真的以为老莱子是故意跌倒打滚的,见他老也爬不起来,笑着说:“莱子真好玩啊,快起来吧。”老莱子想尽办法让年事已高的父母心情舒畅,可以说是古代尽心尽孝的典范。

与国人交,止于信

有一个范仲淹代师保管秘方的故事。

范仲淹青少年时期,曾在三思书院读书。他虽然出身贫寒,但由于其功课非常出色,深得书院李先生的赏识。这位李先生是一位知识渊博、精通阴阳五行的术士。由于他长期研究炼金术,劳累过度,最终吐血而死。

李先生临死之前,交给范仲淹一个包裹,包口用火漆封得严严实实,还加盖了印章,托付说:“这里面有一张祖传的炼金秘方,我托你代为保管,等见到我儿子时交给他。”范仲淹郑重地答应了。

范仲淹为李先生料理完后事,就进京赶考去了。一路上,他并没有注意到有一个戴斗笠的跛脚人一直在尾随着自己。走到荒无人烟的郊外时,那个戴斗笠的跛脚人突然从草丛中窜出,手持大刀,逼迫范仲淹交出炼金秘方。

范仲淹跟那人装糊涂,说自己根本不知道什么炼金秘方。戴斗笠的跛脚人大笑说:“我亲眼看到李先生将一包白金和祖传炼金秘方交给了你。你就不要装糊涂了!”说着,那人摘下头上的斗笠,范仲淹这才发现,这人竟是自己的同窗。

原来,那人那天在门外偷听到了李先生的遗言。

范仲淹无奈,趁其不备,拔腿就跑。跛脚人并不善罢甘休,就在后面紧追不舍。最后,范仲淹被逼到了悬崖边。眼看就要被跛脚人抓到了,范仲淹心想:哪怕是自己死了,也不能把别人所托之物落入他人之手!于是范仲淹便毅然跳崖。也许是命不该绝,范仲淹跳下去后,恰好被挂在悬崖峭壁边的一棵大树上,幸免于难,当时,他手里还紧紧地攥着那只包裹……

大难不死的范仲淹来到京城。一日,他目睹得宠的李太监欺压百姓,非常气愤,就说了几句公道话,不想因此遭到毒打,差点丧命,幸而被王大人遇见,讨个人情,将他救了下来。

王大人见范仲淹伤势很重,便把他带回家中疗伤。两人一见如故,很快便成了“忘年交”。在一次闲谈中,范仲淹惊奇地发现,王大人竟然是已故李先生的同乡,而且还是情谊甚笃的儿时好友。有了这一层关系,范仲淹便把先生所托之事告诉了王大人。

京试发榜了,范仲淹高中进士,王大人设宴为他庆贺。而此时,他的同窗——那个跛脚人投靠了李太监,成了他的心腹。跛脚人将炼金秘方一事告诉了李太监,并说及范仲淹。李太监恍然大悟,立即直奔王大人府上。

李太监一见范仲淹,发现他竟然是自己曾经毒打过的那个人,非常尴尬,也就少了客套,开门见山地说:“我听说了,李先生的炼金秘方在你手上,快把它交给我,我保你一辈子荣华富贵,享用不尽。”

范仲淹一口拒绝了。他说:“我并不知道什么炼金秘方,只有一个包裹,那是受先师之托,替他的孤儿保存的。”李太监无计可施,愤然离去。

李太监无功而返,心犹不甘。跛脚人献出一计:明的不行,就来暗的。深夜,一个黑影溜进了范仲淹所住的房间,偷走了包裹。拿到包裹的李太监欣喜若狂,不料跛脚人却拔出匕首,刺向了李太监……

跛脚人急忙打开包裹,一下子傻了眼:包裹里根本没有什么炼金秘方,而只有一团破布。就在这时,侍卫们冲了过来,拿下了跛脚人。原来范仲淹早就料到李太监会出此下策,所以就预先调换了包裹。

又过了几天,有一个自称是李术士儿子的少年来到王大人府上,投靠王大人。范仲淹喜出望外——先师的遗愿终于可以实现了。范仲淹回忆先师临终前的情景,那少年立即追问:“家父有没有留下什么东西?”王大人立即让范仲淹转交遗物。范仲淹迟疑了一下,回房间取出了包裹交给了那少年。

当夜,那少年悄悄地来到王大人的书房,将包裹交给了王大人。王大人得意忘形地大笑:“我终于如愿以偿了!李太监只知蛮干,最后丢了小命;我巧用计谋神不知鬼不觉地就把秘方弄到手了。范仲淹那小子现在还蒙在鼓里呢!”

王大人的话音刚落,门“嘭”的一声被踢开了,范仲淹愤怒地站在门口,大声斥责道:“真想不到,你连同乡好友托给孤儿之物也要豪夺!”

不料,王大人却哈哈大笑起来,原来同乡、好友、李术士的儿子……这一切都是他精心策划、胡编乱造的。范仲淹这时才明白:他自始至终都中了王大人的圈套了!但是,他除了愤怒却还有一丝庆幸……

王大人急切地打开包裹,不想里面竟是一些杂物。这时,该轮到范仲淹哈哈大笑了,他说:“你的谋划确实天衣无缝,只可惜你求物心切,最后一步棋下得太仓促了!但凡为人子者,闻知家父去世,当会号啕大哭,可这位自称是恩师儿子的少年却毫无表情,反而立即追问有无遗物,这怎么能不让我起疑心呢?!”王大人颓然瘫倒在地。

三年以后,范仲淹信守诺言,历经艰辛,终于找到了先师的儿子,将珍藏的包裹亲自交给了他,那包裹上面,当年的火漆和印记纹丝未动。

守信是一种高尚的品德,也是一个人立身处世之本。青年范仲淹为人诚实,信守诺言,历经艰辛,终于把先师所托之物——祖传的炼金秘方,完好地交到了先师的儿子手上。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

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

“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典句札记】

此处全部引用《诗经》上面的话赞美君子的外表和操行。和上处的怎么样的做到“知其所至”联系起来,意思更加清楚,因为能够做到“知其所至”,才能够得到百姓的赞美。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扩大,人对修养也会有了一些新的更广泛更全面的认识。在读古人书籍,与古人对话的过程中,你就会很强烈地感到那些思想深邃、学识渊博的人多么有修养!在阅读人物传记的时候,又会感到那些宠辱不惊、淡泊宁静的人是多么有修养!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又会感到那些平易近人、尊重别人的人是多么有修养!那些有修养的人,又曾经给我们的心灵带来过多少震撼啊!他们的修养,有时就是启迪你智慧的心曲;有时是照亮你思想的明灯;有时是慰藉你灵魂的诗韵。

人总是在不断地否定自己,否定自己的过去。在这种不断的否定之中,你会逐渐明白和懂得修养的真切内涵。修养其实就是一种“心底无私天地宽”的胸怀,一种“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胆略,一种“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著,一种“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忍,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自信和一种“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决心……

古今有多少名词佳句流传千古,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忧后乐,普济众生”等等,这不仅仅是文字的魅力,更多的是一份人性魅力的传承。修养是一杯香茗,需要细细的品尝,那份高贵典雅、清新透明的品质,在润物无声中浸润进心扉,在袅袅的氤氲中尽显光辉和美丽。修养是一束温煦和暖的阳光,令人心胸开朗,激情洋溢。修养是一缕和煦的春风,让你陶醉,让你飘逸,让你歌唱。

世界是美丽的,生活是美好的,但一切皆因良好的修养。作为普通人,我们可以没有金钱,可以没有高位,但是我们不能没有修养。

史例解读

好的教化能兴家兴国

李訢,字玄盛,后魏范阳(今河北省定兴县西南)人。聪明机智,太武帝十分信任倚重。初为助教博士。高宗即位升仪曹尚书,不久出任相州刺史,兴化重教,颇有政绩。

公元439年,北魏消灭北凉,统一了北方,在重视中央官学教育的同时,也十分注意恢复和发展地方普及教育,以此作为汉化政策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魏书·李訢传》记载,当时任相州刺史的李訢上书献文帝,请求在当地设立学校。上书说:“我听说治理一个国家使其兴隆,除了发展文化教育,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要想使一个国家兴盛发达,除了优秀的人才没有其他什么能够帮助皇上来达到教化的。所以,从前英明的君王都在京师建立大学,在州、县建立学馆。教授子弟学习文化以及各种专业技艺,然后挑选其中才德优秀的人担任各级重要职务。如今,皇上英明,国家发展走向正途,百姓渴望着接受良好的德义的教化。然而,在我所任职的这个地方,竟然还没有设立学校。我虽然愚钝,但是愿意全力办好这件事。使当地的青年后生能够受到教育,懂得经史典籍,明达道德礼仪,使孩子知道圣人所要求的做人的基本道理。我曾蒙受皇上的信任,掌管中秘时,注意培养学有所成的人。其中德业优秀的,已经得到朝廷的擢用。如今我又受到皇上重用,出任相州刺史,执掌地方,因此很想让皇上的德泽能够得到广泛的传播、宣扬。可是,自从到相州任职以来,经过调查访问,发现原有的文化人已经年老,年青一代却没有能够进用的。每年地方官按照已有的规定推荐的人,经考查问对之后,发现其中很少有合格的,不堪擢用。我准备按照以前的惯例,在州郡的首府所在地设立学校,让那些有志于读书的士人以及官员子弟得到学习的机会。我想其中必然有优秀杰出的人会学有所成,然后推荐给王府。那么,这里的文化事业自当得以承续而不至于出现衰落。”李訢的奏疏,阐明了设置地方学校的意义。献文帝同意了这一建议,于天安元年(466)诏谕汉族大臣高允参议制定郡国学制,不仅加强了地方教育与中央教育的联系,而且也加速了汉文化的传播,促进了北魏社会的文明进程。

行乞办学

武训(1838-1896),清道光十八年生,光绪二十二年去世,享年五十七岁。武训,山东堂邑(今聊城西)人,原名武七。他早年丧父,家境清贫,以行乞事母,被称为孝丐。后给人当长工,雇主欺武训不识字,赖去三年工钱,又以诈骗罪名,将其毒打解雇。武训愤然不食不语。在乡邻的劝导下,身体渐渐复原,遂决心靠乞讨集资兴办义学,以便让穷人的孩子都能读书识字,免受有钱人的欺压,过上好日子。在行乞过程中,还织麻和纺纱以及在街头卖艺等形式,积攒资财,以所积资财在堂邑柳林集兴办义学。后来,他又在堂邑、馆陶、高唐、临清等地设立四所义学。学校开学以后,每天清晨,武训早早地来到学校门口,恭恭敬敬地跪在地上,请教师认真教学,勉励学生刻苦攻读,……寒暑易节,始一返也。他的敬学、敬业精神,被当时任山东巡抚张曜知道后奖励了他,并将其业绩禀报朝廷。于是,清政府授以“义学正”名号,赏赐武训穿戴“黄马褂”。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

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典句札记】

此处借《诗经》中的一句话,讲了人们对前代英明王者的挂念。并且蕴含了前代英明的君王对于后代的影响。当然此处的王者也包含了为政一方的人物,在我国历史上像汉文帝、唐太宗等有为帝王,范仲淹、欧阳修等一心为民的为政者。他们永远留在了后世的心中,被人们所爱戴。

那些能够永远留在我们心里的,除了德行,还能是什么呢?

作为一个人,总想在有生之年有所作为,以惠及后世而令后人怀念,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于是,“有的人把名字刻在石头上,想不朽;有的人,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无论是谁,无论你在人生历程中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历史自有公论。为政者,只有顺应历史,本着对历史负责,本着对子孙万代负责的态度,替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那么自然会在人民的心里永远传承。

史例解读

做官要以民生为本

程大昌(1123-1195),字泰之,北宋徽州休宁(今安徽省休宁县西)人。天资聪颖,十岁能属文,绍兴年间进士及第。孝宗时累官吏部尚书、龙图阁直学士等。后出知泉、汀诸州。一生勤奋好学,古今事靡不考究,是宋代著名学者。研究领域广泛,著述颇多,在经学、文学、历史等方面都有突出建树,著作有《禹贡论》《诗论》《易原》《易老通言》等。曾创办“西山书院”。庆元元年卒,谥文简。

程大昌任浙东提点刑狱,恰逢这一年大丰收,百姓收入有所增加。有的官吏依仗朝廷命令,主张成倍地增加酒税。程大昌坚决反对,拒不执行。他说:“酒税已经很重了。若再借故增加,恐怕百姓难以承受。我宁肯因为这件事承担责任,甚至被罢掉官职,也绝不增加酒税。”他也因此被贬为江西转运副使。程大昌说:“可以兴利去害,推行我的政举,实现我的志向了。”在任内修复清江县破坑、桐塘二堰,造福人民。

当官本来是为百姓办事的。为民办事,当以民生为本,首先必须体恤民疾,而不是为了成全个人的政绩。更不能为了彰显个人的政绩,做出损害民利的行为。对于那些有担当的当政者,历史总会铭记他们的功勋,人民总会感念他们的德泽。

以民为本,无为而治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与他的儿子景帝执政的时期,被历史学家们称为“文景之治”。当时的社会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海内殷富”,被称为“治世”。

汉文帝当上皇帝以后,勤政爱民,虚心倾听大臣们的治国建议,尤其对待像周勃这样自恃有功面露骄色的人,每次退朝时,汉文帝都目送他走下大殿以表示尊重。他知道,皇权本身就象征着一种神圣和威严,皇权加仁德换来的必然是忠诚;皇权加暴虐得到的只能是离心。他用勤政和谦恭的态度施政,仅用一年时间就把朝廷内外梳理得井然有序。受到了人民的爱戴。百姓都称他“真是一位贤德的君王啊”!

汉文帝知道,经济发展是强国富民的根本。他说:“农业是天下之本,是最重要的事情。”他最为成功的治国措施就是发展农业。他为皇室设置了“籍田”,亲自耕种,为百姓做榜样。他实行轻徭薄赋,减免农业税,促进了生产的大发展。

汉文帝在他执政的二十三年里,始终奉行的是“以民为本,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其中以民为本是基础,是衡量历朝历代统治者施政水平的试金石。无为而治则是施政手段,就是遵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其自然,实事求是。无为而治不是无所作为的乱干一气,而是高屋建瓴的施政目标和为此而进行的有效督导。汉文帝恰到好处地运用了这一规律,使国家富强,四邻宾服,人民安居乐业。

后来,司马迁在文帝本纪中高度评价汉文帝说:“德至盛焉”,“岂不仁哉!”

子罕亲民利国

子罕名乐喜,字子罕,是春秋时期宋国的司空(即相国)。一次,楚国派士尹池出使宋国,子罕在家里宴请他。士尹池来到子罕家,看见子罕南边邻居家的墙突出来,挡住子罕家的道,西边邻居家的积水流进子罕的院子里,感到很惊讶。因为凭子罕的地位,只要下一个命令,就可以让他们搬家,就问子罕为什么不这样做。子罕说:“南边邻居家是做鞋的工匠,我要让他搬家,他的父亲说:‘我家靠做鞋已经三代了,现在如果搬家,那些要买鞋的就不知道我的住处,我就会断了生路,希望相国可怜我,’因为这个缘故,我没让他搬家。西边邻居家院子地势高,我家院子地势低,积水流过我家很便利,所以就没有制止。”士尹池听了,对子罕非常敬佩。这虽然只是对待邻居的小事,却能看出子罕身居高位,却能处处体恤百姓的难处,替百姓着想。

士尹池回到楚国,楚王正要发兵攻打宋国,士尹池劝阻楚王说:“不能攻打宋国呀,宋国的君主贤明,国相更是仁慈,他们深得百姓的爱戴,百姓都会为他们尽力打仗。楚国要打宋国,大概不会成功,还要被天下人耻笑。”楚王听从士尹池的劝告,没有攻打宋国。孔子听说这件事后,赞赏子罕说:“在朝廷上修养自己的品德,却能制胜敌军于千里之外,就是说的子罕吧。”

朱晖善待故友后人

东汉有一位学者叫朱晖,他读太学期间,结识了朝廷重臣张堪,两个人一见如故,很是投缘。朱晖不但学识渊博,为人也很正直,他不是那种一有机会就想着往上爬的人。张堪很欣赏他的学识与为人,再加上他们是同乡,就有意提拔朱晖。可是朱晖婉言谢绝了。这样一来,张堪反倒把朱晖看作是可以信赖的人,他推心置腹地和朱晖说:“你是一个非常自持之人,我愿意把自己的身家与妻儿托付与你!”朱晖虽然嘴上说着“岂敢,岂敢”,内心却非常感激,毕竟有人把自己当作生死之交,也是一件让人欣慰的事。

后来,两个人因为种种原因失去了联络。时光如水,张堪去世,因为他本人为官清正廉洁,没有任何积蓄,家人的生活一时间非常困难。就在他们家为生活困窘而发愁的时候,朱晖闻讯赶来,向张家伸出援助之手。这令张堪的家人颇感意外。有了朱晖的帮助,他们全家熬过了最艰难的日子。

朱晖的儿子,对父亲的行为极其费解,他问:“以前也没有见您和张堪有什么深交,为什么要厚待他的家人?”朱晖只得把张堪以后事相托的前情告诉了儿子。朱晖感慨道:“我和张堪其实是彼此倚重、生死相托的朋友,这就足够了。”

儿子更纳闷了,又问:“既然你们是好朋友,怎么长时间也不来往?”朱晖答道:“张堪以前身居高位,自然不需要我的帮助。现在他不在了,家里人生活困难,我怎能袖手旁观呢?”

田婴亲贤

田婴,齐威王少子,田文(孟尝君)之父。齐威王驾崩,田婴的异母兄齐宣王即位。田婴跟宣王合不来,于是就离开首都到自己的封土薛地去,齐貌辨也跟他一同到了薛城。

齐貌辨是田婴的门客,他常常不拘小节,因此门客们都讨厌他。有个叫士尉的人曾为此去劝说过田婴,田婴没有接受,士尉拂袖而去。这时孟尝君田文也在暗中劝谏,要父亲驱逐齐貌辨,不料田婴却大发脾气说:“即使将来有人铲除我们这个家族,捣毁我们这片家业,只要能对齐貌辨有好处,我也在所不惜!”田婴还给齐貌辨上等的客舍住,并且派长子去赶车,朝夕侍奉不懈。

没多久,齐貌辨决定辞别田婴回齐国去晋见宣王,这时田婴就说:“君王既然很讨厌我田婴,那你此去不是找死吗?”齐貌辨说:“我根本就不想活,所以臣势在必行。”田婴也无法阻止,于是齐貌辨就去见宣王,当他回到齐国首都临淄时,宣王很早就知道他来,就满心怒气地等着他。齐貌辨拜见宣王后,宣王首先问他说:“你为靖郭君手下的宠臣,靖郭君是不是一切都听你的呢?”齐貌辨回答说:“臣是靖郭君的宠臣并不错,要说靖郭君什么都听臣的那倒未必。例如,当君王还是太子时,臣曾对靖郭君说:‘太子长得一副不仁相貌,因为他的下巴太大,看起来好像一头猪。让这种人当国王,施政必然违背正道,所以不如把太子废掉,改立卫姬之子效师为太子。’可是靖郭君竟然哭着对臣说:‘不可以这样做,因为我不忍这样做。’假如靖郭君是一切都听臣的话,那么靖郭君也不会遭受今天这样的迫害,此其一。当靖郭君到了薛城,楚相昭阳要用几倍的土地来换薛地,我又向靖郭君说:‘一定要接受这个请求。’靖郭君说:‘从先王那里接受薛地,现在即使与今王关系不好,如果把薛地交换出去,将来我怎么对先王说!况且先王的宗庙就在薛地,我难道能把先王的宗庙交给楚国吗!’又不肯听从我的。这是第二件事。”齐宣王听了不禁长声叹息,脸上的颜色变了,说:“靖郭君对寡人的感情竟然深到这种程度啊!我太年轻了,不了解这些事情。您愿意替我把靖郭君请回来吗?”齐貌辨回答说:“好吧。”

靖郭君穿戴上齐威王赐给的衣服帽子,佩带着齐威王赐给的宝剑,齐宣王亲自到郊外迎接靖郭君,望着他哭泣。靖郭君到了朝廷,齐宣王就请他做相国。靖郭君表示辞谢,不得已才接受了。七天以后,又以有病为名坚决要求辞职,三天以后齐宣王才答应了他的要求。

徐九思深受百姓爱戴

徐九思,江西贵溪县人,一生经历明朝孝宗、武宗、世宗、穆宗、神宗五朝,历任知县、工部营缮司主事、员外郎等职。

徐九思与戏剧《徐九经升官记》中徐九经是叔伯兄弟。《二十五史·明史》中记载:此知县,为官清正,爱民如子,在句容连任九载,深得民众拥戴。

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65岁的徐九思画菜辅官的故事流传至今。这年,徐九思针对时弊,于县署前建方丈石屏一面,上画青菜一棵,上方题词:“为民父母,不可不知其味;为吾赤子,不可令有此色。”两旁一副对联:“方丈石墙为户屏,一丝画菜为官箴”。后来画菜石屏被移至县署的西边,称作“菜铭碑”。

身为知县的徐九思,画菜辅官不是给别人看的,也不光是“辅助”他官,而首先是自己力行。他曾亲率吏卒,开荒种菜,挖塘养鱼,其收入作为招待过往宾客的开支;同时,他规定了招待上面来人的费用标准,从未逾越。当时,茅山道观名声甚高,朝廷每年都要遣派数批官员前来斋醮,当地民众苦于供应。针对这一情况,徐九思查核有关财产登记文册,发现“有益引金贮于府者”,便让这些富户拿出一些财产作捐赏,使民众少受干扰。1544年至1546年,句容连续三年干旱,粮价猛涨,平民买不起。徐九思开官仓,放粮几百石,一半以平价出售,一半赈济灾民,同时在各地寺庙设赈点,以大锅煮粥,免费供应饥民;对散居深山的平民百姓,就让附近的富户拿出粮食给予赈灾,然后县署给予补偿。……由于徐九思采取了有效的赈灾措施,因而句容虽遭受特大旱灾,饿死的人却很少。

徐九思离开句容后,句容人十分怀念这个好知县,城内不少居民经常来到“菜铭碑”前,一边手抚石墙,一边喃喃说道:“徐知县啊,你应该经常来句容看看呀!”在他被调入京的当年,句容民众就自发为其建生祠四、五座,句容百姓还悬挂徐九思的画像,早晚祈祷。

徐九思活到85岁,临终前,扬手高呼:“茅山迎我!”句容人十分怀念徐九思,在茅山建立了一座“遗爱祠”以作纪念和供奉。

徐九思以“勤、俭、忍”为座右铭,常言:“俭则不费,勤则不隳,忍则不争”,为官刚正不阿,励精图治、节俭裕民,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话。

勤:勤于公务。徐九思勤于公务,亲自处理胥吏们易于舞弊的事务。让当事人当庭相对,审理前自己先行调查,判决时即以“所言相同处断”,遇到“所述不同”,即当面对质。通过整顿吏风,将一名窃藏公款、偷盗官印的县吏置于堂前,并绳之以法,使得“胥吏于是人人惴恐于法,不敢有所舞(弊)”。征税催赋事务也自己直接参与处理,先了解乡民贫富、赋役轻重,避免徇私。除过勤于政务以外,徐九思还勤于生产,带头耕种,饲养猪羊,放养鱼苗等等。

俭:节俭裕民。徐九思不仅仅自己厉行节俭。对于公费也千方百计的节省,当地粮簿上本有一笔供地方开支的例金,他对此分文不取,且本于惠民之心,毅然将这笔例金革除。当时地方官多以招待过路官员作为自己投机钻营的一个主要渠道,滥用公款大肆宴请,重礼接送。如此庞大的费用开支,自是百姓不堪忍受的负担。徐九思顶风反其道而行之。一次上面府中属员到句容,横行索贿未能得逞,这些人就借酒装疯,在县衙谩骂,咆哮公堂。徐九思毫不退让,将他们缚而笞之,从而使路过句容的士大夫“安公(九思)之质俭,弗过望也”。平时县内摊派徭役,他尽量为民节俭而减之,有时达到了“役三减”的程度。

忍:忍则不争。徐九思不争名,不图利,守廉安贫,不忍心为己而与当时官场的奔竞之流同流合污。但对于豪强争夺,官员贪污,只要侵害百姓利益的行为他就作坚决的斗争。由于徐九思的不争名利,不计得失,在句容知县任上一干就是九年,深受百姓拥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