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瑄·存理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薛瑄·存理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惟天生人,惟人有理。理为之何?物则是矣。圆外窍中,五性浑全。感而遂通,四端秩然。貌色手足,口鼻耳目。以及众体,至微之物。直温重恭,止肃明聪。或动或静,咸有厥中。身之所接,万事五品。其理昭如,各有程准。凡此众善,悉备吾身。放之则失,操之斯存。存之之要,明诚有教。明炳其真,诚践其道。惟此二者,功不可偏。循之勿失,士贤圣天。

【注释】

①圆外窍中:指人类。人头是圆的,有眼、鼻、口、耳等七窍。

②五性:人的五种性情,随文而异。《大戴礼·文王官人》以喜、怒、欲、惧、忧为五性;《汉武内传》以暴、淫、奢、酷、贼为五性;《白虎通·情性》:“五性者,谓仁、义、礼、智、信也。”

③四端:指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观念的端绪、萌芽。《孟子·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心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秩然:有秩序的样子。

④五品:犹言五伦、五常。《书·舜典》:“百姓不亲,五品不逊。”孔传:“五品,谓五常。”孔颖达疏:“品谓品秩,一家之内尊卑之差,即父、母、兄、弟、子是也;教之义、慈、友、恭、孝,此事可常行,乃为五常耳。”

【译文】

天生人,人有理。理是什么?物就是了。人类有喜、欲、怒、惧、忧五性,感受外界事物就会发生反应,产生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秩序井然。面貌、脸色、手、脚、口、鼻、耳、目,以及身体的各部分,以致微小的部分,都要有所反应。应该正直、温和、庄重、恭敬、专心、严肃、明智、聪明。无论是动还是静,都有个适中的问题。身体所接触的,有各种各样的事情,有亲族间的五种伦理关系。它的道理明明白白,各有各的标准。所有这些善良的品质,我身上都具备。放弃它就会失掉善心,操持它就会存在。保存它的要点,就要遵循“明”、“诚”的教诲。用“明”使纯真闪光,用“诚”来实践道。这两者,不可偏废。遵循它而不要失去它,由士人到贤人到圣人以至达到天的境界。